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假如「葯神」能帶給我光明 「生而不凡」專欄

假如「葯神」能帶給我光明 「生而不凡」專欄

  

原創 ? 罕見病 ? 暖心科普

它號稱「兒童癌症的第三大殺手」、

「眼科腫瘤的第一大殺手」,

讓許多患兒失去生命或不得不選擇摘除眼球。

本期主人公,經歷了怎樣的黑暗與成長?

為什麼說,從醫生到患者都在盼「葯神」?

來看今天的故事吧

我叫小豪,今年20歲,

從六歲夏天的一個早晨開始,

我陷入了一場漫長的夢魘。

那天我覺得右眼疼痛難忍,

就去了鄉下的衛生室,

醫生說,瞳孔有點大,

從此開始了求醫之路。

圖註:小豪坐在凳子上接受醫生診治,表情痛苦,醫生扒開他的眼睛,說:「瞳孔有點大,我這看不了。」小豪身後有一個小魔鬼形象,說:「哈嘍,我一輩子纏上你了!」

我們先去了縣裡、市裡的醫院,

接著又去濟南、北京等大醫院,

查出我雙眼得了癌症。

那時的我,眼睛非常疼,吃不下飯,

沒想到醫生竟然束手無策,

我們絕望地回了家,苦熬了半年多。

圖註:醫生對小豪和爸爸說:「是眼癌,準備後事吧,這個病沒法治。」小豪爸爸把捂著右眼的小豪摟在懷裡,表情震驚地說:「什麼!?」

不能放棄呀!2006年,

我們再度來到一家大醫院。

適逢眼科的孫醫生剛從國外學習歸來,

確診我雙眼患視網膜母細胞瘤(RB),

且右眼已擴散至接近腦部,有生命危險。

編者註: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早期癥狀包括白瞳症(瞳孔區類似「貓眼」的黃白色反光)、斜視等。若出現上述癥狀,建議及時到眼科就診。

為了保住性命,

只能做全身化療並摘除了右眼球,

還接受了右眼眶的局部放療。

左眼因發現時腫瘤已處於晚期,

經歷全身化療聯合激光、冷凍等

9個月的艱苦保眼治療後,

腫瘤再次複發,最終左眼球也摘除了。

圖註:小豪躺在病床上,雙眼纏著繃帶,病床的一邊是父親抱著母親,兩個人都傷心流淚中,一邊站著孫醫生,小豪在想:「兩隻眼睛都沒了,我該怎麼生活!」

我無比崩潰,一個八歲多的孩子,

怎麼能接受徹底失明的現實?

這時,孫醫生在我耳旁,

輕聲講了一個盲人姐姐的故事。

她也因同樣的病在5歲時被摘除雙眼,

上盲校、出國,後來創業,

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孫醫生鼓勵我:

要有信心,盲人也可以擁有美好生活!

圖註:孫醫生坐在病床上抱著小豪,對他說:「有一個小姐姐,也是全盲,她也一樣上學讀書,後來還去美國留學了呢!「

失去雙眼後,我在家「宅」了兩年,

每天的生活就是「聽」電視,

我很想出門,想上學,

但眼睛看不見啊,能怎麼辦呢?

後來,家人聽說附近就有一所盲校,

把我送到了這裡。

圖註:小豪和爸爸媽媽站在一棟教學樓面前,樓上有「XX盲校」幾個字,媽媽說:「你以後可以在這裡讀書啦!」

剛來到這時,你猜我是什麼心情?

興奮?好奇?不,是——恐懼!

黑暗中,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

我特別害怕,絲毫不敢走動。

其實,這裡的人很暖,

班主任時刻陪伴我,教我盲文,

從上課到生活,讓我一點點放輕鬆,

熱情的師兄師姐,教了我許多技能。

圖註:班主任在小豪身後,環抱著小豪,抓著小豪的手在摸一本書,書上有很多點點,班主任在對小豪說:「你現在摸到的就是盲文,每個點位不同組合構成文字,學會了你就可以讀書啦!」

一學盲文才知道,掌握它可不容易,

乍一摸起來,一群密密麻麻的小點,

這一個個盲文怎麼區別啊?

那兩三個月,我天天背盲文,

終於逐漸有了基礎。

一年後,我逐漸適應並喜歡上盲校的生活,

你也許好奇,盲校都學什麼?推拿嗎?

其實,我們學的也是語文、英語、數理化。

我現在正備戰高考,

期待走進心儀的大學!

圖註:小豪坐在座位上,摸著課本,隔壁桌是一個女同學,他們身後是一些同學的虛影,指代教室里同學們在學習,畫面上方有幾本書,寫著「英語」、「語文」、「物理」、「數學」、「化學」。

在學校,我們可不只有學習,

最開心的,是參加足球隊、門球隊。

你知道嗎?咱們國家的盲人足球,

去年剛剛獲得世界盃季軍呢!

報名參加球隊後,首先是高強度的體能訓練,

我們要大量跑圈、卧推,

說到「跑」,開始我還有點害怕呢。

但逐漸習慣以後,

一踢上足球,什麼煩惱都沒了,

任何束縛都沒有的奔跑,實在太爽啦!

圖註:小豪和另外兩個同學在踢足球。

2012年,我去找孫醫生複查。

之前好幾年沒聯繫,

她見到我身體狀況良好,特別高興。

她說,很多家長不願摘除孩子的眼球,

盲目堅持保眼治療,結果腫瘤擴散,

連孩子的生命都沒保住,

雖然我在萬不得已之下,摘除眼球,

但多虧了這樣的選擇,

現在同樣有著無限可期的未來。

圖註:孫醫生拍著小豪的肩膀,笑著說:「好幾年沒見面,不知道你後來怎麼樣了?」小豪說:「我現在在盲校上學,過得很開心。」

她又有一絲遺憾地告訴我:

國外常見的化療藥物馬法蘭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RB腫瘤,

類似我左眼的病情,

使用它治療也許就能保住眼球,

它在國內曾上市過,但又退!市!了!

圖註:小豪在拉著一顆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膠囊,膠囊上有一個字「葯」,小豪說:「許許多多中國病友非常需要你!」「葯」說:「退市由不得我了!」小豪身後有許多人物的虛影。

2017年,我再次去複查,

傷心的是,馬法蘭上市依然遙遙無期。

中國每年新增的1000多例RB患兒,

多麼渴望能早日用上馬法蘭,

以增加保住他們眼球的機會啊!

圖註:小豪伸展雙臂,很堅毅的表情,身邊是一條小路,小路上有許多膠囊和藥片。小豪下方有一雙閃亮的大眼睛,上方有許多人物虛影,寫著一句話,中國每年新增1000例RB病友。

我想對病友及其家長們說:作為孩子,

希望我們的病能被早發現、早治療,

盡量保住眼球。

如果實在無法保住眼睛,也不必難過,

只要能活下來,盲人也可以擁有燦爛的人生。

我更希望,

生產馬法蘭的葯企能關注到中國病友,

從政府到媒體到廣大公眾,

都可以努力推動抗癌藥馬法蘭早日回歸中國,

讓眼腫瘤患者病有所醫,不盼「葯神」!

編者註:病痛挑戰基金會的醫療援助工程項目團隊,曾試圖聯繫現在生產馬法蘭的葯企南非Aspen製藥公司,尚未聯繫上,如有夥伴可幫助對接,或願意和我們共同努力,將這一惠及多種癌症病人的藥物引入中國,歡迎致電聯繫我們4000408772轉801。

故事|皓宇

漫畫|晶皮豆芽

圖解|Echo、翟進、君君、freepic

特別感謝山東省立醫院眼科孫紅醫生團隊的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供髓者中途悔捐,患者骨髓移植後變黑,這些案例反映了什麼?
寂靜的春天 全球蛙類大滅絕,是天災還是人禍?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