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實的韋小寶:本是賣餡餅街頭小販,靠拍馬屁變成攝政大臣

歷史上真實的韋小寶:本是賣餡餅街頭小販,靠拍馬屁變成攝政大臣

金庸先生的小說《鹿鼎記》中,主人公韋小寶本是青樓混混出身,後來因為偶然結識了皇帝,深受皇帝的賞識,從而成為了權傾朝野的皇帝近臣。韋小寶其人不過是金庸先生杜撰的,但是俄羅斯卻有一個大臣,他的上位經歷跟韋小寶十分相似,《鹿鼎記》一書更像是為他量身定做的。這個俄羅斯歷史上真實的韋小寶名叫緬希科夫。

緬希科夫家境貧寒,從小就沒有機會讀書。13歲那年,緬希科夫就開始在街頭叫賣媽媽做的餡餅,以此來補貼家用。他最愛在克里姆林宮附近兜售餡餅,因為這裡往來的權貴很多,餡餅自然能夠賣上高價。

緬希科夫為人機靈,說話嘴甜,所以餡餅總是賣得很快。有一天,緬希科夫又照常來到克里姆林宮門口擺攤賣餡餅。沒想到這天宮門口新來了一個守衛,他不願意讓緬希科夫在附近擺攤,執意要攆他走。緬希科夫不願走,因此跟守衛大吵了一架。他當時身體還很瘦弱,根本不是守衛的對手,竟然被守衛拎著耳朵給掂了起來。

俄羅斯皇帝彼得一世那時候剛14歲,他早就聽見了緬希科夫和守衛的爭執,有心躲在暗處看一看熱鬧。彼得一世見緬希科夫眼看要吃大虧,於是命人去制止了守衛,把緬希科夫救了下來。緬希科夫知道救自己的是彼得一世,在他面前說盡了好話,直說的彼得一世心花怒放,當即命緬希科夫入宮近身伺候。

緬希科夫一下子從街頭小販,成為了天子近臣。他抓住這個機會,在彼得一世面前逢迎拍馬。緬希科夫從小就混跡在市井,生活經歷非常的複雜。可是彼得一世卻從小長在深宮,不是很了解外面的世界。緬希科夫就每天給彼得一世講一講他以前賣餡餅的故事,以此來哄小皇帝 開心。兩人那時一個13歲,一個14歲,年紀相仿自然更聊得來。

就如《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一樣,緬希科夫就這樣獲得了皇帝的信任,成為了他最寵愛的大臣。韋小寶愛色,緬希科夫則愛財。他用盡一切辦法為自己斂財,最終東窗事發,被人告到了彼得一世面前。沒想到彼得一世並沒有處置緬希科夫,他私下裡痛毆了緬希科夫一頓,叮囑他不要做事太過囂張,然後就將這件事輕輕的揭過了。

彼得一世去世之後,緬希科夫先後扶持葉卡捷琳娜女皇和彼得一世的孫子上位。葉卡捷琳娜女皇如同彼得一世一樣信任緬希科夫,在位的時候朝政事事都要參考緬希科夫的意見。葉卡捷琳娜女皇去世之後,彼得一世的孫子繼承了皇位,當時年僅11歲。

緬希科夫成為了女皇臨終前親自授權的唯一攝政大臣,他除了沒有皇帝之名外,儼然就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可惜緬希科夫最後沒能善終,小皇帝長大之後,緬希科夫不可能再控制他。最終這個俄羅斯權傾一時的大臣慘遭流放,病死他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心可法 的精彩文章:

他是民國知名畫家,婚姻卻坎坷:先後娶4位妻子,2位都抑鬱身亡
「溜須拍馬」怎麼來的?拍馬起源於蒙古人,溜須卻跟吃飯有關

TAG:史心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