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服用降壓藥,要注意這9個問題!

服用降壓藥,要注意這9個問題!

服用降壓藥,要注意這9個問題!

生活方式也是控制血壓的關鍵!

文丨 胡大一

來源丨 胡大一大夫

1.什麼時候用藥?

根據以往醫生的建議或過去指南的建議,很多患者習慣於晨起後服藥。

但不少患者都有血壓「晨峰」,即一早5~6點出現血壓高峰。也有些患者夜間血壓也高。因此,這些患者應晚飯後睡前服降壓藥

2.要關注,別過度

近年來專家們天天講,指南也反覆說,要有效預防卒中,就要保持24小時血壓平穩下降。這在理論上沒錯。但在實踐中出了問題。

一些老年人,退休後,很重視保健,每天頻繁測血壓,甚至每一到兩個小時就測一次,甚至夜間還起來測。血壓一波動就緊張。去問醫生,有些醫生就給患者開上一瓶作用快的降血壓葯,如卡托普利。

有的老兩口都有血壓高,每一小時互相測血壓,越測越緊張,越緊張越高,一瓶100片卡托普利不到一周就含服一空。這就是一種「血壓焦慮症」。

服降壓藥的種類越來越多,劑量越來越大,因為用了3-5種降血壓葯,血壓仍然波動,因而在前一時期被誤導過度治療,接受了腎動脈交感神經射頻消融術,術後血壓波動依舊。

我勸說過不少老年高血壓患者改變了自測血壓的行為,提出「要關注,別過度!」血壓不但很快平穩了,需用的降血壓葯的種類和劑量大幅減少。

如要想知道自己血壓是否24小時平穩下降,可必要時做一次24小時的動態血壓監測,而不要自己在家過於頻繁地測血壓。

3.高壓(收縮壓)不高,低壓(舒張壓)高,脈壓小,怎麼辦?

這種情況多見於中青年高血壓患者。他們到醫院門診最常問的問題是「哪種降血壓葯降低壓更有效?「實際上,所有降血壓葯都既降高壓也降低壓。

不存在哪種葯比哪種葯降低壓更有效。這些患者往往肥胖,很少運動,吃的過多,有的大量喝酒,睡覺打鼾,過度娛樂熬夜等。關鍵是要管住嘴,邁開腿。

飯吃八成飽,日行萬步路,限酒,控制好體重,保證充足睡眠。才能更好發揮降血壓藥物的降低壓效果,甚至可能減停藥物,拉開脈壓,保持血壓正常。

4.單純收縮壓升高,怎麼辦?

高壓(收縮壓)高,低壓(舒張壓)不高,甚至低,脈壓大,多見於老年高血壓患者。降血壓藥物沒有單降收縮壓,不影響舒張壓的藥物。

但降血壓藥物對血壓下降的幅度取決於用藥前基礎血壓升高的程度。用藥前血壓越高,降壓藥對血壓降得越明顯。因此,對老年人單純的收縮壓升高,降血壓葯對收縮壓下降明顯,對舒張壓影響較小或很小。

而收縮壓增高是卒中最大的危險。不要因過度顧慮舒張壓下降,而不敢用降血壓葯控制好收縮壓。高齡(80歲以上)老年人的收縮壓降至150 mmHg以下可以,但如降至140 mmHg以下,自我感覺良好,也更好。

5.常年血壓90/60 mmHg,甚至有時80/50 mmHg是低血壓嗎?需不需要治療?

如能常年保持這種血壓水平,是正常的。不是低血壓。這種血壓水平的人卒中風險更小。

不需用藥,無需治療。有時這些患者有乏力、頭暈、心悸……癥狀,容易歸因於「血壓低」,實際與血壓關係不大,很可能與睡眠不足,焦慮/抑鬱有關。

6.與精神情緒相關的血壓升高

我經治過一些患者,平時血壓從來不高,但遇到情緒激動或焦慮急性發作時,血壓突然升高。因為交感神經興奮,伴有心率加快、出汗,在一些初診醫生處,首先被懷疑嗜鉻細胞瘤,一通檢查,一無所獲。

於是給患者開上一瓶降壓起效快的短效降血壓葯,囑咐患者血壓高時來上一片。不但治標不治本,反而有的患者用了這種降壓藥後血壓降得過快過低,心悸頭暈更重。雙心醫學對高血壓的治療非常重要。

焦慮/抑鬱,睡眠障礙,包括入睡困難,早醒和睡眠呼吸暫停都會導致血壓波動。

7.血壓高了,不要「諱疾忌葯」

一些中青年發現血壓高,對服降血壓葯有顧慮,怕吃上了,停不下來。尤其無明顯癥狀時,更對用藥有抵觸情緒。實際上,現在臨床上使用的降壓藥,安全有效,副作用可控。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長期堅持用藥。

如果初次發現高血壓,血壓增高程度不重,收縮壓介於140-150 mmHg之間和/或舒張壓在90-100 mmHg之間,又有肥胖,缺少有氧運動,大量飲酒,有意願改變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吃動兩平衡,控制體重,能使體重先從原有基礎上減10%。

可先不用藥,認真改變生活方式。如六個月後血壓仍高,應開始用藥。改變生活方式需要一個過程,我建議這些中青年患者不要抵觸用藥,可一邊用藥,一邊改變生活方式。

改變生活方式的效果出來了,再嘗試可否把藥物減量。停葯的可能性也並非不存在,我己有這種經治的病例。但如初診時血壓已達到或超過160/100 mmHg,應及早用藥,同時改變生活方式。

8.有些高血壓患者冬季寒冷時血壓更高,夏季血壓會低一些

可根據血壓變化,調整藥物種類的多少或劑量,夏季可適當減量或減少種類。

9.高血壓患者如同時有糖尿病(這種情況很常見),除了認真控制血壓和血糖,既使化驗單上顯示壞膽固醇在參考範圍內,沒有向上指的箭頭,也應同時服用小劑量他汀。

把壞膽固醇降到2.6 mmol/L以下,這比僅降壓降糖能更大幅度減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風險。在這裡再提醒一下,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沒有高血壓,壞膽固醇也不明顯增高,也應服用小劑量他汀。

65歲以上高血壓患者,沒有糖尿病,但吸煙,查尿有微量白蛋白尿,頸動脈有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壞膽固醇不高,也需服用小劑量他汀。

高血壓病的控制不能僅限於藥物,也需要慢病防控的五大處方原發性高血壓病雖有些家族史,但源頭上還是生活方式病。

◆ ◆ ◆ ◆ ◆

如何輕鬆通過住院醫師規培結業考試?

機會來了

資深講師手把手教學

專屬交流群答疑

與同仁一起 共同進步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