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暴漲!又一個行業宣布全面漲價

暴漲!又一個行業宣布全面漲價

華東漲完華中漲,華中漲完西南漲,開年以來,長江流域水泥漲價已全面開花!

作為雄踞長三角的水泥巨頭,海螺水泥應聲而動,股價新高不斷。

翻看K線我們可以看到海螺屬於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從08年低點算起,10年漲幅高達67倍,年化收益率超過50%,秒殺巴菲特。

穿越牛熊,無懼周期,海螺水泥就是那麼強。

理由千萬條,業績第一條。

10年里,海螺的營收翻了6倍,盈利能力更強悍,凈利潤翻了11倍,在傳統行業有如此增速,海螺可謂價值與成長相結合的典範。

本文在這裡主要解決兩個問題:

1、海螺水泥為何這麼強?

2、海螺的高速增長還能持續多久?

1

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看海螺。

海螺水泥在我國建材行業是一個奇蹟,從一個縣級水泥廠起步,在短短的30年里成長為行業巨頭,貢獻了國內18家上市水泥企業半數利潤。

海螺水泥賴以成長的秘密武器就是其不可複製的「T型」戰略,堪稱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之作。

1978年,海螺水泥的前身寧國水泥廠誕生在了皖南山區。

說起來,寧國水泥廠的發展頗具傳奇色彩,改革開放後,科威特與中國來往密切,向中國援助了許多項目,寧國也是其中的幸運兒。

1982年,在科威特的援助下,寧國水泥廠採用當時全球最先進的技術投建了一條日產4000t/d的熟料生產線,在成立之初就烙印了技術的基因。

為支持企業發展,建材系畢業的郭文叄與紀勤應、郭景彬等同濟同窗被分配到寧國水泥廠。

金鳳凰飛到了山窩窩,加上技術好,能吃苦,同濟系很快脫穎而出,郭文叄在1993年成為了水泥廠的掌舵人。

當時的水泥可是緊俏貨,《大江大河》里雷東寶為了買點水泥都要求爹爹告奶奶,在取消水泥統配和價格管制後,水泥廠更是成了先富起來的代表。

窮人乍富,挺胸疊肚。

許多水泥廠開始盲目投資,開歌舞廳、買礦泉水廠、建百貨大樓,寧國水泥廠也不例外,嚷嚷著要建18層的辦公大樓,投資大理石廠、煤氣站等。

這時候就體現出眼界和格局的重要性,郭文叄上台後,砍掉所有項目聚焦主業,可投資才能產生」效益「,郭文叄此舉著實得罪了不少人。

但郭文叄早有準備,引入競爭機制大洗牌,輔以工資、醫療、住房等改革穩定軍心,企業上上下下呈現出奮發向上、氣象一新的好勢頭。

此後,郭文叄展現出超強的政策把控及資本運作能力。

1995年,寧國水泥廠開創國內運用外資的先例,合資成立海螺水泥,利用自有資金和2500萬美元外資開工建設日產2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

海螺該條產線總投資3.4億元,用時僅18個月,刷新了當時的世界記錄,在此之前,國內新型干法線投資額在8億元左右,工期更長達32個月。

海螺自此名聲大震,發展駛入快車道,先後併購了銅陵和白馬山兩大水泥廠,於1997年在香港掛牌上市,開創了國內水泥企業境外上市的先河。

一步先,步步先。

這段時期對海螺非常關鍵,96年水泥行業進入衰退期,當同行們艱難度日時,海螺依靠募集資金大肆擴張,逐步佔據了安徽70%的市場份額。

拿下安徽市場正是海螺水泥「T型」戰略的關鍵。

2

正所謂得資源者得天下。

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原材料,佔比高達67-75%,這意味著石灰石礦山資源是水泥企業的命脈。

我國的石灰石資源豐富,但能用作水泥生產的相對還是較稀缺,只有總儲量的1/3,且分布不均。

安徽省的保有儲量高達30億噸,居全國第二,隔壁的江浙滬等地經濟發達,卻是十足的貧礦區。

尤為重要的是安徽的石灰石礦均為高品質礦,可露天開採,開採成本低,且基本分布在長江沿線20km內,資源分布得天獨厚。

從水泥自身特性看,加水就會變成石頭,可空氣中偏偏含有水,這決定了水泥不可庫存的特性,一般只能保存一個月。

此外,水泥貨值低,一噸就兩三百元,高昂的運輸成本和不可庫存的特性限制了水泥的銷售半徑,是典型的「短腿」產品。

一般情況下:

公路運輸的半徑約為200公里;

鐵路運輸的半徑約為500公里;

水路運輸的半徑卻高達1500公里。

在地域限制下,我國水泥企業很難做大做強,一些三四線水泥廠也能活的很滋潤,行業巔峰時水泥廠多達8000多家。

安徽得天獨厚的資源卻給海螺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水泥的生產過程可概括為「兩磨一燒」,即先將原料粉磨為生料,再高溫煅燒成熟料,最終二次粉磨成水泥。

傳統模式是上下游一體化生產,海螺的「T型」戰略則是在熟料上下功夫。

1998年,海螺水泥開創性地提出「T型」戰略,其中橫為沿海,豎為長江。

T型戰略是指在長江沿岸石灰石資源豐富的地方興建大型水泥熟料基地,在沿海無礦山資源但水泥市場發達的地區低成本收購小水泥廠改造成粉磨站,藉助長江水道運輸熟料到粉磨站就地生產水泥。

這樣海螺水泥就形成了「熟料基地 長江水運 粉磨站」的獨特經營模式,打破了水泥行業的區域限制。

更關鍵的是「T型」戰略構築了海螺水泥不可複製的成本優勢:

降低生產成本:緊鄰礦山資源的大量熟料基地所形成的規模化生產;

降低物流成本:每噸水泥陸路運費為0.5元/公里,水路運輸僅0.05元/公里,為陸路的1/10;

降低銷售成本:直接併購小水泥廠,靠近需求發達的終端市場,節省開闢市場的費用。

三連擊之下,海螺的成本遠遠低於同行,在2018年海螺的噸成本比其他行業巨頭要低70元/噸。

要知道水泥可是高度同質化的商品,沒那麼多噱頭,產品價格都是明牌,拼的就是成本,成本越低,賺的越多。

海螺依靠可持續的成本領先優勢建立了強大的護城河。

在行業景氣度高時,海螺能享有更高的受益,積蓄力量,在周期低谷時,海螺就依靠強大的資本四處出擊,沿著長江流域和沿海開啟了"狂吃"模式。

經過多年的併購擴張,海螺水泥已把長三角和珠三角收入囊中,並向西把觸角延伸到了雲貴川等地。

海螺水泥佔據著中國最核心的兩個城市群,擁有全行業最低的成本,加上管理層聚焦主業,資本運作能力了得,海螺成為行業龍頭自然水到渠成。

3

撇開行業談個股都是耍流氓,海螺近兩年走勢如此之強,還是要結合行業分析。

在2013年達到頂峰後,我國水泥行業逐年下行,每年產量穩定在23-24億噸左右,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在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政策的有形之手開始發揮作用,供給側改革開始。

首先是礦山的整頓。

根據水泥協會的數據,我國小型礦山的佔比高達78%,且開採方式落後,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非常嚴重。

2017年,全國各地先後推出了綠色礦山和礦山整治政策,對環保不達標的中小型礦山強制關閉,根據規划到2020年要淘汰礦山6000座。

高壓政策下,僅2017年全國關停砂石礦山超3000個,環保不達標的中小型水泥廠紛紛被強制清退。

在可採礦山總量受限,中小產能加速退出的情況下,有大量礦山在手的龍頭企業自然大大受益。海螺旗下的礦山資源保守估計都超470億,且還在不斷增值中。

接著是產能的控制。

一是嚴禁新增產能,新建產能必須以落後產能指標進行等量或減量置換。

根據工信部的規定,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環境敏感區置換比例為1:1.5,每新建一噸產能須關停1.5噸落後產能,非敏感區置換比例為1:1.25,要求非常嚴。

二是淘汰落後產能,最開始是淘汰落後的水泥窯和粉磨機被淘汰,後來標準不斷提高。

2018年10月,京津冀已在加快淘汰產能規模在2000噸/日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100萬噸/年以下水泥粉磨站。

同時工信部在2017年發布了取消32.5R水泥的徵求意見稿。

在這裡必須捋捋水泥的劃分,目前市面上的水泥主要分為32.5和42.5,2017年32.5水泥的市場佔比高達50%。

32.5摻雜質較多,熟料佔比在45%左右,以中小企業為主,42.5屬於大型企業生產的高端水泥,熟料佔比在65%以上。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熟料,取消32.5水泥對依賴外購熟料的中小企業是毀滅性的打擊,能提高行業集中度,對海螺這類大型熟料生產企業非常有利。

2018年H1,海螺水泥42.5水泥的銷售收入佔比已提高到62.85%,32.5水泥收入下降為25.54%,品種結構繼續向高標傾斜。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繼上海宣布禁止使用32.5R水泥後,2018年12月,泛東北地區宣布要進行試點,在2020年之前暫停生產和銷售32.5等級水泥。

這些政策實施後,存量博弈下,擺在中小企業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丟掉市場份額,要麼被大企業收購。

如海螺這樣的大型企業則橫豎都是利好。

最後則是錯峰生產的推行。

錯峰生產是指為了防止大氣污染,通過壓縮產能來達到供需平衡。

這個政策就厲害了,最開始執行時,企業都比較抗拒,畢竟停產就意味著收入減少。

但在實行後,企業發現供給減少後,產品噸價大幅上漲,綜合來看,盈利能力反而大大增強。

2016年試行錯峰生產時,截至6月70%的企業都是虧損的,到了年底行業利潤卻達到了518億元,同比增長了55%。

嘗到甜頭後,整個行業開始化被動為主動,錯峰生產的空間由北方擴展到南方,時間則由冬季延長到了夏季。

水泥行業協會更是形成行動綱要,號召企業要強化行業自律,全面執行錯峰生產,力促水泥價格上行,行業提價聯盟誕生。

這也是近兩年水泥行業盈利改善,企業日子越過越滋潤的原因。

4

古代打仗講究未勝先慮敗,買股票同樣如此。

雖然水泥股風頭正勁,但作為投資者也應該考慮風過後,誰更抗摔。

作為周期行業,過往冀東水泥、金隅股份等同行用過山車的走勢讓入戲太深的股民痛徹心扉。

如圖所示,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海螺歷年凈利率穩如狗,不僅順風局厲害,行業低迷時更是吊打一眾同行,這也是海螺能穿越牛熊的根本原因。

年均ROE15 ,資產負債率22%,加上賬上高達376億的現金。

即使行業景氣度不在,對海螺來說也只是又一場併購盛宴的開啟。

在解決了後顧之憂後,我們再來看海螺水泥的發展前景。

水泥的投資邏輯可以概括為:短期看庫存,中期看需求,長期看人口。

目前來看,控產能和錯峰生產效果顯著,水泥行業景氣度短期無憂。

除了躺贏外,海螺水泥也沒有閑著,已開始積極推動行業去產能。

我國目前有水泥企業3600家,其中水泥粉磨站2317家,佔全國產能的54%,是行業過剩產能的主要來源。

粉磨站分為水泥企業自有的和不具備礦山和熟料資源的社會粉磨站兩種,後者數量佔了大頭。

2017年,TOP10企業熟料產能市佔率為56%,原來這些企業會把多餘的熟料賣給社會粉磨站,隨著熟料控銷時代來臨,行業龍頭們開始「惜售」了。

2018年3月,海螺水泥更是和南方水泥聯合成立水泥熟料供銷平台,加強對長三角地區的熟料供應控制,其他企業開始紛紛跟進。

在此趨勢下,華東地區水泥和熟料價格甚至出現了倒掛,這些社會粉磨站遲早會被淘汰。

從中期看,水泥行業的下游主要是地產和基建。

在近兩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下,2018年7月,國常會明確了基建補短板的方向,相關政策不斷加碼,特高壓、軌交、高鐵在年初輪番表演。

在這類分蛋糕遊戲中,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的戲碼在不斷上演。

2018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9%,海螺水泥盤踞的長江經濟帶和珠江經濟帶投資增速卻高達10%以上。

僅去年12月,國家就密集批複了東部地區多個軌交及高鐵項目,投資總規模超9300億元。

而房地產在經歷了過去三年的嚴控後,正如君臨在《突發!樓市的風又變了》中所說,今年棺材板再也壓不住了。

作為經濟的先行指標,融創再創歷史新高,恆大和萬科等也距新高不遠了。

一線活躍,二線低迷,三線惡化的房地產市場將會給海螺水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4月8日,發改委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在外界看來,這是一份有望影響我國未來百年走勢的超級文件。

在這份文件里,我國自古以來限制大城市,發展小城市的思路成為了歷史,明確了大城市要全面放開落戶條件。

2019年要積極推動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為58.52%,參照國外人均水泥消費量在城鎮化率達到80%才會出現明顯下滑,我國水泥行業仍將隨著城鎮化的推進維持高景氣度。

同時,文件還提出要加快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首要任務就是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實際上,我國發展大都市圈的規劃早已有端倪,早在去年,傳聞武漢合併鄂州就甚囂塵上。

今年1月,國務院批複同意山東撤銷萊蕪市,劃歸濟南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

4月10日,財聯社訊,長三角將誕生自貿區的消息更是引發二級市場相關個股高潮迭起。

通過梳理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政策最受益的就是房地產和基建板塊,而長三角和珠三角又是所有政策的重中之重。

雖然這些政策對海螺水泥短期業績影響不大,但長遠來看市場需求的增加卻極大地提高了海螺的估值上限。

乘著國家政策的東風,未來的海螺依然不可限量。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信息可關注「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臨 的精彩文章:

突發!樓市的風又變了
寡頭隱現!啤酒業告別戰國時代

TAG:君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