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望梅止渴」展示了漢語言的狡黠

「望梅止渴」展示了漢語言的狡黠

「望梅止渴」展示了漢語言的狡黠

「望梅止渴」展示了漢語言的狡黠

漢語言是世界上最高深莫測的語言。就是一個研究漢語言的專家,窮其一生的研究,也不敢妄言己經掌握了漢語言的奧秘。漢語的辭彙如浩茫的宇宙,是其它語言無法望其項背的。在這裡只舉幾個常見的例子,漫談一下漢語言的狡黠和花招。

有這樣一個笑話:李白有句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據說一位教授寫了十萬字的論文解釋李白的頭髮為何這般長。還有一位學者用尺子測量,怎麼也無法考證李白的頭髮有三千丈。我閑來無事,總揣摩這個笑話,一日忽然頓悟;原來李白不是寫頭髮,而是寫他的愁緒,非三千丈不能表達(比『飛流直下三千尺』還長)。光說愁長還不行,還應該有一個比喻,一照鏡子,發現自己華髮已生。於是,就用了白髮來比喻他的愁有多長,並寫出了不朽的詩句。這就是使用漢語言的人的魅力、狡黠和花招。非想死你不可。

漢語言的表現力是很強烈的。因為我們的語言特色注重形象和誇張,這兩種形式結合在一起,用起來效果非常有力;但,有時漏洞也出在這裡。有一個詞叫「學貫中西」,這個詞就非常生猛。我們的祖先做學問都非常謙虛,就是聖人孔子,一生學而不厭,也不敢說這樣的大話(不過,當時也沒有『西學』一說)。然後生可畏,現如今一些人出國鍍金回來,就叫「學貫中西」,可有的人連自己國家的漢字都認不全,怎敢妄稱「學貫中西」。

還有一個詞也挺嚇唬人,叫「著作等身」。《老子》五千言,就是五千字,肯定不等身;孔子所傳的《論語》不過兩三萬字,照樣無法等身;曹雪芹窮其一生寫了一部《紅樓夢》,恐怕連「等腿」都不夠。「著作等身」的大家在哪裡?

有一詞極為轟轟烈烈,叫做「力排眾議」。我想除了皇帝,誰還有這麼大的氣魄。既然一個人說了算,還要眾議幹什麼?為什麼要眾議?就是要發揚民主。可當個人意志和民主發生矛盾時,個人意志就原形畢露了,這就是所謂的「力排眾議」。可笑的是,它還偏偏成了有魄力的說辭。明明是民主的秩序被打亂,委曲成全了個人意志,反而說成是好事。合不合法先放在另一邊,這就是巧用語言的威力。

容易徇私舞弊的地方,都少不了歌功頌德的牌匾。在過去的大小衙門裡,辦案桌的上方,都懸掛著一塊「明鏡高懸」或「光明正大」的牌匾,可實際情況卻與招牌出入很大。是衙門裡的自我標榜也就罷了,可偏偏下面還有不少吹鼓手。

我們漢語中的漂亮詞藻非常多,越是現實中缺乏的東西,就越需要用這些詞藻彌補。

《三國演義》描寫曹操行軍途中烈日炎炎,士卒口乾舌燥,無精打采;這個老滑頭,馬鞭往前一指:「喏!前面就是大片梅林。」士兵頓時口生津液,精神抖擻,都恨不得爹娘多生出兩條腿來,立馬跑到梅林;於是,軍士腳下生風,如飛般地向前跑起來。這就是「望梅止渴」。一句「望梅止渴」,曾向我們描繪了多少可望不可及的美好遠景和「畫餅充饑」般人間天堂的壯麗藍圖。

我們漢語言的許多辭彙也有曹操那樣的詭計;但,漢語言生動形象、表現力強是無辜的,像曹操那樣的狡黠和耍花招,都是人想出來的。

有人說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法,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德。我覺得法也好,德也罷,關鍵還是人。人要是耍花招,什麼沒有的東西,都能用美麗的詞藻造出來。但,請記住:用空洞辭彙堆砌的空中樓閣,終究會被這些美麗的詞藻壓垮。這就是高深的漢語言真正的和略帶狡黠的力量。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蕭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探究:民間為何杜撰出一個蘇小妹呢?

TAG:蕭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