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0多歲夫妻,雙雙確診胃癌,醫生提醒:這種「菜」最好少吃!

60多歲夫妻,雙雙確診胃癌,醫生提醒:這種「菜」最好少吃!

常言道「人食五穀雜糧,孰能無疾」,而食物進入體內,最先影響的就是胃。

研究顯示,全球每年新發胃癌有40%以上發生在中國,且85%以上的胃癌患者被確診時,已發展到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迅速降到20%以下。

早期胃癌具有隱匿性,很多時候癥狀與普通的胃病相似,最終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60多歲的王先生近期出現了胃脹、胃痛、反酸等不適,到醫院進行檢查,結果顯示是胃癌。醫生了解情況後,發現王先生一家人特別愛吃泡菜,養成了多年30多年的習慣,沒有泡菜就吃不下飯。

聽到這樣的飲食習慣,醫生建議,王先生帶老伴也來檢查一下,結果也是胃癌!

之後,王先生帶著兒女們也到醫院檢查了一下,結果4個人中每個人的幽門螺桿菌均超標。

與醫生溝通後,一家人進行了相關的治療,而王先生夫妻二人結合自身的情況,都進行了手術切除,術後進行了相應的放化療。

一家人共同進退,經歷了幾個月的治療,每個人的病情都有不錯的好轉,王先生夫妻也能正常飲食。為了家人的健康,也改掉了吃泡菜的習慣。

醫生提醒:這種「菜」最好少吃!

像泡菜、酸菜等屬於腌制類食物,長年食用,會增加胃部病變,從而影響胃部健康。

腌制類食物是很多人的平時吃的,尤其是老年人。但因這類食物經過高鹽腌制、發酵處理做成的,容易破壞胃黏膜。

腌制類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有延長保質期,預防腐敗的作用。但食物進入體內,會轉變為亞硝鹽,有一定的致癌性。

數據表明,若泡菜到了第10天還未吃完,品質會變差。所以,泡菜最好在腌漬的6~10天之間吃完,防止黴菌滋生。

胃癌多是「拖」出來的,飯後出現以下表現,說明胃病得不輕了!

1,打嗝異常

當胃癌持續發展下去,會影響到附近迷走神經或膈肌時,就會出現不停的打嗝,且持續時間很長,可達數十個小時。

一旦出現經常性、長時間的打嗝,不管用什麼方法都緩解,要警惕胃部癌變。

2,腹部不適、疼痛

胃癌最常見的表現是不能緩解的腹部不適,包括進食後胃部出現悶脹、食慾下降、消化不良等。

出現腹痛,但因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減退,對痛覺不敏感,所以,這一癥狀易被忽視。

3,噁心、嘔吐

胃癌早期,會出現吃進東西後,有噁心、嘔吐的感覺,這一癥狀與常見的胃病相似,要綜合來判斷。

4,大便發黑,便血

胃癌早期大約有20%會出現大便發黑的癥狀,主要是因胃癌細胞破壞了血管,若不曾出現過任何疾病,卻經常性出現大便帶血、發黑,要小心胃部病變。

5,腹脹異常

上腹部不適是胃癌常見的初發癥狀,主要表現為進食後有飽脹感,甚至只吃了很少的食物後,也會有異常的飽腹感。

經常反覆發作,且持續時間不長,癥狀不劇烈,容易與胃炎、消化不良混淆。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養好胃,記住:少吃3類食物,做好3件事!

少吃3類食物:

1,燒烤類

燒烤類食物在加工過程中會出現一種致癌物——苯並芘,會增加胃癌、腸癌、肺癌的發生。

研究證明,生活環境中的苯並芘含量每增加1%時,肺癌的死亡率即上升5%。

2,油炸類

油炸類食物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胃部消化負擔;同時,食用油高溫加熱後會產生有害成分,如丙烯醯胺,有一定的致癌性,會增加胃癌的風險。

3,含酒精類

酒精會傷肝,也會傷胃。

酒精進入胃部,會對胃黏膜產生一定的刺激,誘發炎症、潰瘍,還會促使胃病複發,增加胃出血的發生。

做好3件事:

1,常喝養胃茶

養胃要有耐心,要靠日常小細節來好好養,平時多喝些養胃茶,利於胃黏膜修復。

蒲公英柑皮茶:消胃炎、助消化

蒲公英,歸胃經,有瀉胃火的作用。研究發現,蒲公英有廣譜抗菌、殺菌作用,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臨床上抗生素,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不錯的療效。

相關研究表明,蒲公英還可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促進胃黏膜修復,減少胃潰瘍的發生。

柑皮,葯食兩用,性溫,中和蒲公英的寒性,同時,還有理氣健脾、調中和胃的作用。

柑皮含有揮髮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利於促進消化液分泌,排出腸道積氣,增加食慾。

兩者搭配在一起,堅持泡水喝,有消胃炎、助消化的作用。

2,晚上不吃宵夜

想要養好胃,最好在睡覺前3-4小時左右吃完,不要吃宵夜。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保護好胃黏膜,是養好胃最重要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胃黏膜需要3天左右的時間會再生一次,而這個修復再生的時間,一般在夜間進行。

若晚上偏愛吃宵夜的人,不能讓胃好好的休息,會影響胃黏膜的修復,導致胃黏膜的損傷,增加胃病的發生。

而宵夜多數是高油脂、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會增加胃的消化負擔,還會加速胃病發展。

3,保持心情愉快,少壓力

胃腸道的分泌、消化、運動等功能和腸胃的血液循環是大腦皮層和下丘腦通過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兩個途徑調節。

當一個人在過度疲勞、憂愁、悲傷、恐怖、緊張等不良情緒,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胃腸道疾病的風險。

生活中,很多人因工作原因壓力很多,這樣會引起胃酸分泌過多,使胃黏膜的修復能力下降,誘發胃病。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小霞老師 的精彩文章:

29歲男子,突發腦梗,醫生:3樣東西吃太多,血管易堵塞
不論男女,45歲後,少做三件事,記住「三勤、三慢」,更健康

TAG:營養小霞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