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鐘樓怪人》到《愛在日落黃昏時》,巴黎聖母院承載多少電影IP?

從《鐘樓怪人》到《愛在日落黃昏時》,巴黎聖母院承載多少電影IP?

文 | 娛樂獨角獸,作者 | 棉花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從傍晚燃燒到凌晨,令法國巴黎聖母院建築損毀嚴重:800多歲哥特式中軸塔坍塌、玫瑰花窗損毀

雖然石制穹頂結構幸於隔離了起火坍塌的木製屋頂、卡西莫多的塔樓未受到殃及,但巴黎聖母院作為全人類文化藝術的瑰寶,仍遭遇巨大損失,引發了世界範圍內人們的自發紀念。

?但或許很多古建築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堅強,會隨著時代的迭代而更新。巴黎聖母院自1163年開始建造、1345基本建成,到現如今八百年來就曾遭遇許多天災人禍: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打砸、大面積改造;1793年險些因宗教問題拆毀;1871年遭遇意外大火;一戰二戰期間飽手戰火的洗禮。

在悲痛之餘,許多人將目光放在了有巴黎聖母院出鏡的眾多影視作品上。在此刻,或許我們也只有在昔日的影像中,方可一睹其真跡。


《巴黎聖母院》多次改編,人類文明奇蹟的影視IP效應

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的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與埃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同列為巴黎四大代表建築。它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法國文學乃至文化和精神的地標。

巴黎聖母院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無與倫比。而大多數國人,雖未曾到訪巴黎,卻總會對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及相關影視作品中這一「石頭的交響樂」,記憶猶新。雨果在小說中,對巴黎聖母院著墨良多,「在這遠離塵世,接近天堂的鐘樓塔頂,是屬於卡西莫多的崇高而聖潔的世界,也是孤獨而絕望的世界」。

?在這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中,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追求美貌而熱情的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女郎因上尉菲比斯遇襲一案判處絞刑。臨刑前,面目醜陋卻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將這位美麗的姑娘救走,並將她藏到巴黎聖母院內。

卡西莫醜陋外表下那顆赤誠的心,不僅打動了埃斯梅拉達,也令故事外的讀者為之落淚。這個故事曾被多次改編搬上熒幕,眾多版本中,1956年由讓·德拉努瓦執導的法國版和1982年由邁克爾塔克納執導的美國版影片,傳播最廣。

?此外,1996年華特迪士尼還曾從《巴黎聖母院》中汲取靈感,以醜陋心地善良的加西莫多為主人公,在原著故事的基礎上大幅改編,製作了動畫長片《鐘樓怪人》。影片中,加西莫多在愛情的力量下,以智慧、勇氣和正義向邪惡的孚羅洛抗爭,最終得到了圓滿的結局。原本並不輕鬆的題材,煥然一新,本片還曾提名當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配樂獎。

除了在《巴黎聖母院》系列中作為故事背景出鏡,巴黎聖母院作為法國地標,也是許多電影鏡頭中代表法式風情的珍珠。海明威曾經在《流動的盛宴》中說,「如果你年輕時有幸停留巴黎,那麼你的餘生無論去往哪裡,巴黎永遠會與你同在,因為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在某種程度上,巴黎聖母院正是法式浪漫的象徵。

?今天因「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的預言被大肆刷屏的電影截圖,出自理查德·林克萊特「愛在三部曲」中的《愛在日落黃昏時》。片中,分手九年的傑西和席琳再次相遇。在日落前僅剩的一下午相處時間中,兩人漫步街區,在賽納河上泛舟暢談。當兩人凝望巴黎聖母院時,傑西給席琳講述了「德軍士兵不捨得炸巴黎聖母院」的浪漫故事,言語間儘是對人生、愛情和夢想的思考與猶疑。

《午夜巴黎》則是對法式美感和風情展現得頗為淋漓盡致的一部影片。文學青年吉爾在巴黎假期中,流連於美景,幻想著昔日盛景,於是在午夜時分,穿越回到了巴黎的黃金時代。他與海明威聊,和菲茨傑拉德痛飲,甚至與畢加索的情人阿德里安娜暗生情愫。導演伍迪艾倫如此評價巴黎,「是宇宙中最性感的存在」,浪漫而懷舊的鏡頭下,巴黎的韻味一覽無餘。而片中吉爾與羅丹博物館導遊聊天的場景,就發生在聖母院後面的讓23世廣場。

?此外,哪怕是驚鴻一瞥,巴黎聖母院往往也會憑藉自身的氣場,在不多的鏡頭中刷足存在感。《正義聯盟》中,巴黎聖母院上懸掛著紀念超人的旗幟,古典與現代莫名融合;經典港片《縱橫四海》中,周潤發與鍾楚紅坐在巴黎聖母院對岸的塞納河畔喝著咖啡,給影迷帶來閑適的法國印象;《天使愛美麗》中,魁北克遊客在巴黎聖母院自殺,用黑色幽默為影片定調;《碟中諜6》中,阿湯哥與搭檔"白寡婦" 在巴黎聖母院旁的塞納河邊秘密相聚,驚險緊張的氣氛十足:電影記錄下了巴黎聖母院最美的樣子。


災難片中的地標建築如何達成全人類的感情共鳴?

我們在《2012》《倫敦陷落》《獨立日2》等很多災難大片中,看到許多地標建築被毀,從未想過當這一天真的到來,會心痛至此。一處文明遺迹,往往代表著一段歷史和文化記憶。他們的損害甚至消失,也提醒我們人類的渺小和偉大。

?好萊塢在災難片中,地位卓然,被戲稱「災難集中營」。在諸多展現災難的鏡頭中,無論是洪水海嘯,還是星球大戰,最先被摧毀的往往是那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標建築,以增加代入感。

飽含政治隱喻的白宮,第一次在影片中被毀於 1996 年電影《獨立日》里的外星人之手,由此開啟了電影地標毀滅的先河。此後,又名「自由照耀世界」的美國象徵自由女神像、長約2800米蔚為壯觀的金門大橋、紐約地標建築帝國大廈,乃至好萊塢的標誌好萊塢山,均成了災難片里的常客。

?世界各地的地標,如克里姆林宮、埃及金字塔、倫敦千禧橋等,在電影世界裡也均未能倖免。倫敦大本鐘在《V字仇殺隊》里,因象徵獨裁被炸毀;華盛頓紀念碑在《遺落戰境》殘損的地標中,遺世獨立極盡荒涼;國貿在《流浪地球》中被冰封萬里,道盡了末日景象。

由此可見,文化不分國度,每一次文化的隕落都是整個人類的不幸。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遺迹,是文明的縮影,也值得整個人類文明社會的關注和保護。當許多年後,鮮活的建築化為幾段簡潔的文字記錄或者寥寥幾張照片,其承載的歷史文明,又應如何安放?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里如此寫道,發人深省,「時間和人使這些卓絕的藝術遭受了什麼樣的摧殘?關於這一切,關於古老的高盧歷史,關於整個哥特式藝術,現在還有什麼存留給我們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996成為中國程序員永遠的痛?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