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被港片騙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開一槍

被港片騙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開一槍

被港片騙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開一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影片中廉署人員常有開槍鏡頭。

被港片騙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開一槍

現實中廉署的錄影會面室之一。

被港片騙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開一槍

現實中的廉署咖啡。

被港片騙了好多年 廉政公署不開一槍

香港廉政公署辦公樓。

講述香港廉政公署辦案的影片《反貪風暴4》上映14天,票房已經超過6億元,但影片口碑極差,很多情節還不如TVB劇集來的縝密,充其量算是再次喚起觀眾對港片經典IP「廉政公署」的回憶與興趣。雜亂的辦公桌、滿牆貼著的事件線索便簽、身著制服不苟言笑的工作人員,這是香港電影廉政公署(後文簡稱「廉署」)的經典樣子。

但對外界來說,香港廉政公署(英文縮寫ICAC)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他們辦公獨立、不接受訪問、不主張暴力,甚至「連外面的朋友都沒有」。就像影片《反貪風暴》里古天樂那句經典的:「ICAC查案,不方便透露」。影視作品中的廉署和現實中的到底有何差別?是否也是談話前先喝咖啡?辦案中子彈橫飛?這裡通過一些資料整理,為大家揭示廉署現實中的一面。

廉署剛成立就抓了總警司

「香港,勝在有你和ICAC」,廉署的這句口號廣為流傳。縱觀香港歷史,在短短十幾年間,從一個貪污嚴重,消防員救火都要收取賄賂的社會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城市之一,這一成果離不開廉政公署的努力。

1973年香港總警司、英國人彼得·菲茨羅伊·葛柏被發現有巨大貪污證據,他自己偷偷逃回英國。這個事件在香港社會掀起了軒然大波,學生牽頭舉著「反貪污,抓葛柏」的標語上街遊行,得到了數千市民的支持。香港政府決定對這個問題嚴肅處理,就任命了高級副按察司,組成調查委員會。調查委員會在報告里說:「有識之士認為,除非反貪污部能脫離警方獨立,否則大眾永不會相信政府」。當時的港督麥理浩爵士接受了這個報告,在立法會上宣布成立廉政警署。

1974年2月15日香港政府成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簡稱「廉政公署」,直接向港督彙報工作,主要審查警方的貪官污吏。「廉政公署」第一擊,就是將已逃回英國的英籍貪污總警司葛柏引渡回香港定罪,而僅以貪污罪被判入獄的警官就有260名,史稱廉政風暴。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廉署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全權獨立處理一切反貪污的工作。廉署職責在於肅貪倡廉,歷史上與多宗涉及警界、政界、商界的大案相關。廉署是與所有政府機關脫離的獨立反貪機構,其最高官員「廉政專員」由香港最高行政長官提名,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廉署專員有完全的人事權,署內職員採用聘用制,而不是公務員。

■ 對比

現在已經不喝咖啡了

「到廉署喝咖啡」是香港當地人常會開的玩笑,也是電影中經常會出現的場景。《寒戰》中新工作人員請梁家輝回來喝咖啡協助調查,還把他氣得破口大罵。這是因為成立初期的廉政公署從英國引進了一批警務人員,他們在邀請證人調查的時候會問調查對象是否想喝杯咖啡或茶,眾多被調查者不願對別人知曉自己被調查,也會掩飾說自己只是去廉署喝杯咖啡。久而久之,「喝廉署咖啡」就變成了被廉署調查的代稱。不過現在廉署已經沒有免費的咖啡喝了,改為喝白開水。

錄影時很文明

在港片中常出現的錄影會面室也不像很多電影中展示的那麼幽暗逼仄,也不會有高亮度檯燈和令人寒戰的冷氣。在空間不大的會面室中,室內三台攝像機同時啟動,三盒錄像帶一盒在疑犯面前密封,需要時用做「呈堂證供」,一盒交給疑犯本人,一盒留工作人員做調查用。

實習期長達兩年半

廉政公署分為執行處、防止貪污處和社會關係處,一直推行三管齊下的方式,即執法、預防和教育三個環節相輔相成。要想成為廉政公署的一名普通職員,光實習期就需要兩年半的時間,其中還要經過反覆的培訓、實踐,通過考試之後才能成為正式職員。

辦案時不開槍

雖然廉政公署的部分工作人員有配槍,且經過了嚴格的射擊訓練,但從廉政公署成立至今,查案過程中沒有發射過一顆子彈。很多港片常常誇大槍戰場面,其實與事實完全不符。與警察相比,廉政公署需要應對的更多是智力犯罪而不是體能。

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