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工鬼斧的圖騰柱雕塑

神工鬼斧的圖騰柱雕塑

(滿族圖騰柱)

編者註:王松林、田佳訓提供的《薩滿文化和中華文明》,原文比較長,所以我們分為幾個專題發表,已經發布的文章有:

2月18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論與北方薩滿神系》。

2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聖壇上的女神王國》。

2月20日發表文章《薩滿「多層天穹」觀與「三界」說》。

2月21日發表文章《「三魂說」與薩滿魂化觀念》。

2月22日發表文章《「靈魂飛翔」與薩滿脫魂術》。

2月23日發表文章《觀氣——薩滿原始氣運觀念》。

2月24日發表文章《「火練金神」與薩滿鍊氣功》。

2月25 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判觀念與卜筮、占夢術》。

2月26日發表文章《薩滿神歌——高深莫測的語言魔法》。

2月27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諭的內容與形態》。

2月28日發表文章《薩滿面具的分類與原始功能》。

3月1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薩滿神偶與神像》。

3月2日發表文章《錫伯族薩滿驅邪的心理療法》。

3月3日發表文章《薩滿服飾功能結構與象徵符號》。

3月4日發表文章《薩滿神帽造型類別及象徵意義》。

3月5日發表文章《薩滿神鼓、法器種類及應用》。

3月6日發表文章《薩滿選徒、授技與承襲儀式》。

3月7日發表文章《神樹崇拜與滿族的神桿祭祀》。

3月8日發表文章《動物崇拜——原始氏族生存意識的反映》。

3月9日發表文章《鄂倫春族鹿崇拜民俗與藝術》。

3月10日發表文章《古代民族的熊崇拜與圖騰意識》。

3月11日發表文章《「熊節」——奇異的北方薩滿祭俗》。

3月12日發表文章《北方民族的「骷髏神」——不可思議的祖先神崇拜》。

3月13日發表文章《「神狼」形象及其原始文化內涵》。

3月14日發表文章《滿族薩滿祭祀的氏族保護神》。

3月15日發表文章《薩滿祭類祭程的上古遺風》。

3月16日發表文章《原始部落的薩滿雪祭大典》。

3月17日發表文章《薩滿鷹祭與滿族鷹舞》。

3月18日發表文章《清代宮中祭祀與「堂子祭」》。

3月19日發表文章《薩滿「家祭」與滿人祭祖》。

3月20日發表文章《大地崇拜的古俗與地神祭》。

3月21日發表文章《山神與山崇拜的薩滿文化內涵》。

3月22日發表文章《遼代契丹民族對日月的崇拜》。

3月23日發表文章《英雄時代的薩滿文化史詩》。

3月24日發表文章《輝煌的創世神話——《天宮大戰》》。

3月25日發表文章《《烏布西奔媽媽》的薩滿文化蘊含》。

3月26日發表文章《盜火英雄——中國神話的普羅米修斯》。

3月27日發表文章《光怪陸離的薩滿神話故事》。

3月28日發表文章《「滿族說部」與薩滿口碑傳承》。

3月29日發表文章《哈薩克史詩的薩滿文化意蘊跡》。

3月30日發表文章《《尼山薩滿》——神歌說唱文學》。

3月31日發表文章《「伊瑪堪」中的薩滿祭神儀式》。

4月1日發表文章《維吾爾族原始形態的動物崇拜》。

4月2日發表文章《鄂溫克人的紐拉薩滿與「斡米那楞」節會》。

4月3日發表文章《達斡爾薩滿起源與神靈崇拜》。

4月6日發表文章《科爾沁蒙古草原「燒博」的傳奇》。

4月7日發表文章《敖包——北方游牧民族的守護神》。

4月8日發表文章《西南少數民族的薩滿文化遺俗》。

4月9日發表文章《納西族原始宗教舞蹈——東巴舞》。

4月10日發表文章《薩滿「跳神」原始表現形態》。

4月11日發表文章《薩滿神舞與滿族古舞》。

4月13日發表文章《「二人轉」與薩滿祭祀歌舞》。

4月14日發表文章《原始宗教色彩的薩滿岩畫》。

4月15日發表文章《薩滿剪紙文化內涵與藝術特色》。

歡迎大家共同學習和討論,歡迎提供寶貴意見。

神工鬼斧的圖騰柱雕塑

「圖騰」一詞,源於北美印第安人奧季布都瓦族方言「ototean」,意為「他的親屬」或「他的圖騰標記」。在遠古人類發展到野蠻時代中期,每個氏族部落都曾以一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作為自己的圖騰而加以崇拜,進而產生了圖騰崇拜的文化遺存。這些歸屬於古代氏族的稽原神話,大多以講述本氏族、部落、民族始祖來源為內容,由氏族薩滿或巫師代代傳承,以最原始的物化形態和濃厚的神秘文化色彩,講述著認為本氏族與天神或某種自然神有著特殊的血緣關係的神話故事。美國著名人類學家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在其名著《古代社會》一書中說:「有許多民族都流行某些傳說,認為他們的始祖是從動物或無生物變成男人或女人的。這種動物或無生物即成為他們氏族的徽志。」

神秘的圖騰觀念,形成於古人類漫長的漁獵時代。最原始的漁獵生產方式,曾給古代先民提供了最基本、最迫切需要的食物。正如恩格斯所說:「肉類食物幾乎是現成地包含著為身體新陳代謝所必需的最重要的材料,……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肉類食物對於腦髓的影響。」動物的肉可食,皮可穿,骨可用來制骨刀、骨箭、骨叉等工具。此外,動物有著獨特的天性與本能。譬如,虎兇猛力大,鹿奔跑如飛,魚類繁殖力強,熊可以直立行走,鷹能夠搏擊長空……這些都使原始人產生神秘感,普遍認為動物與人一樣,有靈魂,有感情和意願,進而認為動物、植物及某些無生物與人有著血緣關係,由此衍生出圖騰神。這些圖騰神最初是按照圖騰自然形象創造的,逐漸發展成為半人半獸神,最後演變成人形神。它說明,「神」的發展史,是隨著原始人類生產的發展、生活的提高而慢慢形成的。圖騰崇拜除了圖騰物、圖騰神話之外,還有祭祀圖騰盛大而隆重的儀式。圖騰柱,就是圖騰崇拜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遺迹。

圖騰柱,源於薩滿巫術的原始部族雕刻藝術。雕塑,是原始造型藝術重要組成部分。舊石器晚期,歐洲已經出現動物雕塑作品,主要有野牛、巨象、熊、狼、猛獁、犀牛等動物雕像。原始先民用黑曜石、片石、骨刀雕刻於岩壁或骨角之上。此外,還發現了以婦女小雕像為主的圓雕。婦女雕像軀體較大,性別標誌額外突出,最珍稀的有象牙雕。這些原始時代的雕刻作品,已具備了一定的雕刻技術,以及對實物的銳利觀察及正確的印象。圖騰柱的出現,匯聚了原始雕刻藝術的精華蘊涵。圖騰柱高高矗立在原始部族聚落地,造型怪異而獨特,色彩艷麗而醒目,堪稱圖騰藝術中的傑作。北美印第安人部落中有許多巨大的精雕圖騰柱,其中一些精美絕倫的圖騰柱雕刻,為歐美諸國的博物館或收藏家所珍藏。

美洲印第安人的圖騰柱是雕刻巫術的典型代表。在美洲西北部的印第安人村落里,每座房子前後都矗立著圖騰柱。這些圖騰柱一般用整根雪杉木製成,直徑最小的也要一人合抱。圖騰柱的高度,有些高達幾十米,低的也有兩米多。圖騰柱雕刻圖案,有的為動物圖形,也有的是一組相當複雜的組合圖形。這些圖騰柱刻畫的通常是本家族(氏族)程式化的人物與圖騰動物。譬如,印第安人海達部落的圖騰柱,上面刻雕著全家人的圖騰符號,是一個複合圖騰家族的大柱子:頂端為大鷹,底部為熊形,鷹熊兩者屬丈夫的圖騰;中間刻一狼形,為妻子的家族圖騰。印第安人希望在圖騰柱上儘可能地刻記圖騰整體形象,因此不得不把眾多的局部形象疊起來,一般都重點刻畫圖騰頭部形象,軀體與四肢採取分解與移位。分解,就是把某個動物形象從某部位劈開,兩個側面同時出現在畫面上;移位,即依據柱體容納限度作一定的靈活安排。如海達部落表現虎鯨的圖騰柱,上部為人形的鳥,雙臂長著翅膀,下面虎鯨的背脊上躺著一個人,虎鯨的尾巴按常理已被身體遮住,但是為了表現出來,便移位向後直伸展到虎鯨的背部。由於圖騰柱背面不雕刻,而把虎鯨的頭分解為二,一半雕刻在柱的左面,一半雕刻在柱的右面,頭頂和牙齒則雕刻在靠尾巴之處。整個動物形象被雕刻者完全扭曲了形體。總之,圖騰柱是把繪畫與雕刻、平面和立體多種造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的表現圖騰巫技的藝術體。

圖騰柱類別大體分為兩種類型:標誌性圖騰柱與故事性圖騰柱。

標誌性圖騰柱即紀念性圖騰柱——實質是圖騰符號和世系圖。它可以紀念一位已故的氏族祖先或紀念某個部族首領而被豎立;部族成員居住的新屋落成,或某個顯赫家族新成員誕生等,都可豎立圖騰柱。酋長們常常用刻著印第安人神話中的狼、鷹、灰熊和鯨魚等動物的木柱來顯示自己的出身和高貴門第,這些木柱越多越好。在才華天賦的雕刻家手中,普通的雪松大木經他們之手變成的典型雕像,形象地表現出部族神話故事和現實生活。

紀念死去的部族領袖的葬禮柱——實際上也是一種氏族圖騰柱。這種圖騰柱一般都豎立在遠離居住地的墓地,柱子雕刻有本氏族圖騰神的形象,頂端往往放置一隻木箱,裡面裝有死者的遺骸。土著氏族舉行長時間的喪葬儀式時,事先都要作出周密的安排和布置。死者的家人、族人、親戚朋友,許多人會集在一起,披戴著鮮艷服飾的能歌善舞者,唱起死者喜歡的歌,跳起死者喜愛的舞,表演死者愛看的節目。早在葬禮前的幾個月,人們就已經製作了幾根雕刻有圖騰符號、圖案和經過裝飾的木杆,舉行葬禮時要把這些木杆直立在墓地四周。

故事性圖騰柱——很多是記述氏族起源的神話故事。譬如,有一個印第安人的部族自稱來自海中的貝殼。於是他們的圖騰柱上就著力表現該部族從海中貝殼裡生長出來的圖形。印第安人還利用故事性圖騰柱講述神話,如「大烏鴉勇敢救少女」的故事。

北美阿拉斯加烏鴉部族的圖騰柱,柱頂端刻著突兀的鳥嘴中含有鯨頭人身的圖象,鳥形即其圖騰祖先——大烏鴉。柱體中用紫色圖形雕刻描述大烏鴉勇敢救少女的故事情節:大烏鴉翱翔在藍天上,突然看見海邊有一個少女在哭泣。大烏鴉落到少女身邊,問她為什麼這樣傷心。少女回答說,大鯨魚威逼她和她的族人,非要娶她為妻,若不應允,就要吃光海里的魚,斷絕她族人的食物來源。大烏鴉聽完後,心機一動,設下了救少女的妙計。到了大鯨魚娶親的那天,大烏鴉裝扮成少女的僕從,一路保護她來到海邊。大鯨魚浮出海面,背著少女游去。就這樣,大烏鴉一路跟蹤,追到大鯨魚家裡,殺死大鯨魚並救出了少女。

還有不少圖騰柱反映了印第安人的家庭生活及民俗風情。氏族生活習俗中,可以把雕刻圖騰柱作為表明態度的手段。例如,一個人把家財借給了另一人,爾後債務人不願意償還。於是,這個憤怒的債權人就豎立起一根圖騰柱,上面刻著債務人家庭的圖騰標誌,如一隻青蛙、一頭黑熊或一條大馬哈魚。但是這個債權人卻故意在雕刻動物形狀或次序時做出錯誤的安排,這被認為是一種帶有侮辱性的表示。如果對方仍不償還財物,這根圖騰柱就長久地豎立在村落,讓族人們都知道欠債者的品行;倘若對方償還了財物,這根圖騰柱便要立即銷毀。由此來說,這種圖騰柱還可叫作逼債圖騰柱。

美洲印第安人於19世紀從歐洲人那裡獲得了先進的金屬雕刻器具,從而取替了傳統的石斧和骨鑿。這樣,圖騰柱雕刻的黃金時代就來臨了,被收藏的精品也大都是這個時代的作品。如有一個熟練的雕匠,在一棵砍倒的松樹上雕刻,並用由鐵礦粉、藍粘土、未經鍛燒的蚌殼灰配製成的顏料著色,用了整整一年時間,終於雕刻成一件精品。在印第安部落,雕刻有各種圖形的圖騰柱高高聳立,最高的達80英尺。這些工藝精湛、圖形精美、千奇百怪的圖騰柱,蘊含著古代民族的原始信仰和宗教感情。譬如,一幅精美的雕刻圖案中,刻著一頭熊,它的前爪掌心裡雕有特別大的眼,象徵著一位已去世酋長的靈魂。另一具雕刻圖案,哭泣女人淚水中浮現齣兒子的面容。還有用雕刻嘲笑某些活人的圖騰柱:一個婦女為了嘲笑前夫雕了一個柱;一個阿拉斯加酋長為了嘲笑俄羅斯神父徒勞地企圖改變他們的信仰雕了一個柱。

在中國,還沒有發現象北美洲那種巨大而精美的木雕圖騰柱。但是,圖騰崇拜是華夏古族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圖騰文化及其表現形態遠早於北美印第安部落。有學者認為,從人類智力機能的進化史觀察,圖騰崇拜是原始人類思維的一大進步,也是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突破。在古代中國,圖騰巫術是原始氏族社會的重要標識,是開啟諸多歷史文化謎團的一把金鑰匙,也是研究各民族起源和民俗史的必修課。依據北美印第安氏族血緣考證,木雕圖騰柱最初的文化源頭,亦可追溯到華夏圖騰古族,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和商代精美的青銅圖騰雕塑,均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王嘉《拾遺記》卷一:「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之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於水際,與皇娥謹戲。……帝子與皇娥泛於海上,以桂枝為表,結熏茅瓦旌,刻玉為鳩,置於表端。」這是最早關於圖騰的記載。台灣學者文崇一說:「把一隻玉鳩放在桂枝的尖端上,豎立於氏族或家門前,這不就是圖騰柱嗎?」鳩,既是鳥名,又有聚集之意,是以其群聚習性代表鳥圖騰部族。中國目前發現的各類圖騰柱,大都屬於氏族社會的標誌性用途,與古代民族的圖騰信仰有著密切關聯。少昊是陽鳥圖騰部族的宗主領袖,因此,鳩鳥圖騰柱屬於東夷陽鳥族群標誌性的圖騰徽銘。鳥圖騰民族與圖騰柱的淵源極深,新石器中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就發現了蝶形器——鳥形裝飾物,用骨、象牙、石雕刻而成,正面磨製精湛,多有花紋,背後相對粗糙。這種蝶形器有兩脊並有孔,顯然它是安置在木柱上的柱形鳥飾。專家認為,可能是河姆渡文化遺址干欄式建築上的鳥形圖騰柱的氏族標識物。紹興出土的戰國時期銅房子,立有一柱,柱上有鳥飾,顯然屬於古代先民的一種圖騰柱。雲南苗族展示的氏族圖騰柱,高高的柱身盤繞著一條龍,柱頂端站立著一隻雉雞,正是該民族的複合圖騰標識。

其實,最精美的圖騰柱,並非都以木雕技藝形態加以表現,歷經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再精美的木雕作品也難以保存其初始面貌,而那些用青銅雕鑄的圖騰神器卻能夠遺存久遠,以「玄鳥」為圖騰的殷商王族,就曾把古代中國圖騰崇拜的雕塑藝術推向頂峰。歷代出土的商代青銅禮器和銘器中,有諸多代表性的圖騰巫術作品,堪稱青銅時代中華古族雕塑文明的里程碑。

在湖南省安化縣出土的一尊「虎食人鹵」,現今收藏於日本泉屋博物館。青銅器體作踞座的虎形,肩聯提梁,虎背開口,蓋上立鹿,虎的利爪抓縛一人,正張血盆大口欲將人吞噬,一個驚心動魄的虎噬人場面的瞬間被凝固在這件器物上,這是給今人的第一印象。其實,這尊顯然以圖騰巫術來表現某一事件的雕鑄工藝品,正象印第安人圖騰柱中的「大烏鴉勇救少女」,在表面形態背後,也同樣講述著一個令人神奇的圖騰故事。

殷商王族的圖騰神像,是毛耳豎立的「角鴞」。自然界的貓頭鷹,有毛耳者曰鴞,無毛耳者稱梟。商代青銅器中角鴞形象較多,有學者稱之為「鷹鷙展翅圖騰柱」。這種精美的青銅雕塑品在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多尊,那矗立於祭壇祭柱的神鳥和銅人面鳥身像,都是堪稱神工鬼斧的圖騰巫術藝術之傳世大作。

專家考證,三星堆葬物坑大體於商末周初年間,許多大型青銅器的鑒定年代距今約3280年。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自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殷,與小辛、小乙三代合計50年,三星堆青銅器文物正好在這一期間。筆者認為,這些大型青銅禮器應為盤庚晚期,即商王族遷殷後建造城邦與宗廟,舉行隆重的祭天祭祖禮儀的法器。其中,黃金權杖上浮雕著鳥魚和箭頭符號,其年代應在商王武丁時期鳥魚兩大圖騰族群結盟聯姻之後。這些出自殷都鹿台神廟中的祭祀禮器,被以「鎮魘」之法焚毀埋葬於西南巽地。那尊通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像,體貌與真人相仿,立於禽獸面飾的台基上;濃眉大眼,高鼻闊嘴,未刻眼珠,只用黑彩繪出瞳孔;頭戴高冠,身穿華麗鳥飾長衣;雙手舉於胸前,成持物狀,赤足。對這尊銅人像學術界認識不一,或認為是蜀王,或認為是巫師。筆者推斷,這尊戴著面具、身著三重蓮花裙的圖騰神像,正是「玄鳥生商」高禖神宮之影像。青銅大立人所戴面具,同其它黃金或青銅面罩一樣,都是歷代商公(王)高媒神婚儀式時所佩戴的「玄鳥」面具,也代表著歷代商王的祖靈圖騰神像。青銅面具祭司形象的「髮辮」和「發簪」,讓人們看到了商代「貞人」集團的獨特髮飾(古彝族巫師所結長辮稱作「天菩薩」。據此探析,祭司結辯源出榑桑樹之「準繩」)。而那兩株高3.9米的青銅神樹,正是《山海經》所載的榑桑、若木,亦稱作「鳥秩樹」,樹上的銅鈴、銅花、銅貝、金葉,還有層層枝葉站立的「太陽鳥」、「頭向下尾朝上的龍」,都是中華太古天象文明的基本標識。中國商代青銅器圖騰造型藝術,始終代表著古代世界圖騰造形藝術的頂峰。當然,許多青銅器也具有明顯的斯基泰風格,展示出阿爾泰草原民族青銅文明的高超技藝和獨特風韻。筆者認為,這不僅與殷商民族的特殊歷史際遇有著密切的關聯,也是破解小屯文化與仰韶文化「兩者無一脈相承關係」史學謎題的考古論據與基本答案。

若仔細觀察,青銅大立人與黃金、青銅面罩後的人面特徵,均系高鼻、深目、闊嘴、方頤、大耳,顴面突出,除圓顱特徵外,明顯與蒙古利亞人種有異;反之,同公元前3000年的阿卡德·薩爾貢一世國王人頭雕像面部特徵倒十分相似。這些,也讓人聯想起西亞蘇美爾壁畫中那些圓顱頂、身著蓮瓣裙的貴族形象,無疑同蒙古利亞人種極為相似。人類社會的進化史表明,世界上並沒有純血統的民族,早在6500年前,橫貫亞歐大草原與伊朗大沙漠的古代商貿之路,加之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使北半球大河流域的農耕與游牧民族之間得以交流互動發展。穿越時空隧道,回溯大河之源,現代人驚奇地發現,東方文化印痕鮮明的神權政治、祭祀巫術、天文曆法、象形文符、金銀加工、慢輪制陶,以及方錐體階梯式金字塔宏偉建築,於同一時期曾出現在東西兩半球的西亞及中美洲,創造了無比炫麗輝煌的世界古文明奇蹟,這無疑是值得史學界研究的重大課題。筆者考論,國外專家推算的「瑪雅零年」,與蘇美爾文明、良渚文明、米努辛斯克早期文明,延續有2000多年的河姆渡文明的突然消失以及考古學仰韶晚期文明形成的斷代,都集中在距今5300年~5000年之間的「歷史時間之窗」。這些異地同源史前文明形態與同時期的大概率事件,即全球海水大回潮時期長白山超級火山大爆發。三星堆出土文物,以不可動搖的考古論據,將中華太古文明與北半球史前文明連繫起來。從美洲瑪雅遺址到美索不達米亞的史前建築及出土文物,也讓現代人發現了似曾相似的商王族圖騰——角鴞,以及榑桑樹、三足鳥、中國龍、蓮瓣宇宙空間結構標識、方錐體階梯式通天塔……穿越歷史時空隧道,我們彷彿看到西方亞述帝國崛起時期棲居異域的華夏血緣氏族沿著面東傲立的「鹿石」以及「鳥嘴獸身」的造型石雕標識奔向神州故土的東歸行列,隱隱聆聽到商先王亥帶領的龐大商隊穿越亞歐草原與伊朗大沙漠開拓「絲綢之路」那叮叮咚咚的駝鈴聲!毋庸置疑,那尊青銅大立人飽經歷史滄桑的軀體內,蘊藏著一顆堅韌而純正的「中國心」!

滿—通古斯諸民族也都有圖騰柱。烏德赫民族薩滿祭祀,包括莊嚴的圖騰柱崇拜儀式。他們首先選取山中粗大的樹榦,陰乾後剝掉樹皮,在上面雕刻各種本氏族崇拜的蛇、蟒、虎、豹等動物,以及栩栩如生的禽鳥花草等形態,表現了族眾對圖騰祖先的崇拜赫對祖先往昔艱辛生活的緬懷,以及對故土的膜拜。涅涅獲人薩滿死後,要在埋葬薩滿棺槨的荒野上,豎立高大的錐形神柱。雅庫特人在薩滿祭祀禮儀中設有「神柱」,柱上立有象徵薩滿魂魄的鳥形神偶,是引導薩滿進入天上神界的精靈。果爾格人在自家門前豎立有薩滿信仰的圖騰神柱。

滿族神柱,亦名「望柱」,滿語謂之「班吉柱」,民間也有「獸頭樁」等稱呼,就其文化內涵及實用性來看,實際上就是中國北方民族形態的「圖騰柱」。滿洲族及其先民,自秦漢以來繁衍生息在廣闊無垠的長白山原始大森林,史稱窩集人(林中人),「大烏稽,古名黑松林,樹木參天,犬牙突兀,皆數千年之物,綿延橫旦千里不知所級……大樹還抱,環列兩旁,洞洞然不見天日」。古代氏族散布在數千里範圍內的老爺嶺和長白山區,多選用生機旺盛的大木雕刻本氏族圖騰柱。但由於圖騰崇拜時距久遠,歷經千百年時光歲月,特別是歷劫長白山數次火山噴發,這些以木雕制的圖騰柱已難以留存,後人只能憑藉代代傳承下來的圖形,才能了解到這些圖騰柱蘊含的古文化真諦。

黑龍江省愛輝縣滿族著名文化人士富希陸先生,承繼家傳的滿族薩滿神柱《圖喇秘訣》22篇,包括滿族薩滿文化傳承人傅英仁老人早年保存的27種圖騰柱繪圖,堪稱中國原始造型藝術的瑰寶。它是迄今為止薩滿學界所了解和掌握到的中國北方薩滿神柱崇拜內涵豐富、最完整最詳盡的珍貴遺產。它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北方薩滿文化不僅有獨特而久遠的神柱崇拜豐碩祭禮,而且令人信服地證明,中國北方薩滿文化依然保存著獨具特色的薩滿文化龐大的柱體神祗崇拜物,其雕鏤之繁複、神話表現之豐富、神祗乘載之繁多,工藝苛求之嚴謹,都頗有民族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圖喇秘訣》以歌訣形式成篇,傳承人原為滿族富察氏家族已故薩滿富小昌老人,清同治、光緒年間秘傳下來的滿語歌訣,經歷過該族人幾代的口耳傳唱,後因滿文廢棄,族人便由滿語譯成漢語,仍以歌訣形式吟詠傳誦,確為傳世之珍寶,歌訣所述內容,為雕鐐「圖喇」柱的制規要旨,匠役們細心品味詞意,智中增智,精品即現。後世薩滿,只要依據歌訣要求,虔心選木,精雕細刻,精品即現。「圖喇」柱的製作、形態、徽飾、規格、保存、獻牲、祭禮、焚毀,均有極嚴格的原始宗教戒規。這一發現,對於我國北方民眾薩滿祭禮中的造型藝術寶庫,無疑又是一個可喜的貢獻。(引自《富育光民俗文化論集》100、101頁)從薩滿學者徵集到的滿族先世《圖喇秘訣》中可知,「圖喇」為滿語,漢譯為「柱」。滿語詳稱為「恩都哩圖喇」,即「神柱」;「媽媽衣圖喇」,即「女祖神柱」。

滿洲及生女真王族的圖騰徽銘大多以烏為主神,這從清代官員頂戴服飾鳥圖騰特徵即可窺知。滿族圖騰柱上雕刻的,也有柳枝、蟒蛇、野豬、鹿、虎、豹、狼等。其中,獸類圖騰多屬於阿爾泰—通古斯語系北方民族。滿清皇族自稱「龍鳳傳人「,其先世女真人開創大金王朝,宮廷「神禖」祭壇上,供奉著「青帝、伏羲、女媧、姜嫄、簡狄」。這些都說明,滿洲族多源一體,融匯了諸多華夏古族的精英部族。傅英仁老人年輕時在各滿族大戶家門前和滿族人中臨摹並保存有鷹、鳥、虎、豹及祖先圖騰神「班吉柱」圖案。學者王松林通過田野考察,也收集到一部分寶貴的圖騰柱圖形,並據以複製出一批圖騰柱樣品。其中,有長白山神柱、日神柱、月神柱、女神柱、始母神柱、雪神柱、花神柱、水神柱、霧神柱、土神柱、虎神柱、蛇神柱、蘑菇神柱、平安神柱,等等,從中體現出北方先民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情感。

在滿族薩滿野祭禮儀中,保留有眾多薩滿圖騰崇拜的祭禮和遺物。如,薩滿學者於1983年在吉林省琿春縣三家子滿族鄉徵集到的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滿洲扈倫七姓薩滿《火祭》神諭中,記載著滿族先世在隆重的火祭祭典中,凡參加祝祭的部落盟穆昆達和薩滿,都要在選定的野祭祭壇四周,誠選出高山中茁壯並無蟲蛀的松、柏、榆、柳,運回村屯,經過薩滿殺牲、焚香、祝祭儀式後,再由薩滿執斧,率族眾按規製做九尺高的薩滿神柱,依氏族人力和財力而定柱數,一般五、七、九根,甚至多達數十根不等。神柱雕刻十分複雜細膩,要求生動感人,雕有虎、鹿、鷹、蟒、熊、鯨以及日月星辰、人獸合體的奇幻神形,生態橫溢,虎虎有生氣。除此,在松枝搭建的祭壇神門處,還用圓木樁雕有守護諸神,刻有長角鹿、鉤嘴鹰鵰和熊、虎、豹怒吼的形態,高大威猛,如聞其聲,令人震撼。在滿族薩滿古祭中的《雪祭》、《星祭》、《鷹祭》、《柳祭》中,亦均有雕鏤生動而完備的鷹、虎、熊、蟒等龐大而醒目的獸頭樁原始藝術造型。

東海女真人創世神話《神魔大戰》中的《恩切布庫女神》篇里,還講述恩切布庫女神從地火中重生,在初創部落之先,用高大的火山灰熱岩塑立部落徽銘,並立為生命之祖,創製了與周邊野人部族相區別的「圖喇柱」。滿洲說部《東海沉冤錄》,對東海女真人古代「圖喇柱」有生動描述:「錫霍特阿林刻有凶木,虎豹鷹蟲,鬼態魁魅。」黑龍江省愛輝地區滿族著名文化人士吳紀賢先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所著《吳氏我射庫祭譜》中,對薩滿野祭中的神柱刻制規程有生動記載:「古者為祭,崖木奇巔,皆視有神,絕非單木,百祭不怠。」「雕木盈丈,彩繪故事,應圖詠歌,百柱競奇。」在他的筆記中,詳細記述了黑龍江省孫吳縣霍爾莫津一帶滿族吳、臧、張、葛四姓,自清雍正年間,從黑龍江以北「江東六十四屯」帶回來的家族薩滿口述佚文,記錄著薩滿野祭時雕刻龐大神柱的形制、神牲、祭規與守護禁忌。東海女真人的「班吉柱」,柱高挺峻,全用粗木塗色鏤刻而就。這些,都使我們對滿族先世所特有的神柱崇拜內容,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葬禮圖騰柱,也是北方民族的一種習俗。這些豎立於氏族墓地的圖騰柱,俯視著荒灘、森林、田野,看起來似鬼如怪,驚恐駭人,其中蘊含的圖騰觀念和靈魂意識,已經很難為現代人所知悉和理解了。

通過對北方諸民族圖騰神的考析,給現代社會的人們以如下啟示:

首先,圖騰柱和神柱形態的產生與演進,是有其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的。它是原始圖騰觀念與薩滿信仰、巫術觀念結合的產物,也是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地域,在相通的社會歷史文化進程中,都可能會產生或出現的特質文化形態和現象。

其次,中國滿族神柱有其獨有的發展與演進規律。需要強調的是,中國滿族神柱所以能夠一直沿襲至今,在民眾中有著虔誠的信仰影響,這是因為滿族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現代民族,其傳統觀念、形態和祭祀禮儀尚未完全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與天地諸神崇拜觀念緊密相關。中國滿族等諸民族神柱崇拜,乃至亞洲、北美某些國家圖騰柱文化形態,是研究環太平洋地區原始文化最直接的觀念與形態表現。

再次,美洲印第安人圖騰文化多少年以來,已經走出原始宗教信仰的藩籬,匯總了歷代人類智慧和美的崇高理想,有些圖騰柱經過幾代人的篩選、修潤,已越來越成為被世界人民所鍾愛的原始藝術奇葩,從而得到人們的廣泛美譽。中國北方民族的圖騰柱造型藝術,在振興民族文化的時代潮流中,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些歷史長河中的瑰寶,就像埋藏於河床被塵封的遺物,尚待時日的拂塵與加工整飾,方能重現其往昔閃光的真容,為現代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務,並在豐富歷史文化寶庫、加強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王松林、田佳訓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老北京諺語里的「京采育,怯馬橋,不開眼的青雲店」是什麼意思?
滿蒙在清明節等方面不同的民俗習俗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