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京諺語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什麼意思?

北京諺語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什麼意思?

北京諺語恭王府的房子,豫王府的牆,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就是恭王的房子很多,豫王的牆很大很高,肅王很有錢。

恭王府位於北京的風水寶地什剎海地區,佔地6萬多平方米,有「99間半」之稱的後罩樓攔腰將之隔為府邸和花園,府邸堂皇莊重,花園優美繁華。在王府、貝勒府扎堆的前後海,恭王府以其富麗而被稱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更因其堪比故宮的府邸建制而聲名顯赫。

恭王府分中東西三路,分別由多個四合院組成,後為長160米的二層後罩樓。中路的3座建築是府邸的主體,一是大殿,二是後殿,三是延樓。延樓東西長160米,有40餘間房屋。東路和西路各有3個院落,和中路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20多個景區各不相同。

恭王府前半部是富麗堂皇的府邸,後半部為幽深秀麗的古典園林,總佔地面積將近六萬平方米。其府邸建築莊重肅穆,尚朴去華,明廊通脊,氣宇軒昂,僅次於帝王居住的宮室。府後的萃錦園則銜水環山,古樹參天,曲廊亭榭,富麗天然;其間景緻之變化無常,開合有致,實為中國園林建築的典範。

恭王府碑文根據現有的文獻記載,在這塊位於京城前海西岸,被「蟠龍水」環抱著的風水寶地上,元、明兩朝曾經有過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香火旺盛,遊人如織,就連皇帝也來此禮佛上香。大約十六世紀中葉,該寺院才逐漸荒廢,淪落為明朝廷的供應廠;清朝入主北京以後,在這裡建造大小不等的院落若干,供內務府等普通旗人居住。

豫王府建於順治朝,位於東城區帥府園東口,也就是今天協和醫院的位置。這是清朝太祖皇帝努爾哈赤的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的王府。

豫親王府有兩大特別,一個以前講過,就是獅子,其他地方的獅子的蹲立的,只有豫親王府前的獅子是趴著。據說就是因為豫親王功勞太大,生前太累,所以讓他家的獅子也休息。另一個就是豫親王府的牆比別的王府高出三尺。過去各項制度都有規定,不能越制,那麼豫親王府的牆為什麼就敢別的王府高?

歷史無記載,但有個民間傳說。是說鐵帽子豫親王傳到第四代時,趕上乾隆當政,小豫王喜歡下棋,乾隆也喜歡下棋,兩個人經常下棋。

有一天,兩人又湊到一塊兒了,小豫王說:「這次不能就這樣下完了事兒,得比個高低,論個輸贏。」

「那好,要是我贏了,我摳掉你一顆門釘。要是你贏了呢?」

小豫王也敢提,他說:「要是我贏了,您得給我加一份俸祿,行不行?」

「好!」乾隆當時在興頭上答應得也很痛快。

條件講好了,二人就擺開棋式,你攻我守,我殺你防,幾個回合下來,乾隆就將死了小豫王。接下來的幾局各有勝負,五比五平。小豫王說話了:「皇上,您贏我五盤,您摳我五顆門釘,我贏您五盤,您加我五份俸祿。」

乾隆沒轍,只好勉強答應。不過,回宮以後,乾隆心裡就琢磨開了:五顆門釘對五份俸祿,這虧太多,這哪行?!」想來想去,乾隆靈機一動就下旨了:「朕不摳你門釘了,也不賞你了,這樣吧,朕准你府牆加高三尺。」

豫親王當然也不差錢,牆高三尺,對外很有面子,也就非常高興,回去就加高了牆。

老北京諺語里的肅王府的銀子用斗量,也是有一個傳說。

傳說當年由於銀子太多,每年肅王府都要曬銀子,怕銀子發霉。肅王悠閑地坐在屋子裡喝茶,對管家說:「去,查查,銀子少沒少。」管家出去點點,回報說:「沒少」。肅王點點頭:「再曬。」第二天,肅王又對管家說:「去,查查銀子少沒少。」管家又出去點點,回報:「沒少。」肅王再點點頭:「再曬。」如是幾番,管家領悟過來,帶著幾個管事的,一人撮了一簸箕銀子帶回家去,回頭稟報:「銀子少了。」肅王點點頭:「那收起來吧。」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滿族人相貌都分布在哪裡?
中原獅舞習俗與回族的歷史淵源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