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再沒有看見希特勒那樣興奮過」:德國的「美利堅轟炸機」之夢

「我再沒有看見希特勒那樣興奮過」:德國的「美利堅轟炸機」之夢

文|閻濱

二戰中美國坐擁間隔兩大洋之天塹,本土幾乎未遭到戰火染指。藉此地利,美國得以發揮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珍珠港事件」後,迅速轉入戰時經濟,全力以赴投入軍需生產。此後,美國以巨大的工業能量徹底碾軋軸心國,為盟國取勝打下堅實物質基礎。軸心國對此心知肚明,無奈美國在大洋彼岸,以當年的技術手段,軸心國想打擊美國本土,實在鞭長莫及,最終直到二戰結束,軸心國也未能有效打擊美國本土。但就像溺水的人不放過任何救命稻草一樣,德日意三國都制定過形形色色的打擊美國本土的計劃,即便無法打疼美國,只要能心理上震懾美國並鼓舞本國士氣也好。

德國空軍自重建開始,就非常重視新興的俯衝轟炸機,他們裝備了著名的「施圖卡」俯衝轟炸機,這種小型戰術飛機能以極高的精度投下炸彈,德國空軍藉此可以發揮空中炮兵的作用,密切支援快速前進的地面部隊。德國航空業還在革命性的噴氣發動機上傾注巨大資源,當二戰爆發時,德國在噴氣機研製上走在世界前列。

但不像同期英美那樣重視發展重型轟炸機,德國空軍的主要任務是在閃擊戰中支援地面部隊,因此,儘管德國航空工業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技術水平極高,但重型轟炸機方面一直是空白。第一任空軍參謀長沃爾夫·威弗爾,是德國空軍高層中唯一意識到重型轟炸機重要性的人——要打擊蘇聯遠在烏拉爾山區的工業基地,德國空軍必須用重型轟炸機實施戰略轟炸,但是威弗爾中將1936年就在空難中摔死了,德國重型轟炸機的發展計劃從此失去高層支持。

約 1945年,倫敦,在特拉法加廣場展示的 V—2導彈

二戰爆發後,美國保持著微妙的中立,但軸心國都明白美國實際上暗中支持盟國。1940年9月,英美達成「基地換艦艇」協議,美國同意以租借島嶼為條件,為英國皇家海軍提供50艘驅逐艦。這一事件促使納粹高層認真準備對美作戰。在希特勒親自批准下,德國空軍開始著手研製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遠程轟炸機項目,戈林將該項目命名為「美利堅轟炸機」。有趣的是,美國著名的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研發計劃也是同年啟動,美國的考慮是一旦英國淪陷,美國將可能不得不從本土出發打擊納粹,這樣就需要一款足以從美國本土起飛轟炸德國的轟炸機。

B-29最大航程9000餘公里,德國空軍為了打擊美國本土,要求「美利堅轟炸機」應具備飛行1.1萬公里的能力,德國空軍設想以這款飛機打擊美國特定目標。有趣的是,德國空軍選擇的轟炸目標與日後美軍空襲德日時的目標選擇邏輯如出一轍——首批目標大多與航空業有關,包括設在康涅狄格州的普拉特—惠特尼發動機公司和設在新澤西州的萊特飛機公司的發動機製造廠,還有與飛機製造密切相關的鋁材加工廠、航空儀器製造商和光學設備製造商等。阿爾伯特·施佩爾在1947年日記中曾回憶說:「我再沒有看見希特勒那樣興奮過,他就像精神錯亂一般,向我們描繪了紐約遭到空襲時的場景」。

納粹高層的夢想很美妙,德國各大航空業巨頭也各自拿出紙上的方案,容克公司拿出Ju-290和Ju-488方案,梅塞施米特公司拿出四發Me-264轟炸機,容克-沃爾夫公司則是同樣安裝四台發動機的FW-390轟炸機,隨後還準備了裝6台發動機的Ta-400方案,亨克爾公司提出母子構型的He-277轟炸機方案,由較大的He-277轟炸機掛載一架較小的He-177轟炸機橫渡大西洋,當飛抵He-277轟炸機的極限時,再釋放He-177去單獨空襲美國,完成轟炸任務後,He-177飛回大海迫降到海上,再由潛艇接走飛行員。德國航空工程師霍騰兄弟甚至提出製造一種飛翼構型轟炸機的概念,設想安裝早期的噴氣發動機,看起來很像40年後的美國B-2隱形轟炸機。

德國空軍和航空業長期忽視發展重型轟炸機,大戰爆發後才倉促上馬,這一領域與英美的巨大差距短時間很難彌補。美國戰前就成功研發了B-17和B-24等多款四發重型轟炸機,戰時憑藉其雄厚國力研發B-29尚且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1944年才勉強成軍。而戰時德國的國力和資源本就不敷使用,在盟國對德國本土愈發猛烈的空襲下,研發重型飛機的技術短板短時間難以彌補,研發進度也困難重重。

更要命的是,希特勒雖然一度對「美利堅轟炸機」構想極感興趣,但他的注意力就像闖進玩具店的兒童一樣,不斷被更有魅力的新奇武器研發項目吸引走。最終,德國空軍發現他們根本無力研發出能搭載足夠燃料和炸彈飛抵美國的轟炸機。那些五花八門的方案,除了少數搞出樣機外,大部分都停留在紙面上和模型中,世人只能在戰後倖存的圖紙上對它們略知一二。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納粹德國的實際掌權者,密室人設的馬丁?鮑曼是如何上位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