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高端論壇在徐州舉行

「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高端論壇在徐州舉行

4月13日,「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高端論壇在徐州舉行,5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展開研討。本網記者 王廣祿/攝

4月13日,由江蘇師範大學和《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雜誌共同舉辦,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省重點學科承辦,江蘇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協辦的「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高端論壇在徐州舉行,江蘇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岑紅、《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執行主編黃曉武等在會議開幕式上致辭,50餘位專家學者與會,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就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話題展開研討。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一刻都不能放鬆。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它事關思想基礎鞏固、精神力量凝聚和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高校的意識形態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者密切相關,應在思政課教學和改革中持續推動高校的意識形態建設。在學術理論研究上,要從宏觀和微觀上加強對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各個具體領域的對策研究。新時代意識形態建設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緊密結合。

圖為會議現場。本網記者 王廣祿/攝

推進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認為,意識形態建設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靈魂。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積極推動主流意識形態構建。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流意識形態建設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駱郁廷表示,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主導權,打贏高校意識形態陣地戰。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軍提出,要分清思想輿論領域的「三個地帶」,並分別採取針對性的策略。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王永貴提出,方法論創新是實現問題突破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創新性的方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運用增強了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明理認為,應繼承和發揚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採取科學策略和手段開展新時代意識形態批判。江蘇師範大學中華家文化研究院院長、江蘇省馬克思主義理論重點學科負責人陳延斌認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必須強化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力,以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為著力點,守正與創新結合以永葆理論的生命力,積極爭奪國際話語權。

思想政治理論課事關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高校學習研究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渠道。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盧忠萍圍繞40多年來我國高校思政課的變與不變進行闡述並提出,要傳承思政教育的優良傳統,同時適應時代發展做出改進和完善。四川旅遊學院副院長白潔從職業化高校思政課教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角度提出了思政課教學改革要基於現實問題。

圖為會議現場。本網記者 王廣祿/攝

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下的生態文明建設。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哲學系主任曹孟勤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總是同人與人之間平等共享統一的,要求人人平等共享綠色發展的成果,在國際層面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教授周斌就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文化語境發言並提出,做好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從文化的角度進行研究分析。

會上,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石海兵,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印少雲、劉勇、鄒雯娟,江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譚琪紅,江蘇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馬麗娟等學者也分別發言,從價值論、思政課和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黨員領導幹部和關鍵少數的作用發揮等角度發表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大會暨中非合作與人文交流學術研討會召開
中非合作與人文交流學術研討會在滬舉行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