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兵家十則謀略智慧,道理深刻,建議每天讀一讀!

古代兵家十則謀略智慧,道理深刻,建議每天讀一讀!

古代兵家十則謀略智慧,道理深刻,建議每天讀一讀!

一、懾其魄,神鬼服。

語出李義府《讀心術》。使得對方精神恐懼,被震懾,連跪神都會屈服。

二、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語出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軍爭篇》。軍隊的氣勢可能被奪走,但是將帥的堅定意志不可以動搖。將帥作為指揮戰爭的中樞所在,其其實會影響全軍的氣勢。

三、兵之貴合也。合則勢張,合則力強,合則氣旺,合則心堅。

語出明·尹賓商《白豪子兵》。帶兵打仗最終要的是能夠集中兵力,集中兵力便能夠彰勢氣,使得脂肪強大,氣勢旺盛,士兵內心堅定。

四、先謀後事者昌,先事後謀者亡。

語出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兵略部》。先做好謀劃,再做事的人,就會成功;先做事,然後再謀劃的人,就會失敗。這是姜太公的名言,其意是強調凡事要預作準備、籌劃在先、未雨綢繆,才能做得成功;否則事到臨頭,手忙腳亂,必然以失敗而告終。這話所包含的哲理永遠是我們要記取的。

五、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語出元·佚名《大戰邳彤》。敵兵到來,我們有將士前去阻擋,大水襲來,我們用土石去掩埋。指在戰場上要隨機應變。

六、制逆先制心也,心服則逆止。

語出李義府《讀心術》。想要去阻止背叛,一定要先讓其心靈臣服,心靈臣服叛逆會停止。

七、將出凶門勇,兵因死地強。

語出唐·李隆基《平胡並序》。將領只有處於非常險惡的情勢下才能鼓起最大的勇氣,士兵只有處於毫無退路的情況下才能抱著必死的信念而堅強起來。此言逆境對於戰爭中將士的勇氣與決心的激發作用。兵法上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正是這個意義,他都沒有退路了,豈能不拚死一戰?

八、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語出《左傳·庄公十年》。利用心理戰術,降低敵方的士氣,在自己氣勢最足,敵方氣勢低落的時候進攻,是取勝的最佳時機。這是古人打仗的運兵之道,同樣也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創業,時機未到,保持沉默,時機一到,迅速出擊,掌握主動。

九、強將下,無弱兵。

語出宋·歌謠諺《蘇軾引俗語》。今天我們還在說的「強將手下無弱兵」即源於此。此言軍隊能不能打仗全看將領會不會帶兵,強調的是將領在軍隊中的核心作用。

十、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語出《周易·央卦》。如果能時刻警惕、呼號,那麼就算夜間出現敵兵,也不用擔心會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小毛豆 的精彩文章:

杜甫3首歌詠諸葛亮的古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TAG:國學小毛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