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養兒防老」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不得不說,中國溫情式社會的氛圍和家庭向心力的根源,大部分源於此。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傳統觀念認為,上半輩子家長養了孩子,下半輩子孩子就應該照顧老人,而且,我們國家也確實在變相的肯定和鼓勵著這種養兒防老模式的延續和流傳。

但是,無論是從生物學、遺傳學、還是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和模式都是不正確的。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固有觀念的延續和傳承

「養兒防老」這個觀念並不是近現代才產生的,而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並且踐行的理論。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從小從父母那裡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以後一定要孝敬他們,也耳濡目染了父輩怎樣在祖輩身上踐行孝敬原則的。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我們縱然接受了很多人文、人本教育,但是無形中還是會將這個固有觀念傳承給我們的孩子,比如,很多家長經常教導孩子:「你看我對你多好,以後你可要好好孝敬我啊。」

言外之意就是,告誡孩子以後要滴水恩湧泉報。這個感恩和報恩的行為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不顧及自身實際情況的話,就會失去自我判斷。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違背個體發展的規律

自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脫離了母體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在小的時候需要家長的呵護和照顧,但是隨著身體和心理的漸漸長大、成熟,孩子思想會越來越趨向於獨立。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斷,即使孩子很大一部分影響來源於遺傳和原生家庭,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開啟自己真正的人生是從發揮自己社會性開始的。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人的價值需要符合社會的主流宣傳的原因。但是,當孩子時刻被教育和灌輸要給自己父母養老的時候,他的「自我」和社會性都受到了極大的約束。

很多時候,他們所認可的只是一份責任和義務,而非自己內心的真實渴望。由此卻產生了很多畸形的依附關係,比如,寶媽男、媽寶女,各種傷痕纍纍的原生家庭。這也是當下社會和家庭環境衝突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西方社會

另一方面,「養兒防老」這個觀念,在西方人看來是違背人本精神的。東方社會很強調孝順,比如,在我國,古代皇家選官需要舉孝廉等方式,而西方社會更過的強調的是「follow your heart」,只要順從自己的內心所想和追求,家長都會尊重你的決定。你快樂,我們就快樂。

中國式養老:「我生你,你養我」,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我們知道,個體是獨立的,也知道養兒防老這個固有觀念是不科學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一開始就抱著一種尊重的態度去養育,參與到孩子生命里、供給他們、養育他們。

而到了孩子有了一定獨立生存的能力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體面的離開,把尊重和自由交給孩子。這樣其實對孩子,對大人都是好的,因為我生你,你養我從來都不是一種合理的養老模式。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西方社會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越是喜歡談錢的夫妻,感情反而越好?
夫妻到底算不算是親人?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