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燒得該!」:你是人,但為什麼說話禽獸不如
昨日朋友圈都被巴黎聖母院的火災新聞填滿了。
法國當地時間15日下午七點不到,巴黎聖母院開始失火,濃煙滾滾幾乎蔓延了半個巴黎。
巴黎聖母院最標誌性的尖塔,也已經轟然倒塌。
不僅如此,內部最精華的文化結晶,比如玫瑰窗戶、魔鬼石像,很可能都要被大火吞噬,破壞嚴重。
看到火災過後內部的新聞,不僅法國人,全世界知道巴黎聖母院的人心都碎了。
是的,我確實也心碎了。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最開始對巴黎聖母院的記憶,都來自於雨果的偉大小說——
《巴黎聖母院》。
也難怪,出事以後,卡西莫多心疼地抱著聖母院的漫畫,迅速成為了這件事的最佳註腳。
真可以用網友這一句話表達心情:
「廣東今早的這場雨,下在昨晚的巴黎,你說該有多好啊!」
但和所有熱點事件一樣,這件事一出又有很多人露出了猙獰面孔。
不出這樣的事,你真不相信這世上還有這樣的中國人存在。
別人家的文化寶物燒了,你當然不用覺得可惜,但也不必說這樣的風涼話吧?
而且他們的邏輯也很奇怪:
一百多年前英法聯軍燒我們的圓明園、掠走我們的文物,所以今日他們的聖母院燒了,我們中國人心痛個屁啊?
應該鼓盆而歌,幸災樂禍才對啊?
身為中國人,我是以和這些人做同胞為恥!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但在講天道之前,希望你講一點人道。
這種所謂民族主義者的狹隘之處,其實是不值一駁的。
首先,他們的仇恨起點是:
法國曾經燒過我們的圓明園,所以我們不必哀痛巴黎聖母院的倒掉。
這就相當於:他把你的東西燒了,現在他的東西也被燒了,活該。
如果這是個人恩怨,我無話可說。
可是,現在的「他」是誰?
在狹隘的民族主義者眼中,今天的法國,就是1860年的法國。
當年燒掉圓明園的那一群法國強盜,等於今天站在巴黎聖母院外祈禱的法國人。
而今天的中國人,也等於當年面對列強無能為力的清朝人。
你的祖先對我的祖先犯下彌天大錯,我們不能夠忘記,我們也永遠不會原諒!
但這是能夠放在一起說的事嗎?
他們燒了我們的圓明園,搶了我們的文物,我們的對付手段就是:要求賠償,要求歸還文物,你甚至可以到法國領事館門外抗議。
這關巴黎聖母院什麼事?
而且不要忘了,就像我為中國還有這種人感到羞恥一樣,當年的法國人,也為這些法國強盜感到羞恥。
不說別的,寫下《巴黎聖母院》的大文豪雨果就曾經說: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劫掠,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
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國,另一個叫英國。
法蘭西帝國從這次勝利中獲得了一半贓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國能夠擺脫重負,清洗罪惡,把這些財物歸還被劫的中國。」
認為巴黎聖母院燒掉是活該的人,請你也不要用任何法國的物品,包括所有外國物品(因為我們曾經也被很多國家侵略過)。
手機裡面用到外國部件的,也請你燒掉,因為外國人曾經侵略過我們,你憑什麼跟他們做生意、用他們的東西?
其次,我們悼念巴黎聖母院,到底是悼念什麼?
當然是悼念文化和歷史結晶,悼念全人類共同的精神寶庫,悼念人性曾經到達的高度。
我們從巴黎聖母院裡面,搶救出了什麼?
有耶穌受難當天,羅馬士兵戴在他頭上的荊棘冠、十字架,和打入他身體的釘子,還有聖路易斯的長袍。
火災發生前幾天,聖母院里十二使徒銅像和福音傳教士銅像都被移走,以作修復之用。幸好也逃過一劫。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多麼重要的文物。
我們痛恨那些燒掉圓明園的人,同樣應該痛恨那些說巴黎聖母院燒了活該的人。
這些人都是極端危險、缺乏人性的人。
因為你要小心,正是這些人,可以為了自身利益,隨意破壞別人的財產,只需要美其名曰「這就是民族主義」,就可以佔據道德高地。
他們的思想,還停留在19世紀弱肉強食、「強權就是公理」的落後社會,清朝滅亡了上百年,他們的辮子還沒有剪掉。
我認為這些人甚至和希特勒一樣不是人,是惡魔。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曾向德國投降,希特勒甚至曾經去巴黎閱兵。
後來巴黎被解放了。
解放前夕,希特勒曾經下令:「燒掉巴黎!」
他連下七道命令,在包括巴黎聖母院等多處文物所在地埋下炸藥,要求德軍在巴黎戰至「最後一個人」、「最後一片瓦礫」。
按照「民族主義者」的邏輯,德國和法國可是世仇,雙方互相攻訐上百年,希特勒怎麼可能忘記祖上的恥辱?
所以,燒掉巴黎是對的,燒掉巴黎聖母院不可惜,因為這是為祖先爭光,為祖國人民爭得榮譽!
然而負責執行命令的德軍不幹了。
當年一個下級官兵接到希特勒的指示後,他走向窗口:「向左看看盧浮宮,向右看看協和廣場,內心極其複雜。」
這個官兵把電報扣留了整整12個小時,才交給了司令將軍。
連這個敵國的將軍,也覺得「燒掉巴黎,法國人民將永遠不會饒恕他。」
所以他選擇投降,保留了法國最珍貴的文化種子。
我可以說:今天叫囂著「巴黎聖母院燒掉活該」的人,真是連納粹當中有良知的軍官都不如!
巴黎聖母院燒掉了,幸好完整的框架還在,幸好歷史文物也在。
很多人都說:巴黎聖母院是這一輩必須得去的一個地方之一。
然而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個願望可能要打個折扣了:因為我們再也見不到完好無損的巴黎聖母院。
以後去看,只能看到一些殘存的故事了。
所以,想要去哪裡,就趕緊去吧;想要抓住什麼美好,就趕緊去抓住吧。
畢竟,就連「石頭的交響曲」,最後也會風化殆盡。
世上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本文原創,開白請聯繫。


※林青霞、成龍、林子祥……這15個「癲人」,藏著華語片巔峰的秘密
※陳冠希罵人獲贊:世道變壞,從為賤人買單開始
TAG:國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