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暮春時節,秦觀偶題一首詩,詩人的樂觀和豁達都躍然紙上

暮春時節,秦觀偶題一首詩,詩人的樂觀和豁達都躍然紙上

春天是一個五彩斑斕的季節,不僅百花爭艷,而且姑娘和大媽們也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要與這美麗的春景過個招比試一下。可是美好的事物總是轉瞬即逝,暮春時節,櫻花和紫荊花都已凋謝,唯有孤單的綠葉在風中獨自跳舞。春色漸行漸遠,讓很多人嘆息,但是北宋的一位大才子卻觀點不同,有詩為證。

三月晦日偶題

宋代: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秦觀,字少游,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學者稱其淮海居士。他少時聰穎,博覽群書,抱負遠大。年輕時也是才華橫溢,被同輩人稱羨。等到他有幸拜在蘇軾的門下,更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東坡先生看了他的一首詞,還誇他為「山抹微雲君」。

有一次秦觀與幾個朋友外出遊玩,時逢暮春,很多鮮花都已凋零,同行中有人看見這種場景,不自覺地開始有些惆悵,有些人更是嘆息。有感於此,暮春時節,秦觀偶題一首詩,詩人的樂觀和豁達都躍然紙上。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喜歡傷春感懷,北宋的晏殊應該日子過得舒心,經常描寫詩酒風流,可是他有時也感嘆,「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再如李清照本是一位女中豪傑,曾經寫過令人振奮的「九萬里風鵬正舉」,可是愁悶時也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其實平凡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本來春天就很短暫,人們熬過漫長的冬天,好不容易盼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可是還沒有賞夠花好月圓的美好,無情的風雨就逐漸地開始摧殘嬌艷的花朵,滿眼的殘花斷柳,讓人多麼傷心。

但是秦觀卻安慰朋友,「節物相催各自新」,雖然今天恰好是三月晦日,也就是暮春的最後一天,馬上就是初夏,但大家不必如此傷懷,季節交替當屬正常,不要「痴心兒女挽留春」。節令風物不斷更換,常變常新,痴心的兒女何必苦苦地挽留春天。

前兩句語言樸實,也不是什麼警句,更沒有運用什麼典故和修辭手法,但是詩人的語氣堅決,有一種斬釘截鐵的氣勢。詩人勸大家,不要作小兒女多愁善感,要正視現實,該來的總會來的!

作者思路清晰,語氣堅定,卻又語淡情濃,通過前面的充分鋪墊,接下來的這兩句開始說理,寓意深刻,「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繁花凋謝又有什麼可恨?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不也同樣讓人歡喜。詩人用「陰陰」兩個字,形象地描寫出夏日的清涼和怡人。

細細思量,詩人將暮春的凄楚與夏日的濃陰做了對照,表達了對季節變化的坦然自若。其實詩人更深層的寓意也很清楚,就是勸慰大家,禍福相倚,要淡然順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人生總是處在不停轉換之中,只有當身處低谷時,才知置身山峰會有多麼壯麗。沒有春天的花開花謝,哪有夏日的枝繁葉茂,更沒有秋天的果實累累。秦觀豁達的情懷,樂觀的心態,也讓讀者對他充滿了一份摯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歐陽修採用代言體的形式,寫了一首詞,表達閨中思婦離情別緒
李商隱採用因情寓意的手法,寫了一首詩,表現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