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太美了!清華美院學生設計的《中國日報》封面,獲報刊界奧斯卡!

太美了!清華美院學生設計的《中國日報》封面,獲報刊界奧斯卡!

中國風,才是最大的寶藏。

中國風插畫

說起報紙,幾乎所有人的印象都是黑白版面,鋪滿密密麻麻的字。「驚艷」二字幾乎與報紙絕緣。然而,最近《中國日報》國際版的插畫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這麼洋氣的報紙,惹得一眾網友驚嘆:這還是我曾看過的報紙嗎?報紙內容不說,憑這個精美的畫面,也要收藏一份。

《中國日報》國際版作為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之一,無疑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報紙也是美到獨具一格。

關於反對偷獵,保護大象的報道,即便不看文字內容,單看浪漫唯美的插畫,也能一目了然:

即使是大象,也需要如花般的呵護。

美好的生活,就是如詩如畫,闔家歡樂。

中國網路覆蓋全球,毫無感情的數字信息居然和柔美的江南水鄉融為一體。

高貴的靛藍,地球儀中顯而易見的中式刺繡,白鶴祥雲中高鐵破勢而出,「全球化」的韻味不言而喻。

論大熊貓的力量,大概就是無人不愛。

「上海精神」就是海納百川,平等互利。

回家,是讓每個人心花怒放的事。

如此具有中國特色的報紙,連《中國日報》歐洲版的編輯都忍不住稱讚:

這份報紙與歐洲其他同類報刊相比,辨識度非常高。

然而,如此驚艷世人的畫面,卻並非一人之力,它們出自《中國日報》美術部。

主任編輯李旻,200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創作的《微信控》曾獲中國新聞獎漫畫三等獎。

主創之一的羅傑,創作的《中東鬧鐘》曾獲中國新聞漫畫一等獎。

另一位宋晨,同樣畢業於清華美院,從2012年加入清華大學官方網站設計組以來,400多張設計圖被作為清華官網首頁主圖。

這個團隊中,每個人都頻獲各種漫畫獎,但他們從來不驕不躁,依舊在探索創新,他們一直都相信走得慢才走得遠。

但別看現在報紙版面這麼酷炫,它也曾「一窮二白」。在李旻進入報社之前,沒有插圖內容的編排設計,和所有的傳統報刊一樣,非黑即白的版面,從來與美無關。

2009年,剛畢業的李旻有幸被報社選中。而那時海外版剛剛創刊,所有的一切毫無前人經驗。

早期的《中國日報》對於彼時的李旻而言,更沒有所謂「插畫師」一說,口口相傳的「美術編輯」,只是編排內容。

早期的《中國日報》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憑藉著對插畫的一腔熱愛即使身邊所有人都不看好,她相信,人這一生就算只做一件事,也要把它做好。

在摸索嘗試的過程中,李旻同時去故宮博物院學習工筆畫。沒有人能一蹴而就,成功也從來沒有捷徑,即使天才也是靠不斷地學習積累。

直到2017年,中國插畫師倪傳婧因登上「福布斯30under30」藝術榜單而廣為人知,她第一次看到,原來中國風的插畫竟是這般獨特。

在和美術部的同事們不斷探索中,最終創造出現在這般別開生面的畫面。

這是一份中國窗口的報紙,封面「講好中國故事」的立意和創刊精神不謀而合。

再次定版的報紙一經發行,連外國網友都被它的高顏值折服。

不僅是封面如此誘人,連內頁枯燥的報表數據都是多姿多彩。

憑藉這樣特別的版面,《中國日報》歐洲版參與競逐英國報業年度獎(堪稱報業界的「奧斯卡」),首獲「最佳國際報紙獎。看到如此精美絕倫的中國報紙,讓人不禁懷疑,難道只有國際版才這麼酷炫,國內的報刊都沒眼看嗎?

並不是!國內也有很多頻頻被「新聞設計界的普利策獎」The Society for News Design(SND)翻牌的報刊。

《新京報》自2008年以來,連續十年參賽,連續十年獲獎。

2016年的《誰是英雄》,評委給出這樣的評價:這個特刊突顯了2016中國明星,討巧的版式,大膽創新的內頁設計···

乍一看,這張臉似乎並非印象中的哪個明星,但它其實是從內頁幾個人臉上抽出了各自最被人稱好的一部分拼接而成。

《遼寧日報》的《東北虎》,簡約大氣的色彩,卻透露出濃厚的中國特色,更有趣的是,居然把東北虎的一生做成了日曆。

《東方早報》的《90年黨史長卷》,不用一個字就講述了一個又一個10年。

《南華早報》的《Dead in life, alivein death》。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都發現了,中國風簡直就是寶藏!

人文歷史、神話傳說、山川湖海、文化遺產、水墨、動物···

無不是中華上下五千年里凝聚的瑰寶。

五千年文明留下的美,在韻、在雅,在大美不言的胸懷裡。就算是一份普通的報紙,配上我們的最炫民族風,照樣獨具風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他救了7頭大象,21隻大象來給他送葬!動物有時比人更長情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