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如何成功在大渡河架設瀘定橋?40噸鐵索怎麼到達對岸?

古人如何成功在大渡河架設瀘定橋?40噸鐵索怎麼到達對岸?

瀘定橋因為一場攻堅戰被知曉,「飛奪」兩個字概括了當時作戰部隊的艱險。瀘定橋所在的位置是現在的甘孜藏族,是清朝康熙年間藏族地區與四川地區溝通的重點要道,隨著康熙對外征戰的變化,此處因為漢藏兩族交流而逐漸熱絡起來,但是因為地勢問題,一些物質性上的交換總是受到阻礙,有時就連趕著進貢的新鮮食品,往往也會因為路途遙遠,沒有辦法及時過河而腐壞。

後來康熙為了加強對藏區的運兵速度,和兩岸民族融合,便下令在大渡河上架設一座橋樑。那在300多年前的古代,他們是怎麼將瀘定橋架設在艱險的河面上的呢?我國的造橋技術是世界聞名的,在我國各地都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木橋、石橋、鐵索橋,不難發現我們古代的匠人們,在建築橋樑的時候回最大可能的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

大渡河因為常年水流清洗,河床柔軟,堅硬的石橋在此是根本無法坐落河床,而木板橋則是無法抵抗水流的大力沖刷抗。所以人們採取了鐵索橋的架設思路,就我們現在對瀘定橋的復原來看,瀘定橋全橋身重40噸,整個橋體所用了有一萬多個鐵環,13根鐵鏈。

這樣的重量在現在來說都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更何況是300年前,那人們是怎樣將一個個的鐵環連接成功的?且不說兩岸的距離相距有數百米遠,河流常年湍急危險,這些本身固有的難題之外。就連建橋所用的鐵材料,還需要從外地鑄造運輸。

想要讓鐵索渡江,人們想了很多的方法,使用人力坐船運渡,根本行不通,船工載著重物還要規避湍流的河水,有好多人都因此喪命。後來還是人們採用了滑輪的原理,利用山區當地百姓滑索的方式,將竹筒當做承載物,讓鐵索順著竹筒滑到了對岸,然後兩岸的人們,在岸邊打井澆灌鐵水,成了固定鐵索的「地龍柱」。一座能夠屹立300年的鐵索橋,才終於成功的建立在大渡河的河岸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事說 的精彩文章:

中原被一民族用20萬軍隊,統治300年,史學家稱之為謎團
軍犬目睹主人被打至死,口含三根手指祭奠,5年後還認出兇手

TAG:歷史有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