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半強制」研學游再惹爭議,某些學校已成旅行社利益代理人

「半強制」研學游再惹爭議,某些學校已成旅行社利益代理人

近期,中小學迎來遊學熱潮,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到境內外研學旅行。記者探訪了解到,北京市一些中學已將學生研學旅行表現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新京報)

近些年來,關於遊學、研學的公共討論周期出現,每每都會成為熱題。而今年,在北京首次將「綜合素質評價」納入中考成績的大背景下,當地一些學校仍然決定「把研學游計入綜合素質評價」,這無疑大大放大了此事的複雜性,也愈發撥弄著家長本就敏感的神經。在一些人看來,這套玩法,幾乎是將研學「半強制化」了,就算不願報也不敢不報。

當研學游越來越多的引發爭議,我們實在有必要去重新審視這一「新生事物」。過去的默認口徑中,所謂遊學、研學,都被視作是一種教育教學乃至文化交流活動,這在很大程度上模糊、掩飾了其「商業行為」「消費項目」的本質……而說到底,研學游仍不過一種「跟團游」,是一款收費的旅行產品。既然如此,學生和家長,就應該有權直接和旅行社討論行程安排、價格制定、服務方式等等。可是很遺憾的是,這一再正常不過的買賣談判,現實中卻被學校的「包辦一切」所取代。

當學校與旅行社形成利益同盟,而站在了家長和學生的對面,那麼「研學游」的性質顯然就不一樣了。按理來說,學校在此類事情中,還是應該保持「利益中立」才是,其頂多只能扮演「牽線搭橋」的中間人角色,而絕對不應該成為商業機構的代理人。從某種意義上說,「研學游」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其本身,而是由之所牽出的學校深度介入營利性商業行為的扭曲立場,及其用自身教育支配權裹挾學生和家長「消費」的功利做派。

「研學游」是非再起,這背後的糾葛一以貫之。很顯然,只有實現學校評價權、賦分權與商業「研學游」的徹底切割,才能真正讓研學回歸純粹、輕裝出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你身邊也有《追恐龍的男孩》嗎?
2019「一帶一路」華商峰會舉辦 46個國家和地區代表來川尋商機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