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每個有自卑情結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請尊重他們的個性!

每個有自卑情結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請尊重他們的個性!

文:vipJr

節目《少年說》中,有個小女孩的哭訴讓人心疼。

她不明白,媽媽為何總看不到她的努力,並且在一直打擊她,還總拿她和其他同學作比較。

媽媽的話語,讓她覺得自己很差。

對此,她的媽媽解釋,「認為在孩子的性格里,如果不打擊,她就會有些飄。」

原來,媽媽只是怕孩子稍有些成績,就會驕傲。所以,就一直採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的女兒。

或許,媽媽從未想過,她這樣做,會讓孩子永遠陷入深深的自卑情結中;孩子長大後,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逃出那個漩渦。

實質上,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有自卑情結的。都是父母的一句話,一個行為造成的。

父母經常忘記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忘記了他們需要被尊重。每個人的童年時期,心靈是極度敞開的。

家長破壞性批評和暴力性語言,很可能成為孩子消極的自我暗示,讓孩子長期處於羞愧、自卑等情緒中。

但真相是,「沒有一個孩子是不可救藥的」。

01

一個孩子從一出生就面臨著成長的潛在威脅和障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重大失誤,都會導致兒童形成相應的自卑情結。

當孩子被說成笨拙時,他的第一個反擊可能是:「不,我不笨。」

但是,大多數情況不是這樣的,他可能會相信父母的話,認為自己的確是個笨拙的人。

如果他碰巧絆倒或者跌倒,他可能在心理對自己大聲說,

「你真是笨手笨腳的。」

從那個時候起,他可能會避開需要靈活性的事情,因為他確信自己太笨拙了,無法成功。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人都有追求優越感的需要,也就是不斷地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需要,這是驅動一個人一生髮展的核心動力。

從本質上講,兒童產生不良行為的核心原因就是追求優越感失敗,這會讓兒童產生自卑感或者自卑情結。

自卑感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的一種正常心理狀態,而自卑情結卻是心理嚴重失衡導致的結果,即由過度自卑產生的狀態。

而兒童在發展階段留下的自卑情結,會跟著孩子成長的足跡,對人格的形成造成不良因素。

小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多來源於父母的有意或無意的積極評價。

作為父母,對孩子所說的每一句都擲地有聲,比其他任何人的言辭都有分量,也決定未來許多年裡孩子的自我認知。

世界上有許多輔導師和心理治療師都指出過,人們大腦中經常回放一種聲音,叫「磁帶」,通常都是父母評價我們的時候,在我們大腦中留下來的印記。

02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海藍博士曾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

小雪出生後不久,爸爸媽媽忙於事業,把她放在了爺爺家。

爺爺家有一個小她 6個月的表弟,表弟長相堪稱完美。

大大的眼睛,深深的雙眼皮,濃濃的睫毛,高高的鼻子,圓圓的臉;再看看角落裡的小雪,眼睛小小的,臉蛋瘦瘦的,剛生下來時奶奶說:「這孩子太瘦了,怎麼感覺臉上的皺紋比我的還多?」

表弟不但長得可愛還聰明嘴甜,得寵自是必然,從她記事起,聽見爺爺對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看看你弟弟,再看看你,怎麼差距這麼大?唉!」

從那時開始,小雪便開始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好,除非哪一次哪一點像表弟了才算好。

即使,後來小雪海外留學歸來,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策劃總監,看起來聰明、能幹,但其實她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

「你看看你,你怎麼不如人家!」

這個聲音太熟悉了,在小雪的耳畔響了20多年。

孩子的自卑情結很多都源於家長的比較,也許家人們的有口無心,但這些話語像魔咒一樣在孩子的生命里如影隨形。

每個有自卑情結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很多都來源於童年時家長對孩子的指責、評判,尤其是比較。

每位父母都要學著放下評判,接受每一個生命本來的樣子,看到每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千萬不要因為世俗觀念盲目地追趕和攀比,在孩子的心裡種下自卑的種子。

03

自卑,是一個人的「內在小孩」對獲得「內在父母」的愛沒有信心。

美國臨床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認為,對孩子來講,父母無條件和積極的關注是至關重要的成長因素。

無論孩子有什麼缺點,都能得到無條件積極的關注,孩子便會在心中形成一個「安全島」。

父母的愛就是安全島的基石,讓孩子會非常自信去探索世界,去建立關係。

因為孩子深信,如果他受了傷,如果別人拒絕了他,他可以回到這個「安全島」上來,爸爸媽媽會愛他,支持他。

小說《砰然心動》中,小姑娘朱莉喜歡上住在隔壁的男孩布萊斯,在看到布萊斯藍眼睛的那一瞬間,朱莉的心就被他擊中了。

不幸的是,布萊斯對她從來都沒有感覺,甚至認為朱莉很怪異,朱莉一次次遭受著打擊。

朱莉對布萊斯種種示好,布萊斯都視而不見,還嫌棄朱莉家的後院太臟,怕小雞孵出的雞蛋有病毒,將朱莉送的所有雞蛋扔進垃圾箱。

面對襲來的各種挫折和否定,朱莉從來沒有自卑情緒,沒有喪失自我尊嚴,始終擁有堅毅,善良和美好品格。

對朱莉而言,不論布萊斯是否喜歡她,她都堅守這條信念,

「就是我,我不會因你而改變,不會因你對我的冷漠而輕視自我。」

這一切都源於朱莉的家裡有座安全島,在島上流動著緩緩的愛。

朱莉的家庭並不富裕,但卻生活的很開心。

父母也會有爭吵,但爭吵過後,依然能夠相互理解,熱情擁抱。

父母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相處,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鼓勵,相互欣賞,相互支持,為擁有彼此感到自豪。

04

很多父母常跟孩子「哭窮」:

「你知道我每天上班多辛苦?賺的錢都給你上學了!」

「家裡沒錢,只能靠你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了」

「要是沒有生你,我和你爸就不會過得這麼辛苦。

貧窮感會帶給孩子最直接的就是自卑感。

我想起,繪本《最後一站市場街》里,那個有智慧的奶奶巧妙地處理了這個問題。

每個星期天,小傑和奶奶做完禮拜後都要乘坐巴士穿過城市來到市場街,但是,今天小傑並不開心,他很困惑:

為什麼不能像他的朋友那樣有自己家的車,而要在雨天里等巴士?

為什麼他不能跟別人一樣有一個iPod?

為什麼他每次都要來到這個城市最髒亂的地方?

……

在奶奶溫柔和充滿想像力的指引下,小傑試著去感受日常生生活中隱藏的風景:

一棵大樹正在用吸管喝水,一輛會噴火的老巴士,會變魔術的司機,無處不在的美妙音樂,鄰居所擁有的神奇力量……

奶奶對小傑說:「有時你被塵土包圍,你才更容易發現美。」

孩子是有慾望的,這個世界對孩子來說太新鮮,他本能地不停說,「我想要,想要,想要……」,

而這位老祖母卻用獨特的方式告訴他,「你已經有了,有了,有了……」

「孩子,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都是免費的;那些你忽視的,都是你已經擁有的美好。」

05

美國著名心靈導師喬普拉曾說:

「我們今天現在的樣子不是我們剛出生時嬰兒的樣子,而是被大人放在一個錯誤的容器里擠出來的變形樣子。」

願父母都能陪孩子慢慢長大,尊重孩子的個性,學會欣賞接納,真誠地鼓勵,耐心地交流,給予孩子足夠信任,滋養孩子內心的力量。

詩人維吉兒曾說,「我能,是因為我相信。」願所有孩子們都在成長的道路上,都變得器宇軒昂,陽光洒脫,以滿滿的自信,迎接歲月里的雨雪風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家有男孩,爸爸要更努力才行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