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那些患上腸癌的人,大便的外形很不正常,多數人不觀察

那些患上腸癌的人,大便的外形很不正常,多數人不觀察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腫瘤學》、《現代腫瘤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來和您聊一個話題,這就是關於大腸癌。

關於大腸癌,本訂閱號之前寫過一篇文說,專門介紹了大腸癌早期自覺「排便不凈」的問題。其實,就咱們普通人而言,諸如排便排不凈、便秘、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等,感知起來,並不是那麼直觀,因此也就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是,大便的外形,卻是直觀可視的。通過它來探求腸道內的狀態,相對容易一些,也容易引起我們的警覺。所以,我們有必要對便型和腸癌之間的關係,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和探討。

我們知道,大腸癌,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可以說,無論是結腸癌和直腸癌,如果癌灶直徑小於2厘米,那麼患者往往沒有任何徵兆。

但是,隨著腫瘤的不斷增大,癥狀也就開始出現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發生在直腸的癌灶。直腸,距離肛門很近。如果腫瘤的增大,造成腸腔在一定程度上出現狹窄,這樣大便條就會變細。而且隨著腫瘤的生長,可能越來越細小,或者變得很扁。因此,當我們如廁之後,一定要回頭看一下自己的便型。如果它很細小,就要高度注意了。

如果在便型細小的同時,伴隨兩個其他癥狀,那就更要小心了。一個是,排便之後不久還想上廁所,彷彿沒排乾淨。但是回頭再上廁所,卻發現基本什麼都排不出來。這是因為,正常情況下,大便一旦進入直腸,我們就會有便意。這是糟粕對直腸的刺激使然。而癌症患者,如果腫瘤持續對直腸形成刺激,這就讓我們時不時地經常產生便意。造成的結果,是想排便,但無便可排。

第二個,就是在沒有肛門痔瘡加重的情況下,大便表面覆蓋鮮紅血液。這是因為,直腸和肛門距離小,因此直腸里的腫瘤一旦造成出血,血液就會覆蓋在大便表面上。而且這種出血,常常是覆蓋在大便便條的一側上。這用肉眼是相對容易發現的。

就大便的外形來看,其顏色往往也說明問題。我們應該警惕大便呈絳紫色或者黑紫色。這其實也是腸癌引起便血的一種。它的發生位置,不在距離肛門最近的直腸,而是在結腸中的「乙狀結腸」。我們的糞便形成後,在乙狀結腸里呆的時間較長,所以血液容易和大便混合在一起,導致大便的顏色發生改變,最終形成絳紫色或黑紫色。

當然,還有一些腸癌患者,所謂排大便,根本排不出正常的大便,只是一些粘液和血液而已。這個時候,就更要提高警惕了。

當然,從大便的外形來判斷腸癌病情,只不過是方法之一,而且也只能看出一部分端倪。大腸癌的所導致的癥狀,遠遠不止便型異常這一方面。也有一些腸癌,如部分結腸癌患者,一直也沒發現什麼異常,只是感覺到全身異常乏力的時候才去看病,這時候查出來,已經嚴重貧血,而且大便隱血呈陽性。再仔細一摸,可能有包塊。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腸癌的中晚期了。

總之,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應該密切關注自己的便型,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一切治不好的病,都是經絡被「掐斷」的結果!
現在攤牌!抗癌食物中,這十五種比較靠譜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