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美國13歲少年給媽媽買車,這才是每個孩子的人生必修課!

美國13歲少年給媽媽買車,這才是每個孩子的人生必修課!

文:vipJr

懂得這樣做的人,才能把每個逆境當做成長的機會,才能在考驗來臨不灰心喪氣,爸媽都來看看吧!


前不久,美國一位媽媽在社交平台發了一則長文,對自己13歲的兒子威廉表示了感謝。

媽媽激動寫道:我真沒想到,13歲的兒子真給我買了輛車。真為我兒子感到驕傲,他真是個乖兒子,我已經凌亂到無法用語言形容我的感覺……

原來,13歲的小小少年威廉,通過賣掉自己的遊戲機、打零工等方式,給媽媽買了一輛二手雪佛蘭轎車。

威廉看到媽媽在家裡發生變故後,變得更辛苦了。她不僅要承受生活的磨難,還要拼盡全力照顧好三個孩子。於是便萌發一個願望: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給媽媽買輛汽車。

經過精挑細選後,他選中了一款產於1999年的轎車,雖年代已久,但保護得很好,價格也很合適。

他賣掉了自己的遊戲機,又和車主商量通過給對方打掃、修剪草坪等賺取剩下的車費。終於,幾個星期後,他如願以償地將購車合同和車鑰匙遞到了媽媽手中。

媽媽收到如此珍貴的禮物,心情可想而知,網友們知道後也紛紛點贊,誇他真是太帥了,真是個好孩子,更有網友說:這是教育成功的後果。

的確,從新聞的隻言片語我們看不到平日里媽媽和孩子們相處的情況,但從兒子的做法和態度來說,媽媽跟孩子之間一定是充滿愛的。

媽媽遇事不慌亂,堅強冷靜的態度也對孩子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如媽媽所說:每個人都會經歷坎坷,但只要用心去做,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媽媽對孩子的愛會深深影響到孩子。他會從媽媽身上學到善良、愛、堅韌等品質,從而想要報答媽媽對自己的愛。

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總是對世間萬物充滿美好的願望,善於以樂觀的眼光看待生活。心存感恩是孩子一生受用的瑰寶。


前不久,朋友家住了一個國外來交流學習的金髮碧眼小姑娘。

這個孩子充滿自信,凡事都有自己的主見。同時,她經常表示感謝,而這在朋友孩子身上從沒見到過。

早上,朋友早起為孩子們做早餐,外國孩子也會很早起來幫忙。吃飯前,她會主動擺碗筷,端盤子,如果朋友和老公沒有坐到飯桌前,這個女孩是絕不動餐具的,這和朋友家女兒爬上桌子就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一次吃飯前,女孩雙手合十,非常認真地對朋友說道:「阿姨,非常感謝您給我們做了這麼多好吃的!」朋友聽很感動。

她以為小女孩是因為在別人家寄住,所以才這麼客氣。誰知小女孩卻說,她在家的時候,經常對媽媽表示感謝,因為媽媽每天要做飯和照顧家裡,太辛苦了。

朋友感慨道,真沒想到,這個才10歲的小女孩,已經能對大人的做法感同身受。

我們平時拼死拼活賺錢,用心照顧和教育我們的孩子,很多時候卻被孩子認為理所當然。甚至有的孩子不僅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還會嫌棄父母給的還不夠好,不夠多。

曾有一個網友吐槽自己的小侄子。

小侄子才十歲,話里話外都是對父母的嫌棄。

我這麼優秀,父母不配有我這麼好的兒子;父母太窮了,只開十幾萬的日產車;有錢比成績好有用多了;父母沒錢還想要二胎,坑了老大還想坑老二嗎?自己的目標是出國,可惜父母能給的太少了……

網友們驚呼,太可怕了,這麼小的年紀,已是一個活脫脫的「白眼狼」。

在這個孩子眼中,只看到父母不如其他父母有錢,卻絲毫沒想過,他今天的優秀,是父母付出了多少時間和金錢換來的。

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眼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但仔細想想,這樣的「白眼狼」難道不是父母一口一口喂大的嗎?

我們省吃儉用為孩子提供足夠好的條件,培養他多方技能,卻從沒想過,只有孩子親手盛飯、端碗,才知道飯菜不是自己送到嘴邊的;只有親自動手做家務,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只有親自背書包,才能感受到知識的分量。

英國有句諺語: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惡習中最不好的。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看到父母的付出並發自內心生髮感恩之情,才是孩子真正該受到的教育。

只有孩子心存感恩,懂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TA才能放眼四周,看到外界的廣闊。

懂得感恩的孩子,將來才不會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蛀蟲」,才知道自己擁有一切的來之不易,從而珍惜。

三、如何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

1、感恩教育的前提是發自內心的愛

曾經一則「2000多名學生當中給父母磕頭」的新聞轟動網路。大家議論紛紛,不知道這種形式主義的感恩到底有沒有用。

事實上,正如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長馮建軍所說, 「通過一個活動,外部極端化刺激學生,可能學生只是當時覺得感動,而不是真正的感恩。」

我們常聽到父母對孩子說:

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我拼死拼活不都是為了你嗎,你不認真對得起我們嗎?

……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做「內疚感控制」,是指父母通過各種手段迫使孩子產生了內疚的心理,孩子一時間覺得如果不去做,內心會有愧疚感,而時間一久,便又拋到了九霄雲外。

真正的感恩是來自於生活中,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發自內心對父母也產生愛,並想要報答父母的心理。

開篇新聞中的男孩威廉,他在媽媽照顧自己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愛,接收到愛,才產生了幫媽媽買車的行為。

要讓孩子產生感恩心理,首先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他才能自發自覺回饋給父母愛。

就像馮建軍所說,「我們倡導的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父母關愛我們並不是要回報,我們應該做的是傳遞愛,既愛幫助我們的,同時也愛那些沒有幫助我們的」。

2、做懂感恩的父母,孩子自然學會感恩

前幾天回老家,老媽做了艾草青團。很久沒吃過的我不禁感慨道:哎,真好吃,還是媽媽做的好吃,在外面吃不到這麼好的青團。

孩子聽見了,也拿起一個青團便往嘴巴里塞:哇,真的很好吃啊,奶奶做的就是好吃。

老媽聽見我們頻繁的誇獎和稱讚,則是笑開了眼。

事實上,我發現女兒平日里就懂得感恩奶奶,她會在回老家前,張羅著要給奶奶帶點什麼,會在電話中對奶奶噓寒問暖。這一切,我們從沒主動教過她。

父母平日來懂得感恩,不抱怨父母,孩子自然會懂得憐惜和疼愛父母。

古人曾有言:「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若是父母就無善心,總是挑剔和抱怨家人和外界的不足,從無感恩之心,孩子怎能不成為劉鑫式的白眼狼呢?

3、意識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小到家庭中的小家務,大到學業規劃,考學,都要勇敢讓孩子去嘗試,去思考。

要讓孩子知道,家中的一切事務他都可以參與其中,洗菜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小動物等,從而帶孩子走出家門,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曾在兒子初中畢業典禮上做過一個演講。他說:

我希望你們在未來歲月中,不時遭遇不公對待,這樣才會理解公正的價值所在。

願你們嘗到背叛滋味,這會教你們領悟忠誠之重要。

抱歉,我還希望你們時常會有孤獨感,這樣才不會將良朋摯友視為理所當然。

願你們偶爾運氣不佳,這樣才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地位,進而理解你們的成功並非命中注定,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地義。

當你們偶爾遭遇失敗時,願你們受到對手幸災樂禍的嘲弄,這才會讓你們理解體育精神的重要性。

願你們偶爾被人忽視,這樣才能學會傾聽;感受到切膚之痛,才能對別人有同情的理解。

無論我怎麼想,這些遲早會來臨。而你們能否從中獲益,取決於能否參透人生苦難傳遞的信息。

這段「最狠」教育格言,卻透露了一個真正的現實:外界並非你想像的一帆風順,也許你會遭遇失敗、挫折和不順,但如果你真正能夠擁有感恩的心,才能知道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難能可貴,才能好好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心存感恩的人,才能把每個逆境當做成長的機會,才能在考驗來臨不灰心喪氣,懂得樂觀看待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如在網上看到一句名言一樣,以感恩之心面對一切,包括失敗,你會發現,人生其實很精彩。

人生貴有感恩的心。不僅感恩那些幫助我們的人,也愛那些沒有幫助我們的人,人生的道路才會越來越寬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男孩因遲到上熱搜:想讓孩子做好時間管理,這個方法就不錯!
媽媽,求你別再罵我了!語言暴力會改變大腦結構,家長請忍住!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