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拿到小米9已經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作為小米2019年第一款真旗艦機型,不長不短的使用時間裡,總體來說我對小米9是相當滿意的,出色的外觀手感,快到沒話說的系統流暢性,令人印象深刻的拍照以及不錯的快充體驗,還有一些細節之處的驚喜,非要一句話總結那就是「用著舒心」。當然,小米9也不是全無可挑剔之處,詳細體驗如何,請聽下文分解。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外觀篇

小米9在發布之初就被雷軍讚譽為小米有史以來最漂亮的手機,實際觀感上也確實非常漂亮。正面的水滴屏+大幅縮窄的下巴,視覺震撼力雖然比不上真全面屏的小米MIX3,但也足夠和市面上的其它水滴屏旗艦一較高下。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真正讓小米9脫穎而出的是其背部顏值:全曲面的弧形設計不僅僅是背部玻璃面板是一整塊曲面,機身側面邊框和四角也都有弧形收斂,無論你是把手機側著看還是豎著看,除了屏幕以外機身輪廓沒有一條直線,整個手機十分的圓潤,因此握持手感極佳,非常地貼合手掌;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角度下,因為機身背部沒有任何一個平面,非常容易呈現出官方所說的「美人魚曲線」,這個效果讓即便是沒有採用全息鍍膜工藝的深空灰配色也能展現出獨特的美感。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而說到小米9的全息納米鍍膜工藝,就不得不承認它是小米9系列的一大亮點。不同於小米8屏幕指紋版的那種顯而易見的漸變色,小米9的全息幻彩版本在一般視覺角度下是顯得相當低調內斂的一種配色,只有在光線的映射一下它才會呈現出流光溢彩的效果。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另外,小米9後置豎排三攝頂部鏡頭的「光環」設計是一大點睛之筆,不僅與機身配色相得益彰,還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辨識度,更獨特也更炫酷。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的底部採用了對稱設計,左邊是偽裝成揚聲器模樣的麥克風,中間是Type-C充電口,右邊是真正的揚聲器。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揚聲器的外放效果相比與小米8與小米MIX3是有相當大的提升的,一個是音量更大,另一個是音質更飽滿,在全音量播放時音樂時,人聲部分會更加自然,不會出現嘶啞的感覺。比較可惜的一點是小米9並沒有利用屏幕頂部的麥克風實現雙揚聲器播放,因此相比於S10的全景立體聲效果,在玩遊戲或者看影片時體驗會稍弱一點點,期待下一款小米旗艦加入雙揚聲器配置。不過仍然無法否認,小米9搭載的這顆外放揚聲器的綜合體驗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的頂部紅外發射器終於回歸,對於習慣了用手機開家電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屏幕篇

小米9搭載了一塊來自三星的6.39英寸AMOLED屏幕,解析度為1080P級別。沒有專業測試工具,小編只能憑藉肉眼觀察大法得出一個相對主觀的感受:雖然同是1080P的解析度,但得益於更好的屏幕工藝,小米9的這塊AMOLED實際觀感會比小米8來得更為細膩一點,對於色彩的表現則與小米MIX3基本相同,最高屏幕亮度略高於小米MIX3,因此在戶外強光環境中,小米9的屏幕可見度會更好一些。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覆蓋在小米9的正面屏幕面板上的是一塊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是目前手機行業中硬度最高,強度最好的屏幕保護玻璃,擁有非常好的抗刮擦性能和防摔能力。只不過小編在此提醒大家日常使用中仍舊要注意愛惜屏幕,千萬不要在沙地上摩擦,沙子中的石英顆粒莫氏硬度為達到7,因此即便是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碰上它也是無法避免產生劃痕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系統設置中,小米9的屏幕顯示模式有三種,分別是自適應,屏幕增強和標準模式,屏幕增強模式相比於另外兩種模式對於色彩的表現力會更強一點,飽和度和對比度更高,無論是桌面圖標的顏色還是顯示圖片和色彩都會更加艷麗一點,個人比較喜歡,因此也一直是用的屏幕增強模式。小米9也支持HDR顯示,因此在播放HDR視頻源時動態範圍更高,視覺效果更為震撼。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這次小米9也首發了大家期盼已久的深色模式功能,開啟後系統界面和部分系統自帶應用都會以黑色或者深灰色顯示,得益於AMOLED單像素自發光特點,開啟後會省電一些,搭配系統自帶的深空主題,看起來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不足的地方在於目前深色模式還沒有適配第三方應用,所以並不是全局深色顯示的,期待後續加強。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另外,小米9的屏幕也有夜光屏模式,在暗光環境下手動拖動系統亮度條至最左邊(也就是最低亮度),即可開啟該模式,在該模式下進入設置界面的亮度模塊,還能手動進一步調低屏幕亮度。雖說這個功能有利於大家更舒服的夜讀,但小編還是在此建議大家晚上不要躲在被窩裡玩手機!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屏下指紋篇

小米9搭載的屏幕指紋採用的是匯頂科技提供的第五代光學屏幕指紋方案。不同於前代產品小米8專門推出屏下指紋版,小米9包括小米9SE都標配了這一屏下解鎖方案。長時間的實際體驗下來,小米9的光學屏下指紋方案在解鎖速度和識別率上和我手中的三星S10超聲波指紋識別基本上是同一水平,當手指擺放位置恰當時,都能比較順暢的解鎖,能夠滿足日常生活的使用要求,但與已經非常成熟的電容式指紋相比體驗仍舊有一定差距,不能實現百分百的解鎖成功率,也不能依靠手指觸感盲解。不過為了完美的顏值和炫酷的解鎖畫面,體驗上的些許妥協是在可接受範圍內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解鎖時長按可以呼出快捷操作

可以肯定的說,屏下指紋終究會完全取代電容式指紋,成為非3D人臉解鎖類智能手機的標配。而屏下指紋的解鎖體驗要超越電容式指紋,一個是解鎖速度和識別率要提升,這個隨著技術不斷迭代肯定不成問題;另一個則是要讓用戶能夠實現盲解鎖——即不需要眼睛去定位屏幕上的特定解鎖區域,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將屏幕指紋解鎖區域做得更大,最好是半屏幕以上的大區域,小米副總裁林斌之前已經在網上展示過小米的屏下指紋大範圍盲解鎖技術,非常期待未來可以實現大規模的應用。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性能篇

說實話,對於一個平時根本就不玩遊戲的人來說,只要晶元不是太差,驍龍660,驍龍710級別的處理器確實已經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了。小米9搭載的高通驍龍855處理器是目前安卓陣營里最強的存在,台積電7nm工藝,1+3+4的超大、大、小核架構,最高主頻2.84GHz,無論是微信、微博之類的聊天社交軟體,還是QQ音樂、郵箱之類的日常應用,都是即點即開。在面對素有性能殺手的淘寶類購物應用時,打開速度也同樣迅速。圖片刷新速度和流暢性都很好。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我手裡的這台小米9內存版本為最基礎的6+128G版本,在我當使用的這段時間裡沒有遇到任何卡頓或者死機的現象。值得一提的是,MIUI的優化真的很給力,6G內存一般都能有2G多的富餘,而我手中的三星S10擁有8G內存,在兩者後台都清空的情況下內存剩餘量小米9甚至還稍微多於三星S10,場景一度非常尷尬。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雖然不常玩遊戲,但為了給大家一個交代,我還是用幀率測試軟體快否測試了一下大家都喜歡玩的刺激戰場。在流暢極限幀率、畫面風格調到鮮艷,其餘設置為默認的情況下,小米9刺激戰場能夠擁有平均59幀的超高幀率,平均幀率波動僅為0.92幀,畫面流暢、穩定。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另外,我分別在小米9和小米MIX3上用視頻剪輯軟體一閃對同一段時間長度為28秒的視頻進行轉碼渲染,小米MIX3耗時39.03秒,小米9耗時32.60秒,後者快了16.5%。

除了絕對性能上的強勁之外,小米9對於功耗和發熱的控制也比較出色。在小米9身上除了長時間玩遊戲會帶來局部明顯的發熱以外,日常使用過程中真心沒有出現過以往的「發燒」狀態。3300毫安時的電池確實不算大,但如果不是重度使用,開啟深色模式,正常學習、工作一天應該沒有問題.屏幕最高亮度下亮屏待機33分鐘,耗電7%。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小編實際使用過程中只要電量低於50%就會主動插上充電器,而小米9搭載的27W有線快充帶來的充電體驗,電量從19%充到61%,18分鐘補充42%的電量,應急時刻會很實用,充電41分鐘電量從19%已經達到了95%。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至於小米9的20W無線充電功能,目前還沒有體驗過,但根據官方數據來看,效果會比普通的18W有線快充還好一丟丟。

一句話總結小米9的性能體驗,就是「除了快,還是快」,如果你是為了性能入手小米9,肯定不會成為一個會讓你後悔的選擇。


拍照篇

終於來到了重頭戲。小米9最大的賣點之一便是它的後置三攝。主攝搭載4800萬像素的索尼IMIX586感測器,副攝分別為一顆支持2倍光學變焦的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和一顆視角為117°的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系統相機APP默認主攝拍出的照片為像素四合一之後的1200萬像素照片。究其原因,索尼IMX586在像素四合一情況下擁有更大的1.6微米大單像素麵積,感光能力更強,應對光線更為複雜,尤其是暗光場景時更加得心應手。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上面這組小米9樣張分別用了三種模式,第一張為自動,第二張為4800超高清,第三張為手持超級夜景。

通過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到,4800萬像素的超清模式實際上並不適合拍攝光線較暗的場景,對於高光的壓制效果明顯不如自動模式下像素四合一後的照片,而手持超級夜景模式依舊是夜景拍攝的最佳選擇,無論是畫面亮度還是純凈度,抑或是高光壓制和暗部細節,都呈現出不可匹敵的優勢

硬體直出4800萬像素的模式則更適合於光線充足的場景,開啟後能夠充分發揮大像素的優勢,拍攝出解析力超強的照片。 比如下面這張用小米9的4800萬像素模式拍攝的樹皮樣張,放大後樹皮的表面細節紋理清晰可見。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主攝之外,小米9新加入的超廣角鏡頭個人認為是最實用的。在拍攝許多大場景的時候,超廣角鏡頭都能憑藉自己極大的視野將人所見之物收入照片之內,大大降低了攝影人的拍攝難度,也更容易拍出震撼的照片。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比如城市間的各種建築,使用一般的手機鏡頭很難拍到建築的全貌,而用超廣角鏡頭則能很輕鬆的拍出漂亮的建築全身照。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超廣角鏡頭雖然能夠拍出震撼的大場景照片,但如果處理不好便會產生嚴重的畸變。小米9對於畸變的自動校正演算法實際體驗下來非常有效,拍攝大型建築時並沒有出現明顯的畸變。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從上面兩張圖也可以看到,即便是同一個場景,使用超廣角鏡頭拍出的照片,因為樹後有了更大的背景留白,整體視覺效果多了一份唯美與意境。

而且小米9的超廣角鏡頭在面對日出這種高對比度的場景時也能表現出極高的寬容度,擁有較好的動態範圍。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說起動態範圍,小米9的自動HDR在絕大多數場景下都能夠準確識別自動開啟,因此拍攝光線比較複雜的場景時,一般都能得到不錯的照片。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手持超級夜景模式除了在夜晚能夠大幅改善照片的亮度、減少噪點,提高畫面純凈度以外,在光線對比強烈的極端情況下,比如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開啟後因為有了更長的曝光時間,也會有提高照片暗部細節的能力。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夜晚手持超級夜景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夜晚手持超級夜景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夜晚手持超級夜景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白天自動HDR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白天手持超級夜景

超廣角鏡頭除了拍照擁有巨大的優勢以外,小米還利用它實現了一個視頻超級防抖的功能。利用AI演算法追蹤拍攝主體,裁切掉超廣角鏡頭中的多餘畫面,實現雲台一樣的防抖效果。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出色的拍照素質之外,小米對於相機功能的開發也非常重視用戶需求。一個是專門的月亮模式,事實上目前大多數的旗艦手機通過在專業模式中調試手機相機的各項參數都是能夠拍出月亮的,但無奈大多數人都不同相機調試技巧。小米9開發的月亮模式則能夠讓用戶毫無門檻的實現拍攝月亮的高級操作。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通過與抖音官方合作,小米9的自帶相機APP里集成了短視頻拍攝的各種功能,包括道具、濾鏡、美顏、配樂等等,能夠讓用戶直接在系統相機里創作和分享短視頻。

小米9一個月體驗報告,那些好的壞的與還想要的


總結:

作為小米品牌(很可能是)最後一款3000元以下的旗艦機型,6+128G的起步配置與2999元的售價,相比於前代產品米8實質上是沒有任何漲價的。但是相比於米8上的各種遺憾,小米9來得更猛,做得更完美,整體變得更加極致了。無論是驍龍855+MIUI10帶來的急速體驗,還是後置三攝帶來的影像進步,亦或是在快充方面的進步,或者屏幕指紋都極大的提升了滿足了米粉對於「發燒」的需求,而在外放音質、回歸的紅外發射器、全曲面機身等細節方面的提升,都讓用戶的體驗更加完美。當然,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東西,只是因為不斷追求,所以更加美好。小米9算是目前為止最接近完美的小米旗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