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家族的危險時刻:皇帝密謀奪權,卻被此人一眼識破

司馬懿家族的危險時刻:皇帝密謀奪權,卻被此人一眼識破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回,發生在毌丘儉叛亂被平定之後,相關人物分別為司馬師、司馬昭和鍾會。原文如下:

(毌丘儉)前至慎縣城下,縣令宋白開門接入,設席待之。儉大醉,被宋白令人殺了,將頭獻與魏兵。於是淮南平定。司馬師卧病不起,喚諸葛誕入帳,賜以印綬,加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州諸路軍馬;一面班師回許昌。師目痛不止,每夜只見李豐、張緝、夏侯玄三人立於榻前。師心神恍惚,自料難保,遂令人往洛陽取司馬昭到。昭哭拜於床下。師遺言曰:「吾今權重,雖欲卸肩,不可得也。汝繼我為之,大事切不可輕托他人,自取滅族之禍。」言訖,以印綬付之,淚流滿面。昭急欲問時,師大叫一聲,眼睛迸出而死。時正元二年二月也。

於是司馬昭發喪,申奏魏主曹髦。髦遣使持詔到許昌,即命暫留司馬昭屯軍許昌,以防東吳。昭心中猶豫未決。鍾會曰:「大將軍新亡,人心未定,將軍若留守於此。萬一朝廷有變,悔之何及?」昭從之,即起兵還屯洛水之南。髦聞之大驚。太尉王肅奏曰:「昭既繼其兄掌大權,陛下可封爵以安之。」髦遂命王肅持詔,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昭入朝謝恩畢。自此,中外大小事情,皆歸於昭。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司馬師平定毌丘儉發動的「淮南之亂」,隨即病重身亡。司馬昭向曹魏皇帝曹髦發喪,曹髦下旨命司馬昭暫時駐紮許昌,防止東吳入侵。對於曹髦的這個決定,司馬昭猶豫不決,鍾會提出建議,認為如果司馬昭留守許昌,一旦京城洛陽發生變故,局勢將變得難以收拾。司馬昭猛然醒悟,立即率軍回到京城洛陽,從而徹底控制了朝政。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文中提到的「猶豫未決」, 意為拿不定主意,下不了決心。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史記?趙世家》中的「吳娃死,愛弛,憐故太子,欲兩王之,猶豫未決,故亂起,以至父子俱死,為天下笑,豈不痛乎!」

小說中提到的司馬師在許昌病逝之事,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晉書?景帝紀》載:「初,帝目有瘤疾,使醫割之。鴦之來攻也,驚而目出。懼六軍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嚙被敗而左右莫知焉。閏月疾篤,使文帝總統諸軍。辛亥,崩於許昌,時年四十八。」由此可見,司馬師的確是在許昌病逝的。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曹魏皇帝曹髦下旨讓司馬昭留守許昌的故事情節,也符合真實的歷史。據《三國志?鍾會傳》載:「景王薨於許昌,文王總統六軍,會謀謨帷幄。時中詔敕尚書傅嘏,以東南新定,權留衛將軍屯許昌為內外之援,令嘏率諸軍還。會與嘏謀,使嘏表上,輒與衛將軍俱發,還到雒水南屯住。」

為何司馬昭沒有接受皇帝曹髦的詔命返回京城洛陽呢?原來這是皇帝曹髦精心策劃的一場試圖推翻司馬氏、恢復皇權的重要舉動。一旦司馬昭留守許昌,曹髦便可聯合忠於自己的曹魏大臣向司馬昭發難,以恢復皇權。可惜,曹髦的這一精心部署卻被鍾會識破。在鍾會的提醒下,司馬昭果斷拒絕了曹髦的詔命,率兵返回京城,讓曹髦的企圖徹底破產,至此,曹魏朝政落入司馬昭之手,魏晉嬗代也成為歷史的必然。而作為年輕的鐘會而言,他的這一次舉動挽救了司馬氏的命運,也因此得到了司馬昭的重視,成為曹魏政壇炙手可熱的人物。

參考書籍:《三國志》、《晉書》、《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劉備前來投靠時,兩大謀士建議將其剷除,曹操為何婉言拒絕
同為蜀漢五虎將,張飛與馬超的武藝誰高誰低,答案一目了然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