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此才女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四個考中進士,其中三個官至尚書

明代此才女教子有方,五個兒子四個考中進士,其中三個官至尚書

在一些古典戲劇中,經常有女扮男裝高中進士、狀元的故事。比如雜劇《女狀元辭凰得鳳》中的黃春桃、黃梅戲《女駙馬》中的馮素貞以及《再生緣》中的孟麗君。這些女狀元個個都是才貌雙全,在科舉考試中獨佔鰲頭,也在觀眾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些影響深遠的戲劇無疑會給人們一個錯覺,既然有女狀元,那很多人就認為科舉考試是允許女性應試的。實際上,一千多年的科舉史上,應考者只有男性,絕對沒有女性,這是科舉制度報考最為嚴格的限制條件。不過,在科舉文獻中,我們找不到明令禁止女性應考的條文,這是因為科舉是選撥官員的考試,而在中國古代的官僚體系中不設女性官(除少量的宮內女官外),因此,禁止女性應考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明文規定。

有人會問,筆者難道不知道太平天國不是有女性應考的例子嗎,還出現了女狀元,這是有史可查的。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天國不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嚴格意義上算不上是一個封建政權,所以不列其內,何況太平天國的科舉考試執行的非常不嚴謹。

回過頭來說,古代女性即便是可以通過各種關係報考,但在進入貢院之前搜檢制度也能將其排除在科舉考場之外。從唐代開始,歷代科舉都有十分嚴格的搜檢制度,而且隨著科舉制度地位的逐漸提高,搜檢也越來越嚴厲,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

明清時期,鄉、會試搜檢時,每個考生需要兩個士兵搜檢,士兵會「上窮髮際」,也就是頭髮都要解開;「下至鞋襪」,鞋子和襪子都要脫出來,身上的衣服更要全部解開。要通過女扮男裝進入考場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歷史上有沒有女性通過代考或者跑關係進入考場的呢?這種可能性還是有的,不過大多是筆記小說,道聽途說為多。如《續南筆談》中就記載了乾隆六年(1741年)發生的一件舞弊案。

揚州一位王先生不學無術,但他卻有一位才貌兼備的妻子張氏。張氏看到丈夫整日遊手好閒,覺得不能指望他通過科舉來改變家庭的命運,於是決定自己女扮男裝去應考。可惜還沒進考場,就因為他小叔子的舉報而被抓了。按照清代科場條例,張氏本該處死,好在乾隆帝大發慈悲,認為這樣一位才女,殺了真是可惜,更何況她是因為恨自己的丈夫不爭氣,才做出這樣的舞弊行為。念在她用心良苦,死罪可免,但最終還是將她發配到邊遠地區。

正因為嚴格禁止女性應試,使得不少有才華,有理想的女性只能對天長嘆。唐代女詩人魚玄機曾嘆息說:「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上名。」不少女性知道自己沒有參加科舉的可能,便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子弟或晚輩,希望金榜題名的夢想在下一代人身上實現。

《儒林外史》中魯編修的女兒魯小姐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她天資聰穎,十一二歲時就將「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而且能背誦三千篇八股文範文。要做到這一點,對於普通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據統計,「四書五經」大約有41萬字,範文按照每篇六百字計算,就有180萬字,沒有超強的記憶力和勤奮的學習是根本無法做到的。

這位魯小姐有了這樣的知識基礎,她寫出來的八股文也就十分優秀,假如她是男兒身,中進士想來不是難事。由於制度的限制,魯小姐不能親自參加科舉考試,可她偏偏又十分痴迷科舉,對自己丈夫不願意全力應試十分失望,只好將科場奪魁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兒子身上。當然,魯小姐不過是吳敬梓筆下一個虛構的人物,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女性呢?

還真是有的,《明史》中記載了浙江餘姚人楊文儷,對她有很高的評價:「蓋有明一代,以女子而工科舉之文者,文儷一人而已。」楊文儷自幼受其父親、工部員外郎楊應獬的教導,精通八股文寫作的奧妙。在嫁給孫升座繼室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培養孫升的五個兒子身上,親自教導他們做舉業文章。

後來這五個兒子有四個考中進士,其中三個官至尚書,另外一個擔任太僕寺卿。儘管楊文儷自己沒有辦法參加科舉考試,但她的理想在兒子們身上得到了實現,這也是《明史》特意提到她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封建時代家族族長有多大權力,為何處死族人可以不經官府?
皇帝誅殺功臣若是沒有借口,都會從此條罪名入手,基本一查一個準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