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伙確診為尿毒症,需終生透析,醫生痛斥:這東西再好喝也別碰!

小伙確診為尿毒症,需終生透析,醫生痛斥:這東西再好喝也別碰!

26歲本該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年紀,但小王卻在這時,被不幸告知,查出了尿毒症。小王是一名打工者,人踏實能幹,能吃苦,非常受領導的賞識。

前段時間,公司安排了員工體檢,而小王卻被告知,最好到醫院詳細檢查一下腎臟,然而小王不在意,認為「自己這麼年輕,怎麼會有什麼腎病!」

過了一段時間,小王和同事一起聚餐,喝了一些酒,喝酒後,大家都開心的回到宿舍休息。到了第二天,小王身體不適,並伴有發燒癥狀,在同事的幫助下,被送進了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了解了基本情況,對小王進行了相關檢查,結果尿液出現了異常,顯示尿蛋白指數非常高,也就是說,很可能是腎衰竭。

經進一步確診,最終確診為尿毒症!!!小王聽到這一消息後,不敢相信,「自己怎麼會得尿毒症呢?」

醫生了解小王的日常生活情況後,得知:

小王平時工作很累,有時候會加班到深夜,為了緩解身體疲勞,會在睡覺之前喝點小酒,有時候,還會和朋友一起聚聚餐、喝喝酒,每次小王都會喝到很醉的狀態。

據小王說,「體檢結果自己沒在意,如果當時自己到醫院檢查,也許就不會到這種地步了……」說完,小王很傷心的哭了。

醫生:「導致你患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是你喝酒太多,這東西再好喝也不能碰啊!

過量飲酒無形中增加了肝臟、腎臟的代謝負擔,久而久之,增加了腎臟排毒的負擔,使體內電解質失衡,長時間喝酒,腎臟功能有可能會完全喪失,而引起腎衰竭。」

在醫生的建議下,小王進行了血液透析治療,並對小王說,這種病,臨床上常見治療方法是血液透析,而腎臟移植的腎源很難找到匹配的。

一旦排尿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可能是腎功出了問題!

1,尿量異常

正常人每天尿量大約為1500-2000毫升,排尿次數在4-6次,夜間排尿小於兩次。

若尿量和排尿的次數過多或過少,伴隨水腫、噁心、嘔吐等癥狀,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

對急性腎衰患者,可出現少尿或無尿的癥狀,這時,及時到腎內科就診。

2,血尿、泡沫尿

血尿分為肉眼血尿(尿色變紅或醬油色)和鏡下血尿(顯微鏡才能發現的血尿)。

排尿時,若發現泡沫較多,不易消退,說明尿液中蛋白含量可能升高,最好及時到醫院檢查一下尿液。

3,排尿不順暢

男人在早上排尿的時候,不妨多注意自己的排尿是否順暢,若是出現了排尿困難的話,就需要警惕尿路感染了。

因為腎臟、膀胱以及男人的尿路是一個連通的通道,所以腎臟的病變也有可能使整個尿路系統發生感染,而且腎臟的疾病往往更加嚴重,若是不加以治療的話,就有可能侵犯到全身的循環系統而引起菌血症。

預防尿毒症,堅持這4件事!

一、多喝水

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而想要養護腎臟,可在水中加入小植物製成茶,如蒲公英根紅茶。

蒲公草,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都有顯著的功效,包括治療腎臟疾病。

腎臟疾病多伴有水腫,高血壓,腎毒堆積等,而蒲公英被稱為是"利尿劑",有促進腎臟毒素的代謝,有注意人體正常的排尿。

同時,蒲公英可促進代謝,有很強的消炎止痛的作用,針對尿路感染,腎炎,腎結石,慢性的腎衰竭等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常食用也可袪火,除煩,春季上火,煩躁,小便赤黃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蒲公英性寒,最好將其發酵製成蒲公英根紅茶,適合更多人飲用。

二、少吃鹽

飲食中的鹽分大約95%是由腎臟代謝的,吃得過咸,會增加腎臟排泄負擔。

加上攝入過多的鈉會導致體內電解質失衡,使人體的水分不易排出,進一步加重腎臟的負擔,促使腎臟功能的減退!

同時,飲食過咸會導致身體部分水腫和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因此,想要腎臟健康,每人每天食鹽量不要超過7g,相當於一啤酒瓶蓋。

三、戒香煙

現在的成年男性,幾乎找不到不吸煙者。

但是,吸煙與腎臟病,呈劑量依賴性相關,即,吸煙越多者,其腎損傷風險越高。

吸煙者,腎功能下降,較非吸煙者整體高83%,下降速度較快。

對有腎臟疾病,及對高血壓,糖尿病合併腎病者,可使病情惡化,吸煙史越久,腎損害亦越重。

因此,戒煙一定要趁早,越早越好,並且,任何時候,都不晚。

四、勤運動

運動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昇陽氣,也可通過排汗的方式,將體內的毒素代謝,增加運動,增加腎臟調節水鈉,滲透壓的平衡。

也可常按摩"命門穴",次穴有天然的聖氣丸,可調節治療怕冷、腎陽虛。

位置:在人體的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大顧問 的精彩文章:

29歲女子腰痛劇烈,腎衰竭離世,醫生解釋:吃飯時1個習慣害的
喝完酒之後,晨起若有這4種「變化」,當心你的肝不幹凈了!

TAG:健康大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