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第一次,新勢力與傳統大牌在車展的「正面戰場」相遇

第一次,新勢力與傳統大牌在車展的「正面戰場」相遇

「我就是在這個行業里乾的,連我都認不全這次車展上很多新車企的名字。」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受到海外人士追捧,徐蒙攝。

2019年上海車展今天開始了首個媒體日,在一家「造車新勢力」展台上,一位汽車行業的創業者對記者感慨: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時代。

上海車展兩年一屆,但如今汽車行業的劇變,「兩年」的周期顯然是太跟不上了。

2017年上海車展,與2015年相比看不出太大的差異,合資大牌、自主品牌還是絕對的主角,當時在賈躍亭的樂視造車夢碎後,蔚來汽車幾乎是造車新勢力的唯一代表。

甚至「一年」的周期都顯得有些漫長了。第一次參加國內三大A級車展的汽車行業創業者說,去年北京車展時,企業還沒有拿得出手的產品,而當時也很少有同行有能力把「實打實」、能跑起來的車拿到這樣的舞台上,「周圍都是百年大品牌,來的都是懂車的人,誰願意丟這個臉。」

於是,在這個全國汽車銷量下滑、傳統汽車產業陷入寒冬的時期,上海車展在開幕的第一天就呈現出「分水嶺」的特點。這是全世界A級車展中,第一次有大規模的「造車新勢力」登堂入室,也是第一次「傳統大牌」與「新勢力」在「正面戰場」相遇。

孟雨涵攝。

海外觀眾踩空了台階

記清「造車新勢力」企業的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奇點、歐拉、前途、威馬、小鵬、合眾、天際、愛馳、理想、零跑、艾康尼克、博郡、ARCFOX、幾何汽車、國機智駿、賽力斯、GYON、KARMA、G-tech……

參展這次上海車展的「造車新勢力」,命名風格各異,有用極客風格的,有套名人光環直接用老闆名字的,有用英文組合顯示「洋氣」的。最有趣的當時吉利旗下的幾何汽車,網友開玩笑說,這大概是李書福輔導孫輩做功課時想出來的名字。

但一位來自德國汽車媒體,連續十屆、總共二十年報道上海車展的資深記者對主辦方表示,上海車展毫無疑問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車展,但他這次依然震驚,看到了那麼多的新面孔和新生力量。

在一家「造車新勢力」展台上,記者觀察,短短十分鐘里有三批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海外人士來仔細觀看新能源車的內部架構。一位海外觀眾看得太投入,轉了三圈,不慎踩空了台階。

「我覺得你們走出了很不錯的第一步,祝賀你們。」一位海外記者在研究現車後,對一家汽車創業企業負責人說。

對於第一步的祝賀,並不意味著成功。車展主辦方坦言,第一次如此眾多的「造車新勢力」參展,他們也有些「吃不準」,儘管反覆考察了企業的技術、團隊、股東等等方面,卻也不能確定他們最終能不能成功。但上海車展還是向他們敞開了懷抱。

「我們希望上海車展能成為一個更開放的平台,就像是汽車界的『科創板』,希望給全國各地的汽車創業者有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上海車展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PPT走向現實

賈躍亭的折戟「造車夢」過去了近兩年,這期間,「造車新勢力」普遍被外界貼上「PPT造車」的負面標籤,但隨著資本和人才的湧入,這股勢力絲毫有偃旗息鼓之勢,反而以驚人的速度壯大。

僅在京滬兩地,就有數十家汽車創業企業湧現,相比過去十年磨一劍才能稍稍露頭的自主品牌,今天的勢頭難免令人驚嘆和擔憂。

這屆上海車展上,傳統大牌車企對待新銳同行的態度,有些許改變他們。一家來自中部地區知名老牌合資車企的新能源板塊負責人,昨天帶著團隊走遍了每一家「造車新勢力」。

「從特斯拉,到蔚來,威馬,小鵬……它們的每款拳頭產品,我差不多都開過了。」該負責人對記者說,他覺得許多產品都很有特點,特別是特斯拉的新產品在上海投產後,可能會很有競爭力。「但說到車子本身,年輕的、帶著互聯網基因的車企還有差距,很多事情做得沒那麼精細,不那麼成熟」。

「可是,從產品和技術理念,企業文化和激勵機制來看,他們有屬於這個時代的優勢。」這位負責人坦率地說。

「現在看來,已經有一大批玩概念的汽車創業者倒下了,蔚來這樣的企業是活下來了,雖然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但我們的目標也是先踏踏實實地『活下來』。」一位來自北京的「造車新勢力」企業產品規劃師對記者表示。

「造車新勢力」前圍觀者眾,徐蒙攝。

不改變的人一定會輸

此次上海車展,「新勢力」和「傳統大牌」之間沒有涇渭分明。一個展館中,小鵬、理想這些「新勢力」的對面是現代,隔壁則是賓士。

相比大牌車企,「新勢力」的展台要小一些,小鵬、理想、艾康尼克三家加起來,面積和一家賓士相當。

相比大牌車企展台上密密麻麻的車型,「新勢力」的小展台上顯得空曠——許多企業剛剛號稱「量產」,但所累積的「量」,還及不上一家主流車企一個車型的月銷量。有的「新勢力」為了充實展台,就把一款車的不同顏色版本全部陳列出來。

實力的差距,一覽無遺。但兩者展台上的人氣,卻旗鼓相當,甚至一些比較出名的「新勢力」還要壓過一頭。

鄰居們相處和諧,但一些細節還是顯示出鮮明對比和激烈競爭。

「造車新勢力」展台上,除了蔚來等少數有實力較強的企業,很少有人僱傭禮儀人員。「除了總部的研發團隊,我們算是傾巢出動,從老闆到員工,幾十個人全來了。」理想汽車的展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這些人,哪怕是做銷售的,也多是牛仔褲、休閑襯衫、球鞋的打扮,IT風十足,談起車輛技術頭頭是道。

反觀隔壁的國外百年豪車品牌,台上人員一襲黑色西裝、禮服,髮型、妝容精緻,每輛車前還特地安排老外穿著工裝反反覆復把車擦得一塵不染。在現場,該品牌工作人員拿著平板電腦拉著觀眾填寫調查問卷,並稱「填完後銷售會直接聯繫,可以有一定的折扣優惠……」。

「新勢力」這邊,人們討論的是技術路線,討論可能與不可能;「傳統大牌」那邊,議論更多的是車價和款型,他們也熱衷介紹新技術的應用,但相對更加保守一些,更多地強調安全性、穩定性。

「新老之間,很難說誰一定會戰勝誰,但我覺得,不改變的人一定會輸。」車展現場,一位曾在國外豪華品牌就職,如今成為汽車行業觀察者的專業人士認為,賓士事件或許就是一個標誌,它不僅是消費糾紛問題,更是反映出汽車行業的舊體系、舊觀念真的有裂痕了,「這不是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在新消費需求、新消費理念下,都面臨的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走進人民海軍誕生的地方,海軍軍醫大學到江蘇白馬廟義診
「上海信訪」公布9102個案例,市民關注些啥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