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邊關大將手握重兵,為何還不敢造反?網友: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文史
04-17
古代邊關大將手握重兵,為何還不敢造反?網友:皇帝也不是吃素的
邊關鎮守看似只是去哪裡一坐,但事實上哪有那麼容易,敢於鎮守邊關的大將哪個不是能征善戰才華出眾的,因為當外敵來犯時將軍的職責便是下達命令,制定退敵方案,以及鼓舞士氣,若是隨便找一個軟蛋來坐恐怕分分鐘就得城毀國破。不知道小夥伴們觀察過沒有,在我們所看的書籍或者電視劇中,基本上鎮守邊關的大將雖然手握重兵,卻從來不會造反?
雖然過去的武將大多都是讀書不多,但是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是根深蒂固的。古代有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所以那些武將雖然個個都手握重兵,想的也是如何能建功立業,封侯拜相,但他們很少會想著自己造反當皇帝。其次守邊將軍的家屬一般都在京城。這在某種程度上說,就相當於是人質。
最後守邊大將的軍營一般都有皇帝派去的監軍。網友們看古裝劇的時候,有時都會看到有勇有謀的將軍身邊總是會有一個不懂裝懂指手畫腳的礙事監軍,儘管將軍很惱火,但也得讓他三分,畢竟監軍代表的是皇帝。有些監軍雖然經常給將軍添亂,但是有他們的存在,遠在京城的皇帝還是可以掌握邊疆大軍的動向的。
古代講究連坐制和從一而終,舉薦制的優勢在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主將犯法下屬必受牽連,下屬謀反舉薦之人必連帶。古代文臣武將都會畢生追隨保舉自己之人,輕易不改換門庭。所以造反時下屬如果出首主將,叫賣主求榮,即使是檢舉謀反之事,按照古代道德觀,其人前程盡毀、無人敢用了,為世人所不齒。


※朱元璋發明一酷刑,用一張紙便懲治貪官,表面文明,實則「誅心」
※明朝一奶娘為獲獨寵,每天做「烹龍卵」,網友:難怪只做7年皇帝
TAG:綠蔭老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