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北約軍費是俄羅斯的22倍,差距極為懸殊,但為何就是壓不倒俄軍

北約軍費是俄羅斯的22倍,差距極為懸殊,但為何就是壓不倒俄軍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4月16日報道,俄羅斯副外長格魯什科近日表示,北約的軍費規模現在已經達到了俄羅斯軍費規模的22倍。2018年,北約的總軍費支出超過一萬億美元,而分散於歐洲的北約成員國,每年從美國採購武器的總額也超過了1000億美元。對於美國而言,「這的確是一筆不錯的買賣」。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即使是如此巨額的軍費支出,北約在軍力規模上也無法壓到俄軍。這一現象令許多媒體和民間智庫感到十分意外,一般在這樣的壓倒性優勢下,劣勢一方是完全不可能有任何還手能力的,但恰恰相反的一幕就發生在了北約身上。分析人士認為,北約之所以無法在軍力上壓倒俄羅斯,更多的還是因為俄軍的發展傾向性太強。以核武為例,美俄雙方雖然圍繞這一議題展開了激烈角逐,但卻始終沒有成功地讓俄羅斯放棄在這方面的打算。

除了核武之外,俄軍近年來在常規軍力建設上也有了很大進展。以數字化合成部隊為例,這方面長期是俄羅斯軟肋,因為俄羅斯乃至蘇聯一直對這方面的建設不太理解。而中方在技術井噴之後,相繼開發除了多種數字化作戰系統,例如單兵數字終端、車載數字化通訊和火控系統。常年執著於和我們舉行雙邊聯合軍演的俄羅斯,也從中學到了諸多經驗。

以2008年俄羅斯與喬治亞衝突為例,當時俄軍就被曝出了不少關於指揮系統遲鈍和作戰系統太過於簡陋等諸多缺陷。但是到了後來的敘利亞戰爭,俄軍介入部隊亮相,清一色的數字化裝備令外界看到了短短几年俄軍的發展。而其中,諸多武器和戰術打法便傳承了中方的特點。以當時BMP-3裝甲車的數據終端為例,這一終端在此前是不存在的,但是後來進入戰區後才臨時加裝。這一系統本是中國04A步戰車的「特產」,而與04A有著諸多曖昧關係的BMP-3加裝這一系統,必然也是在中俄聯合軍演時學來的。

以現在的目光打量俄軍的發展,可以發現雖然目前諸多裝備不如美軍或者歐洲強國的軍隊,但是在戰役組織和單兵技能和綜合作戰能力層次上,則超越了北約國家。別的不說,當初俄軍僅憑數百軍隊便能幫助敘利亞政府軍反敗為勝,航空支援受到地形限制,戰機根本沒幾架。這要是放在歐洲其他國家來執行的話,結果可能是相反的。所以,北約壓不住俄軍,更多的還是自身的問題。(文/火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善智觀察 的精彩文章:

利比亞國際機場遭空襲,多架戰機被摧毀,這次並不是北約國家乾的
日法海上聯合軍演現可笑一幕,在日本戰艦面前,法國軍艦就像玩具

TAG:馮善智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