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讓孩子的天賦被看到?陪孩子畫畫的正確方式是……

如何讓孩子的天賦被看到?陪孩子畫畫的正確方式是……

看到我經常分享女兒的一些畫作,不少朋友在問:孩子畫得不錯,有沒有經驗分享?

回想這兩三年來對女兒繪畫興趣的培養,經驗是談不上,但方法還是用了一些的。

我們會一起玩「超級變變變」遊戲,靈感是從小時候看的一本《卓婭與舒拉》中得來,具體操作附在文末。

我也常觀察女兒的畫作,找出她潛藏的需求,及時調整養育方式。我猜,這些改變女兒也能感受得到,這讓她對繪畫更有好感。相關鏈接同樣附在文末,可以點擊查閱。

一起了解繪畫對孩子的好處吧:

首先,有利於孩子精細動作的發育,對於小寶寶,這點更為重要。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個點、一個圈、一個波浪線,都是孩子探索手部動作的傑作。

其次,孩子想要將看到的畫下來,就必然要學會仔細觀察,找出物體的主要特徵。而不斷繪製的過程,又會促進其審美的提升,有利於人格的發展。

最後,繪畫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方式,孩子用語言表達不好的情緒、感受等,都可以通過畫筆進行釋放和宣洩,有利於保持身心健康。

家長想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就要對兒童繪畫的發展規律心中有數,對照孩子所處階段,給予正確引導:

1

無意識塗鴉期

顧名思義,孩子就是在「亂畫」,毫無章法。

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規則意識,如果你給支筆,他可能會滿牆、滿地亂畫。但這是孩子探索「眼、手、腦協作」的重要過程,也是興趣啟蒙的關鍵時期,不要過分壓制。

如果不想孩子在牆上或沙發上留下墨寶,那就主動提供一個可以亂畫的空間。我當時是和女兒說好,可以在地板和玻璃門上畫,給她買可水洗的彩筆,無論怎麼畫,事後用濕毛巾一擦就全沒了。因為給了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至今我們家的牆面都是乾乾淨淨的。

2

塗鴉期

孩子的畫開始貌似有些章法了,但成人絕對看不懂。

這個階段孩子用筆不靈活,心中的想法也不具體,所以畫面都非常抽象,但對孩子來說,這些線條和圖案都是有意義的。

這是女兒2歲半時,在枱曆上塗鴉,已經出現了封閉的線條。

我很少去打斷女兒的創作,有時她眼睛都快貼紙上了,我實在忍不住,就默不作聲,直接上手糾正,然後儘快退回原位,不做過多干擾,盡量讓她全神貫注。

3

象徵期

孩子的畫開始能看出一些意思了,但我們常會猜錯。

這個階段,孩子絕對是有思想了,只是不能很寫實的畫出來,更多時候是用些特徵性圖案來代表。畫面缺少構圖,想哪畫哪。

女兒快3歲時畫的,她說是草地、河流和一隻兔子。

這個小人,是女兒3歲半時畫的。兩根棍子就代表腿,兩個圓圈就代表胳膊,一個太陽就是頭。

這個階段,孩子畫畫都很「寫意」,家長不要在細節上多做要求,尤其不會要打擊孩子說「畫的不像」,更不要教孩子簡筆畫,那都是對他們積極性與想像力最大的扼殺。

4

圖示期

即便很有想像力的畫,也完全能被成人看懂。

孩子開始對畫面有整體安排,空間意識增強,寫實感增加,人物、情節等都有體現。

這是女兒快4歲時畫的,已經能看出水面以下和水面以上的空間區別了,蝌蚪、蜻蜓、荷花都比較真實了。

這個階段很多孩子的繪畫能力已經不錯了,興趣也多半養成,想進一步學習就需要送專業機構了。

這是女兒第1次上繪畫課的作品,一隻帶棒球帽的蝌蚪,老師教了她物體間的「遮擋關係」,所以水草和蝌蚪的前後關係,表現的比較清楚。

繪畫興趣的培養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有的家長在孩子塗鴉期或象徵期時,因為孩子畫得「亂七八糟」,就斷定他們缺少繪畫天賦,這是不負責任的。

孩子的發展有他自己的節奏,有的孩子會在前幾個階段停留比較長的時間,看起來像是一直沒有進步,缺少能力,但很可能只是孩子在蓄積能量,等待日後的爆發而已。家長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繪畫的過程上,只要孩子是享受的、是有意願的,就說明,繪畫已經發揮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值得高興。

在日常的陪伴和引導中,家長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讓你的孩子對繪畫更加有興趣、有信心、有力量。

下面的幾個注意事項,你需要了解:

1

「像不像」不重要

我見過這樣的媽媽:

孩子畫了個小兔子,正準備塗顏色,媽媽看見了趕忙制止「你怎麼能用紅色呢?兔子都是白的你不知道嗎?」

孩子趕緊換了支白色的筆,正要畫,媽媽又喊「你用白色塗能看得出來嗎?這是白紙!」

孩子又換了支綠色筆,「這顏色也不對啊!好好想想,用哪個筆才對?」

孩子搖頭想不出來,遲遲不願動筆。

畢加索說「我用了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可見在孩子隨心所欲的創作面前,成年人眼中的「像不像」「對不對」根本不那麼重要。

一味強調,不僅會讓孩子有挫敗感,更會禁錮他們原本豐富的創造力。

2

正確點評孩子的畫作

當孩子拿著自己的畫給你看,期待著表揚時,你怎麼做?

是簡單一句「畫的不錯」嗎?聽起來很敷衍。

或者說「你畫的小狗真可愛,我都想摸摸它了!」

萬一孩子告訴你「我畫的是小熊」,怎麼辦?

掌握兩個原則:一鼓勵孩子自己做介紹,說出畫面的內容。二認可孩子努力繪畫這一行為本身,重過程,輕結果。

注意圖中紅線圈出的部分

女兒有一次給我看她的畫,我看不出那個圓圈代表什麼,於是我說「你一定花了很多時間來完成這幅畫吧(認可她努力的過程)。你最喜歡裡面的哪個部分呢(讓孩子主動介紹)?」

女兒說「我最喜歡小狗!」我點頭認可說「我也覺得小狗不錯,它的頭上有個什麼?(讓她自己說出畫面內容)好像很特別的樣子(認可她的想像力)。」

女兒說「那是一個轉動的螺旋槳,這樣它就能飛上天了!」「哦,螺旋槳轉動起來的確就是這樣,你觀察得真仔細!」

這樣「有來有往」的互動式點評,會讓孩子備受鼓舞,認為自己的畫能被大家看懂,很有成就感。

當然,如果還能加一些專業性指導(很遺憾我不懂繪畫),孩子一定會更加受用。

3

幫助孩子提升能力

繪畫是對孩子眼、手、腦協調能力的考驗,能力較弱的孩子,繪畫過程中總會體驗到挫敗感,自然興趣不高。所以幫助孩子發展精細動作,尤其是手部動作十分必要。

最基本一點就是,儘早讓孩子學會握筆。年幼的孩子都習慣抓握,就是最初握勺子時的方式,如下圖:

要讓孩子儘早學會握筆,就要從糾正孩子握勺習慣做起。2歲左右就可以開始,習慣了正確的握勺,很容易就能過度到熟練的拿筆。

另外多和孩子一起搭建積木、拼插樂高、製作彩泥等,都可以有效提升孩子手眼協調能力,增加手部及腕部肌肉力度。

早前我也鼓勵女兒在這樣的塗色書上塗色,一些細小部位的著色對幼兒來說很有挑戰,可以鍛煉手的靈活性和力度,增強孩子對畫筆的掌控感。

另外孩子的視野也需要不斷開闊。家長要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去戶外觀察大自然,大到一整片樹林、草地,小到一片樹葉、一隻螞蟻,都值得細細觀看。

閱讀繪本時,也可以引導孩子觀察書中色彩及線條的使用。只有看得多了,頭腦中才能產生出畫面,拿起筆來才會「妙筆生花」。

4

提供良好的繪畫環境

生活離不開儀式感,繪畫也一樣。給孩子設計一個繪畫牆,或預留一個專門存放畫筆的繪畫角,都能讓繪畫成為一件很特別的事。

姥姥為女兒設計的繪畫牆

畫筆、畫紙的選擇也不能馬虎,不僅要安全無毒,還要定期更換,確保每一支畫筆都有顏色。年紀小,用筆不熟練的孩子可以選擇油畫棒,顯色度高,下筆順滑。

大一點就可以選擇水彩筆了,最好是可水洗的,方便家長打掃,筆桿要選粗細適中的,方便孩子抓握。

另外水彩、水粉、水墨等,對孩子來說都是新奇的繪畫方式,瓶瓶罐罐的非常有趣,家長不要嫌準備起來太麻煩哦。

除了這些,還可以啟發孩子用各種物品作畫,快遞盒裡的泡沫包裝紙、喝完的牛奶瓶蓋、贈送的一次性小勺、小區路邊掉落的樹葉,都可以成為繪畫創造的好材料。

附贈超值互動小遊戲:

「超級變變變」

小時候看《卓婭與舒拉》時,書中的一家人常玩一種繪畫遊戲,我將它改良,並搬到了生活中。

初級版:先畫一個圖案(可以是圓圈、方塊、梯形,甚至一個點)和孩子一起,一人加上一筆,看看最後會成為什麼?

對年齡小的孩子,父母要在遊戲中做主導,孩子主要負責猜大人的畫作,再添上些「有的沒的」。

進階版:同樣先畫一個圖案,讓孩子想像,可以加些什麼線條,讓圖案變成其他東西。

一開始如果孩子畫不好,家長可以幫忙畫主體部分,讓孩子添加細節。

後面,可以讓孩子畫主體部分,家長來添細節。

也可以由家長來決定,要將圖案變成什麼,孩子來動筆。

比比看,誰想到的東西更多,誰畫得更好。

提升版:孩子畫一幅畫,家長和孩子一起,提意做怎樣的修改,讓畫面更有趣。

有一次,女兒畫了一隻坐在地上的小狗,我提意加上一個肉骨頭,讓小狗變成正在吃飯的狗。

女兒想想說,可以在狗屁股旁邊加一陀「粑粑」,就成了正在拉粑粑的狗。

我們大笑,最後,還增加了滑板車,變成了一邊吃、一邊拉,一邊玩滑板的狗。

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絕不是為了成為畫家,而是希望孩子們能多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多一重眼光獨到的審美,多一份與眾不同的氣質,如此而已。

希望家長都能始終以讚美的眼光,欣賞孩子的塗鴉,以支持的態度,肯定孩子的創作,這樣孩子就一定能在繪畫中找到快樂,獲得成長。

更多熱文

11歲孩子打賞主播近2萬元!

正確的金錢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媽媽,人老了會死嗎?」

對孩子的生命教育,你該怎麼做?

愚蠢的家長才為了孩子而活

最好的親子關係絕不是親密無間

文中所用圖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無法一一和版權所有人聯繫,如無意中侵犯了版權所有人的知識產權,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我們迅速採取適當措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育兒師 的精彩文章:

安徒生+格林+一千零一夜,這套精美繪本,可以承包娃一整個童年
孩子毫無「分寸感」,才是ta低情商的最初體現!

TAG:超級育兒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