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換成趙雲真的就能守住荊州?劉備就能中興漢室嗎?

關羽換成趙雲真的就能守住荊州?劉備就能中興漢室嗎?

三國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事情,導致蜀漢損失極其慘重,先是蜀漢從此失去了東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對成為虛話,其次,荊州的軍隊和人才基本上是損失殆盡,再者,孟達叛變投魏,導致喪失上庸等地,最後,蜀漢在襄樊之戰的慘敗,直接導致了後來劉備討伐東吳的夷陵之戰,使原本就弱小的蜀漢政權雪上加霜。

看三國的都知道趙雲是常勝將軍,那麼如果當初換趙雲守荊州,蜀國會不會一統天下?

首先關羽失去的荊州是荊州三郡,荊州七郡在赤壁之戰後,由魏、蜀、吳三家瓜分: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劉備佔據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其他的都被東吳佔據,當時劉備入川之後的荊州,除了襄陽太守關羽之外,荊州出身出生的治中從事潘濬,益州出身的所謂州右職的議曹從事王甫,劉備的小舅子領南郡太守的糜芳和河北一起打天下的舊人士仁,和新受寵愛的宜都太守孟達,一大堆的派系,這個時候關羽是襄陽太守、蕩寇將軍,諸葛亮是軍師中郎將,張飛是宜都太守、征虜將軍,趙雲是牙門將軍,諸葛亮的的地位不及關羽、趙雲當時沒有獨自鎮守一方的經歷,荊州派系問題上還必須因此找一個有能力威望的人駐守,所以關羽是最合適的人。

看過三國小說都認為關羽是因為沒有聽諸葛亮的話才失去荊州的,首先對守荊州這件事情上,關羽是有能力守好疆域,關羽失去荊州最大的誘因,是因為關羽北伐冒進襄樊,內部麋芳,在劉備窮困潦倒的時候都不離不棄,但是在劉備奪下蜀地漢中,局勢逐漸穩定時,竟然投降東吳,那荊州方面投東吳的絕不止少數,曹操派遣于禁、龐德、徐晃等帶領大軍抵禦關羽,一人之力面對曹仁、呂常、于禁、龐德、徐晃,呂蒙、陸遜、潘璋、馬忠等曹魏和東吳的名將,這個時候換成其他名將恐怕也難守住荊州。

其實看三國小說類的都存在兩個誤區,其一是漢室可興,其二聽諸葛亮的就贏,能統一天下,首先蜀漢在三國實力之中是最差一個,諸葛亮的隆中對提出「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乍一看,荊州、益州兩路出擊是一個頗有誘惑性的方案。但是荊州離益州千里之遙,並且那個時候四川的道路還不好走,唐朝的李白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並且劉備本來實力就是最差在分兵兩地,劉備就失去了兵力上的優勢,並且荊州問題上,東吳孫權重來沒有放棄過,因此「隆中對」實施的結果便是,關羽所鎮守的荊州被孫權偷襲得手,而且關羽父子也命喪孫權手中,可以說,蜀漢衰亡的禍根在於「隆中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旅行者 的精彩文章:

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豈知一見郭襄竟能誤百年?
曹操評價孫策是猘兒,謂難與爭鋒,孫權是生子當如孫仲謀,那麼二人相比誰厲害

TAG:漫旅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