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搭載12nm銳龍3500U處理器 聯想小新14新品評測

搭載12nm銳龍3500U處理器 聯想小新14新品評測

最近一段時間,是搭載AMD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產品集中上市的階段,隨著各類評測的發布,我們也逐漸揭開了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的性能之謎。總體來說,銳龍3000系列處理器性能已經達到了非常不錯的水準,雖然受限於頻率在單核表現上仍然有較大上升空間,但在多核性能方面已經實現了全面追趕,同時在功耗方面也有著不錯的表現。

在產品布局方面,銳龍3000系列也跟隨英特爾使用了H與U的命名方式,H對應標準電壓,主要適用於遊戲本產品;U對應低功耗,主要適用於輕薄本產品。今天評測我們拿到的是這款聯想小新14銳龍版,它搭載了AMD銳龍R5 3500U低功耗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採用4核8線程設計,TDP為15W。最大睿頻功耗30W,最大持續釋放功耗25W。

AMD銳龍3000移動級處理器家族列表及參數

小新是繼「彪悍的小y」之後,聯想在筆記本市場最為成功的系列之一。初代的小新以「3999元酷睿i7本」的獨特定位,精準的抓住了用戶對高性價比產品的核心渴求。而隨著聯想小新系列的走紅,其產品線也拓展的更加豐富。。

如今,以AMD銳龍平台為契機,聯想小新系列又殺回到4000以內這個價位段。3799元起步價,仿若回到了2014年的那個四月。但這次帶來的,卻不僅僅是一個i7的噱頭那麼簡單。。

不同硬體方案選購建議

在硬體配置上,本次送測的聯想小新14銳龍版 採用AMD Ryzen 5 3500U處理器,後續會有R7 3700U處理器版本可選,相比R5主要是CPU頻率和集成顯卡規格的差別。內存方面多數配置都是8G雙通道DDR4內存,硬碟組合主力版本為256G 1T雙硬碟。而後續還會有256G、512G以及1T的單SSD版本可供選擇。

從選購和使用角度來說,編輯個人比較推薦8GB 512GB SSD或8GB 256GB SSD 1TB HDD機型,其次推薦8GB 256GB SSD。這三者之中,編輯認為從實用角度來說,8GB 256GB SSD 1TB HDD機型更超值。

搭載AMD銳龍平台

如果不會自行升級的話,不太推薦4GB版(自行升級內存的用戶除外),以及純機械硬碟版(自行升級SSD的用戶除外)。

4GB 4GB雙通道獨特設計

聯想小新14銳龍版在硬體上比較獨特的一點,在於結合AMD銳龍平台特性,大膽採用了4GB 4GB雙通道設計。其中4GB為板載內存,無法更換,另外4GB為插槽設計,用戶可以自行更換擴展。比如擴展一條8GB內存,那麼整體內存容量就為12GB;擴展16GB內存,整體容量就為20GB。不過相對於時下大多數輕薄本都採用8GB板載內存而無法更換升級來說,小新14銳龍版這次起碼給用戶留下了升級空間。

採用4GB 4GB雙通道內存

AMD Ryzen 5 3500U性能探秘

相對於產品本身而言,可能大家更希望先了解AMD Ryzen 5 3500U的性能以及該平台下,產品的整體性能表現。所以我們先來看看評測產品的配置情況。我手上這台小新14銳龍版搭載了AMD Ryzen 5 3500U處理器、4GB 4GB內存(支持20G內存擴展)、256GB PCIe NVMe固態硬碟 1TB機械硬碟,顯卡則採用了處理器自帶的AMD Radeon Vega 8集成顯卡。

整機配置一覽

AMD Ryzen 5 3500U是一顆四核八線程處理器,擁有2.1GHz主頻,動態頻率最高可到3.7GHz,製程工藝為12 nm(CPU-Z檢測似乎有點bug),核心代號Picasso(CPU-Z依舊無法正確識別),擁有4MB三級緩存。

處理器基本信息

CINEBENCH R15測試

我分別使用了CINEBENCH R15和R20對這顆處理器的單核、多核性能進行了評估,在R15測試體系中,這顆處理器單核得分138cb,多核621cb,單核分數受最大睿頻影響相對來說相對低一點,但多核分數基本與英特爾第八代酷睿i7 U系列處理器相仿。

CINEBENCH R20是更新不久的軟體,所以目前還沒有大量的測試數據做參考,其單核成績為351cb,多核分數為1368cb,大家只需要對這些分數留有印象即可。

CINEBENCH R20測試

而除了不錯的峰值性能,小新14銳龍版在產品宣傳上打出了「滿血銳龍「的口號,主打激進的持續性能釋放。而其驗證方式是連續不停的運行Cinebench R15多核測試,看整個過程的分數變化。我大致進行了下驗證,連續多次的多核分數基本和冷機初次啟動一致,後續會進行更精細化的測試來驗證這一點。至少目前的體驗看,小新14銳龍版對R5 3500U的性能調優非常給力!

AMD在圖形方面一直以來有著較為明顯的優勢,Radeon Vega 8集顯擁有512個著色單元,128bit顯存位寬,1201MHz核心頻率。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檢測出了2GB顯存,這與APU的特性不太符合

處理器自帶集顯基本參數

AMD Radeon Vega 8集顯在3DMark FSE測試中,圖形分數能夠拿到1030分,也說明這款集顯有著更好的性能表現。

AMD Radeon Vega 8集顯性能

固態硬碟性能不錯

近兩年聯想筆記本電腦所使用的固態硬碟在讀寫性能上的表現都很好,這款小新14銳龍版也不例外。軟體實測隊列深度為1的情況下,1GiB數據5次讀寫,Seq 32讀速3098MB/s,寫入也能夠達到1387MB/s,性能可以完全放心。

而且小新14銳龍版採用256GB SSD 1TB HDD雙硬碟設計,既保證了讀寫速度,還保證了足夠的存儲空間,讓程序與文件分離,程序開啟速度更快,文件留存更加安全,不易丟失。相對於同價格產品搭載的256G/512G SSD,有明顯的容量優勢,運行速度又不會有明顯差距。相對於同容量的1T SSD,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運行速度也不會有明顯差異。相對於同級產品常見的128G 1T雙硬碟,有明顯的速度和容量優勢。目前可以說128G作為系統盤已經明顯有些不夠用,隨便幾個windows10更新補丁和大型網遊就分分鐘吃滿了整個系統盤,在這一點上,小新的256G 1T可以說是引領了雙硬碟的革命。

散熱/續航測試

AMD架構技術跟上之後,銳龍處理器在功耗方面基本已經與英特爾沒有什麼太大區別。那麼小新14銳龍版的整體散熱表現如何呢?

在基本的散熱設計上,小新14採用了底部進風、屏軸部分出風的設計,接下來通過AIDA 64我們來看看其核心溫度情況。我使用AIDA 64的FPU拷機對其進行了測試,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可以看到處理器核心溫度平均為86℃,相對來說表現較好。

平均核心溫度86℃

底部散熱設計

續航能力也是輕薄本比較重要的參數,對於用戶來說,AMD平台的續航能力可能還不太了解。我使用PCMark 8的Work模式,在75%亮度、平衡性能模式下對其進行了測試,最終時間為6小時31分鐘,基本可以滿足一天的使用需求。這也側面反映出,新一代銳龍3000系列 處理器在換裝12nm製程後,其低能耗的特性對電腦續航能力提升有了很大的幫助。我們的測試經驗看,PCMark8續航測試能夠超過6小時的機器鳳毛麟角。特別是售價不足4000元的產品,大多採用30-40Whr的電池,小新14銳龍版的52.5Whr電池也對出色的續航能力功不可沒。

6小時31分鐘續航

標準SD讀卡器 兩個USB 3.0介面

雖說時下TYPE-C介面擴展塢價格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最次的起碼也得近百元,好一些的就得200起步了。在介面擴展方面,小新14銳龍版提供了非常齊全的配置方案。

機身右側搭載了2個USB 3.0介面,並配備標準SD讀卡器。對於我這種時常有外出開會寫稿需求的人來說,一個標準SD讀卡器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就能夠非常快速的處理照片和稿件。

機身右側介面

機身左側介面

機身左側配置了HDMI介面、TYPE-C介面以及3.5mm耳麥插孔,常用介面一應俱全。

3999起步的全金屬輕薄本

對外觀設計的評判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小新14銳龍版給我的總體感覺是簡約潮流,絕對是一款耐看型產品。

聯想小新14外觀設計簡約,但很耐看

採用14英寸IPS顯示屏

這款機器採用了金屬機身材質,薄至17.9mm,輕至1.55kg。在產品配色上,聯想小新14銳龍版走了比較年輕化的命名,比如我手上這款配色名稱就是「渣渣灰」,辨識度高,也更容易被人記住。

小新14銳龍版在鍵盤和觸控板手感上保持了聯想筆記本一貫的高水準,按鍵鍵程較長,按鍵彈力不算大,手感比較輕盈。

鍵盤手感舒適

一體化觸控板

小新14外觀上最為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使用了金屬材質打造,這對於一個3799元起步的筆記本系列來說相當不容易。即便時下金屬材質的成本已經不像以往那個高,但畢竟也比這個價位上常見的全塑料材質的筆記本要高不少,由此可見小新14銳龍版是一款頗具誠意的產品。

評測總結

憑藉AMD銳龍處理器本身的價格優勢,聯想小新14銳龍版自身也能夠將更多高價位段的屬性帶到4000元以內價位段,給用戶帶來實惠。

從整體測試來看,小新14銳龍版的亮點在於擁有雙通道內存與雙硬碟的配置;同時這款產品採用了金屬外殼,以及窄邊框設計,帶來了較高的屏佔比。性能方面,銳龍R5 3500U處理器本身具有「買處理器送顯卡「的先天優越性,讓用戶能夠以單顆處理器的成本同時收穫高性能處理器 高性能顯卡,這在過去是不敢想像的。而小新14銳龍版更是用出色的性能調教讓這款12nm銳龍APU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最大性能。

可以說在4000以內價位段,小新14銳龍版是少有的大滿貫產品,你很難說它有什麼點是一定的行業巔峰,但真正上手你就會發現,它不僅滿足了你日常的各項基礎需求,還給你帶來了很多超越同價位的感受。配合3799的首發價,很值得該預算價位段的用戶作為首選購機之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我們都用到win10了 為什麼軍備還在用XP呢?
小白入門必看:一文讀懂雷電3介面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