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獨家】華為電視延後發布:硬體已備好,等待軟體完善

【獨家】華為電視延後發布:硬體已備好,等待軟體完善

記者 | 林騰

從矢口否認做電視,到聲明不做「傳統電視」,再到今年上半年不進行市場化,華為電視呼之欲出,但從目前來看,華為仍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

4月16日,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表示,「電視」產品技術的推進一直在進行,但是上半年暫時沒有市場化的準備。

4月12日,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對此表示,華為不做傳統電視,但是會做帶有屏幕、兼容電視功能的智能終端產品,這款產品可能不會在今年上半年就問世。

界面曾經報道華為電視將於4月發布,目標年銷售1000萬台,屏幕供應商為京東方和華星光電,代工方面,則是京東方收購的蘇州高創。

近日,華為電視供應鏈人士對界面記者表示:「華為電視延遲發布了,但並沒有取消電視項目,主要原因還是產品方面還需要磨合」。

上述人士補充:「硬體已經沒問題了,但是軟體還沒有Ready,華為會有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做自有品牌,另一方面是在其他電視廠商中植入系統進行運營」。

華為對此不予置評。

從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高層發言來看,公司做電視的項目已經板上釘釘,但仍處于思考如何給電視產業帶來變化的階段。

接受採訪的電視行業人士表示,目前電視的硬體部分已經非常成熟,更多的創新環節是在軟體層面。

康佳集團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張聰對界面記者說,華為重新定義電視是由難度的,電視硬體方面已經有超過30年的技術積累,但是華為進入這個領域會在內容和生態方面,給行業帶來很好的啟發。

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國同樣也對界面記者表示,電視的創新不是代工廠的創新,這張大屏,實際上無論從屏、晶元來講,已經有足夠的供應商可以支持,硬體不是最重要的,而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打磨出消費者真的需要的軟體和服務。

一位面板公司高層曾對界面記者描繪華為電視的場景:「形態是一個大屏,華為手機上的內容可以跟電視結合,用電視接打電話和控制其他家電設備,有觸摸、聲控和手機控制,另外電視里出現物品的時候會顯示外觀、性能和價格,這種生態家電廠商很難做到」。

幾乎所有人都期待華為進來之後能給電視行業帶來改變。

在此之前,中國電視行業因為價格戰的原因飽受低毛利的困擾。在最重要的元器件屏幕方面,在經過CRT、LCD之後,已經幾乎沒有任何創新的空間。在最新的OLED技術方面,目前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普及起來有困難。根據測算,屏幕佔了超過70%的電視成本。

而在市場方面,隨著幾年前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公司的到來,電視行業硬體的價格已經屢次被擊穿到了底線。包括TCL、創維、康佳等老牌彩電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了比較大的衝擊。

「希望華為進來之後能讓消費者重新對中高端電視有一個重新的認知,其實3000塊的電視跟5000塊、一萬塊的電視是有本質區別的」,張聰說。

華為在多個場合屢次強調,不做「傳統電視」,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都將對傳統產業帶來震動。不過行業的真正變化是良性促進還是惡性淘汰,還需要等到華為的產品靴子落地的那一刻。

但正如王志國對界面記者所說:「華為電視在華為只是附屬部門,但對於創維來說卻是全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