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最近雨水多,不妨來碗清熱祛濕湯水

最近雨水多,不妨來碗清熱祛濕湯水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砍來當柴燒」。廣州市中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中藥師王小英解釋,這個諺語的意思是,農曆三月的茵陳具有非常好的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而且它的藥用價值時限性比較強,在初春時的茵陳幼苗藥用價值最大,等到農曆四月的時候,就變成了普通的白蒿,藥效就大大的降低了,到了五月就徹底失去了藥用價值,只能當柴禾了。據說,當年華佗就是用農曆三月的茵陳,治好了人們的黃疸,因此才有了這個諺語流傳。

茵陳

而實際上,根據現代考證:春季採收的習稱為「綿茵陳」,秋季采割的稱為「花茵陳」。近代研究證明,秋季採收的帶果穗的茵陳蒿,所含有效成分最多。

春季是陽氣生髮的季節,南方四月雨偏多,氣候潮濕;人也容易犯困,原因多為肝膽脾胃濕熱。而綿茵陳能入肝膽脾胃經,具清利濕熱,利膽退黃之效,故它是應季的保健食材之一,可用其幼苗來做涼拌、清炒,用其干品來煮粥、煲湯等。

最後,王小英提醒,茵陳性微寒,故脾胃虛寒、氣虛便溏者不宜單味大量服用;又因其善清脾胃肝膽濕熱,故無濕氣者不適用。中醫講究對症下藥,如果大量食用茵陳會有可能造成頭昏、噁心的癥狀,如食後感覺不適,要及時就診。

食療方推薦

綿茵陳鯽魚湯

材料:茵陳30-50克,鯽魚500克,姜3片、蜜棗3粒。

做法:茵陳洗凈,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燒沸,轉用中火熬煎20分鐘,去渣。鯽魚洗乾淨,煎至兩面金黃,加薑片、蜜棗、茵陳葯汁,用中火燒沸30分鐘,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祛濕,利水退黃。

綿茵陳鯽魚湯 圖/受訪者提供

茵陳粥

材料:茵陳30-50克,大米300克,瘦肉100克,姜2片。

做法:茵陳洗凈,加水煎汁,去藥渣;放入大米、瘦肉、薑片,加水用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熬粥,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

文/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高三德

歡迎轉載,註明出處!

(責編:余燕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的精彩文章:

術後傷口疼,怎麼辦?

TAG:羊城晚報嶺南大醫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