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亮劍》李雲龍俘虜日軍1名少將6名大佐是真的嗎?答案意外!

《亮劍》李雲龍俘虜日軍1名少將6名大佐是真的嗎?答案意外!

說起抗日題材的經典影視作品,相信許多影視劇迷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會是李幼斌老師主演的《亮劍》了。雖然,這部劇是以真實歷史為原型改編而成的,但不得不說的是它畢竟是一部電視劇,可不能把它當做歷史來看。因為,這部劇的有些地方那的確是不可全信的。

譬如,李雲龍帶領部下俘虜了日軍1名少將和6名大佐的事情那個情節,可信度便不是很高。因為在抗戰史上,幾乎是不可能辦到,一次性俘虜1名少將和6名大佐這種事情的。甚至,想要俘虜一名少佐,那也是非常的困難。譬如,中國駐印軍在緬北殲滅了數萬日軍後,然而俘虜的軍官最高的軍銜,也基本就是大尉,還是個通訊兵大尉。

關於這一事件的原型,是李雲龍的原型王近山的韓略村戰鬥,伏擊了戰地觀摩團。那這個所謂的戰地觀摩團,到底是什麼部隊呢?

通常大多數的人認為這次的日軍部隊,是其華北方面軍司令岡村寧次組織觀摩「新戰法」的軍官團。只不過,人數上有180人和120人兩種說法。但從日軍3輛汽車和10輛卡車的規模上看來,180人的說法應該更為合理一些。

至於180人中到底有哪些軍官,其中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擊斃服部直臣少將、6名聯隊長、10名少佐,其他則是「支那派遣步兵學校」兩個中隊的成員,全是中隊長以上軍官。不過,這一說法也有很多疑問,首先是服部直臣少將,日軍中倒是有這樣一號人物,但此人1944年出任獨立步兵第2旅團旅團長,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在石家莊率部繳械,1947年去世。在1943年的韓略村伏擊中被擊斃,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

6名聯隊長也有疑點,在日軍編製中,聯隊長一般都是大佐軍銜;如果大佐陣亡,通常都會追晉為少將,而日軍從未有過在一次戰鬥中追晉6名少將的記錄,更沒有一次戰死6個聯隊長的記錄,甚至連戰死2個聯隊長的情況也從沒出現過。

而「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的說法也值得商榷,抗戰期間日本陸軍在中國大陸有過四所軍校,但都是在東北的關東軍所開辦的學校,屬於中國派遣軍的只有支那派遣軍步兵教育隊和北支那步兵下士官後補者隊,都只是「教育隊」的編製而不是學校。相比之下,還是支那派遣軍步兵教育隊的可能性比較大。

這個步兵教育隊主要是對基層軍官進行短期培訓,如果全是中隊長以上軍官的話,那麼恐怕至少要六七個師團的全部中隊長才能達到這個數量,因此可能性並不大。

所以,大家在看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時,千萬不要全都把它當做史實來看。我們要從中學習的更多還是革命先烈的精神。如果想知道當時史實的話,還是多看看有關的歷史書籍更加靠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格空天防務 的精彩文章:

世界最強武器,威力遠超沙皇炸彈,只需一枚就可毀滅地球
坦克最大剋星,隔山打牛,不傷外殼,車內士兵卻無一倖存

TAG:米格空天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