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庸曾被梁宏達當面指出作品中的三個錯誤,他聽完哈哈一笑就改了

金庸曾被梁宏達當面指出作品中的三個錯誤,他聽完哈哈一笑就改了

金庸作為現當代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直接影響了兩岸三地的三代年輕人,在成年人心裡造就了一個童話世界,他曾把他的作品寫成了一個14字的對句,那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包含的作品一度都成為青年人的夢幻,當時的寶文堂書店還有時代文藝出版社都是青年人最愛去的地方。

金庸有著非常大的讀者群體,他的故事也一直影響著年輕人世界觀的形成,但是這樣龐大的武俠世界裡,也存在一些硬傷。其中最有名的是老梁提出的幼年楊過吃玉米的梗,我們都知道楊過的身世很慘,父母雙亡,一直都是流浪兒,其中就有他自己餓了掰玉米吃這個細節。但是歷史上的玉米,是從印第安人那裡傳入,傳到中國的時候大概在中國的元代,而故事裡設定的年代是南宋年間,這就是很明顯的歷史知識性錯誤。後來在老梁的指出時,金庸虛心接受了這個錯誤,並且在修訂版里做了更正。

後來,老梁又說了另外一個很小的細節,在小龍女中毒之後,楊過一直在回憶應該怎麼逼出冰魄銀針,但是當時情況緊急,楊過關心則亂,一時沒有想起來逆練九陰真經這檔子事,焦急萬分之際,金庸的描寫是「楊過急的雙手抓頭」,這樣很多的讀者差點忽略這個細節,那時的楊過已經被郭芙砍斷了一隻手臂,單臂的楊過根本無法做到「雙手抓頭」,這個細節說明老梁對於金庸小說的閱讀十分仔細,十分認真,連這樣的細節之處都沒有放過,是一個十足的金庸迷。

這個細節的提出讓金庸也開懷大笑,確實是無傷大雅的小毛病,但是還有一個出自《倚天屠龍記》的細節確實可以說是一個硬傷。

《倚天屠龍記》中有兩件武器始終引起武林人士的極大興趣,那就是倚天劍和屠龍刀,在這個故事裡,很多人都為這兩把武器喪命。故事開始的時候,遼東三鷹在俞岱岩手上搶到了屠龍刀之後,為了驗證這是不是真的屠龍刀,就把屠龍刀架在高爐上用大火煉,但是熊熊烈火對屠龍刀的影響幾乎為零,屠龍刀毫髮無損。

其實這裡面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我們都知道後來的故事裡,周芷若刀劍互砍,發現了倚天劍和屠龍刀中間有《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這就讓專業一點的讀者開始懷疑,這樣的玄鐵加精金製作的金屬,需要非常高的溫度鍛造,但是怎樣的包裝才能使得《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在這樣的條件下毫髮無損呢?

這是一個故事的重要節點,張無忌後來靠著《武穆遺書》打敗元兵,朱元璋才有機會建立基業……

在老梁提出之後,金庸就記在心裡,在修訂版中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實金庸不僅故事說得好,人品更是,他的故事裡始終都是仁義之輩為主角,行俠仗義為主線,傳承的都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帶來的文化認同感也是讀者眾多的原因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解文化 的精彩文章:

51歲鋼筋工自學篆刻15年,被大學錄取2年後,現已成了篆刻家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古人為何對「過牆妻」有偏見?

TAG:趣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