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和司馬懿死前,各留一計相鬥,1800年後終於分出勝負!

諸葛亮和司馬懿死前,各留一計相鬥,1800年後終於分出勝負!

1800多年前的三國戰場之上,這裡是兩位智絕之人的戰場。諸葛亮號稱「卧龍」,司馬懿號稱「冢虎」,兩位謀士的龍虎之斗,空城計、上方谷、五丈原,互有輸贏,可謂是精彩絕倫。劉備從三顧茅廬到坐擁半壁江山,離不開諸葛亮精心輔助。司馬懿是曹魏三代託孤輔政大臣,可以說沒有司馬懿就沒有曹魏後期江山。

司馬懿和諸葛亮活著時斗,死了依然在斗,死前各自留下一計,直到1800多年後,才分出了勝負。諸葛亮由於連年征戰,積勞成疾,終於在234年,病逝於五丈原。死前諸葛亮安排好撤軍計劃,以及對後期蜀漢官員任用簡單說明之後,便對自己的後事做了簡要的安排。

諸葛亮死前為了不讓後人知道自己的墓地所在,遺計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葬。劉禪不敢有違,吩咐四名軍士抬著棺材向南走,杠斷繩爛之處便是孔明的葬身所在,但四個人抬了一天一夜,杠沒斷,繩也沒爛,人卻累趴下了,四個人一商量,偷偷把棺材給埋了回去復命。

劉禪心聲疑問這麼快繩就爛了?嚴加盤問下,四個人說了實話,劉禪大怒,以欺君之罪把他們給殺了,但這樣一來諸葛亮埋葬地就沒人知曉了,也就避免了盜墓賊的打擾,果然是一招妙計。如今的武侯墓,依然只是衣冠冢,真身所葬無從知曉。

無獨有偶,司馬懿臨終前是如此安排,公元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3歲,死前留下了遺言,關於自己的後事要求子孫薄葬自己,並且「不墳」、「不樹」、「不謁」。即不起墳頭,墳前不植樹,不許後人祭拜。與諸葛亮深受蜀國信任不同,司馬懿功高震主,奪權篡位,生怕被秋後算賬,甚至掘墳鞭屍。

司馬懿出殯那天,七副棺材同時出城,讓人們真假難辨,司馬懿的棺材在人們的視野中悄然消失,近乎千年的尋覓,無人破解這一計。誰知2010年6月,河南偃師市南蔡庄一位老農在首陽山上開荒,一鋤頭下去,挖出了司馬懿墓中的碑文,司馬懿首陽山陵墓被發現。人算不如天算,司馬懿煞費苦心,歷時1800多年,還是被後人尋到了墓穴,看來還是孔明技高一籌!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著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育老師小明 的精彩文章:

我國一烈士陵園中,埋葬4名鬼子,為何引日本多次抗議?
馬王堆出土1萬多斤「木炭」,美國用月球土,周總理為何都不換?

TAG:體育老師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