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祝賀!31年後,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祝賀!31年後,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2019年4月15日上午8點34分,一個小男嬰順利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的手術內誕生!

看似尋常的分娩背後,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故事。

祝賀!31年後,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祝賀!31年後,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圖片來源:北醫三院官網

這名身長52厘米、體重3850克的男孩在出生當天就登上了微博熱搜——#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試管嬰兒二代寶寶#等熱詞讓其備受關注。

這主要是因為31年前,小男孩的媽媽——鄭萌珠,同樣也出生於北醫三院,更重要的是,她是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

31年前的勇敢嘗試

不孕不育是一個關乎民生健康的重要問題。依據《中國不孕不育現狀調研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發病率在 12.5%-15%,患者人數超過 4000 萬,這意味著8對夫婦中就有1對患有不孕不育問題。

三十多年前的鄭桂珍(鄭萌珠的媽媽)就面臨著多年不孕的難題,輸卵管不通讓她無法正常受孕。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北醫三院的張麗珠教授。作為中國試管嬰兒技術的先行者,張麗珠和團隊克服重重難關,成功從鄭桂珍卵巢內取得卵子,並在體外完成受精。

祝賀!31年後,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張麗珠教授與剛出生的鄭萌珠(孫玉良攝,獲當年《北京晚報》新聞攝影一等獎)

1988年3月10日,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順利出生。鄭桂珍之所以給孩子取名「萌珠」,有著多重含義:「萌」代表著萌芽之意,而「珠」則是取自張麗珠教授的名字,感謝她賦予自己擁有新生命的機會。

鄭萌珠的誕生是中國生殖醫學史上的里程碑,被寫進教科書。長大後的鄭萌珠選擇從事生殖醫學,並在畢業之後回到北醫三院,成為生殖醫學中心的工作人員。「上天選擇了我,我也得去幫助其他人。」她表示道。

現在,她的孩子同樣在北醫三院出生,這或許都是冥冥中的緣分,同樣值得在中國輔助生殖醫療史上添上濃墨一筆。

祝賀!31年後,中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當媽媽了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中),產科主任趙揚玉(右),

生殖醫學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劉平看望「試管嬰兒二代寶寶」。(圖片來源:北醫三院官網)

試管嬰兒技術的發展回顧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個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在英國誕生,這在人類歷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此後多國開始研究並在臨床中使用試管嬰兒技術。

40年間,試管嬰兒技術歷經3次變革:一代試管嬰兒技術(IVF-ET)針對女性不孕,解決了卵子問題;二代試管嬰兒技術(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ICSI)針對男性不育,解決了精子問題;三代試管嬰兒技術(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S/PGD)是在一代、二代基礎上真正實現了胚胎的擇優選擇,可以篩選出一個沒有染色體疾病和遺傳病的胚胎進行植入。

在中國,1988年大陸首例試管嬰兒的誕生同樣也推開了新大門,30年的發展同樣讓人振奮:1992年中國首例贈卵試管嬰兒誕生;1995年中國首例凍融胚胎試管嬰兒誕生;1996年中國首例ICSI試管嬰兒誕生;2006年中國首例、國際第二例「三凍」(凍卵、凍精子、凍胚胎)試管嬰兒誕生; 2016年 中國首例冷凍18年的胚胎試管嬰兒誕生……

中國的輔助生殖技術正在不斷發展成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正日益廣泛地應用於臨床。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國大陸已經批准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機構共有478家,每年約有10萬試管嬰兒出生。

特別是2014年世界首例經MALBAC(multiple annealing and looping-based amplification cycles)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在北醫三院誕生,這標誌著我國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意味著「出生缺陷」的難題在技術上已有攻克的可行性。

寫在最後

在近日召開的第23屆國際生殖協會聯盟大會暨第五屆浦江生殖醫學論壇上,記者聽到了幾組數據:目前,全球的不孕不育率為10-15%,而在中國,截止2018年不孕不育率已從30年前的1-2%增長至15-20%;每100個新生兒中,有1-2個是藉助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孩子。

這些數據提醒著大家,在生育力下降、出生缺陷增加的當下,圍繞「生殖健康」「輔助生殖」的話題越來越熱,醫療需求也在逐年上漲。

現在,首例試管嬰兒健康成長並順利當媽媽,不僅證實了輔助生殖技術的安全性,也體現了中國大陸輔助生殖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

End

參考資料:

[1] 築夢新生——中國大陸輔助生殖技術成功應用30年慶典暨生殖健康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

[2] 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鄭萌珠當媽媽了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Cell子刊:科學家找到延緩衰老的新化合物
CRISPR再添新丁!新工具可以「粉碎」DNA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