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病假工資怎麼算?醫療期和病假有什麼區別?

病假工資怎麼算?醫療期和病假有什麼區別?

人在職場,難免有個三病五痛的時候。一旦病倒,你是會請病假還是會申請醫療期呢?

不少勞動者甚至用人單位都會混淆醫療期病假的區別。

簡單的舉例說明,感冒不舒服請假幾天,屬於病假;

而因工受傷了需要住院一段時間,那麼這一段時間可以看做是醫療期。醫療期是法律上的概念,有法律的規定;

而病假則更多屬於生理期概念,通常由公司規定。

1

醫療期是法律概念,

病假更多是生理上的概念

法律上,醫療期是指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負傷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醫療期的長短有法定標準。

病假,是指勞動者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企業應該根據勞動者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一定的醫療假期。病假的長短需根據勞動者的病情而定。

2

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關係,

病假期內可以解除勞動關係,對嗎?

法律規定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關係。醫療期結束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係,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而病假期間的勞動關係保護,法律則無另外的規定,一般來說,當勞動者請病假且病假短於醫療期,除勞動者存在《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之情形,用人單位在這一期間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當勞動者請病假但病假已超過醫療期,用人單位方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39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3

醫療期是法律對勞動者的一種特殊保護,

病假則更多屬於用人單位用工管理的範疇

實踐中,用人單位都會要求請病假的員工提供證明,並由企業行政審核批准。員工基於生病向企業請假的,應當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否則可能因違法公司的制度被解僱。

但是醫療期內則不同,醫療期內,除非是員工嚴重違法紀律,否則用人單位不能基於任何理由解僱勞動者。

= 法律鏈接 =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1、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

2、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

3、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

4、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注意:醫療期期限並不是一個員工在公司工作期間只能享受的一次性權利,醫療期本身有一定的計算周期。

員工從2019年1月1日開始休病假,其醫療期為3個月,則從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員工可累計享受的病假時間為3個月,從2019年7月1日起,員工可以重新享有3個月醫療期。

4

1、醫療期工資待遇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第五條規定,企業職工在醫療期內,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關於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9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2、病假工資待遇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21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的,在病休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的約定支付病假工資。用人單位支付病假工資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

i人事「新稅一鍵處理」

一個平台搞定

薪資計算、個稅調整、工資條、各類表單生成等

所有新稅工作流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人事 的精彩文章:

HR必懂的11個數據指標
還敢工資避稅?2019年這樣發工資將嚴查!

TAG:i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