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kun、批小醬和狗粉絲之間的蔡徐坤之爭

ikun、批小醬和狗粉絲之間的蔡徐坤之爭

文|吳懟懟

滿打滿算,蔡徐坤出道已經一年了。在這一年裡,蔡徐坤的粉絲ikun們剛過謹斯里,懟過潘長江,噴過李宇琪,還曾要踏平直男社區虎撲,現在又揚言爆破B站。

但是,戰鬥粉的進擊之路並非坦途,ikun們攻破B站之計,被批小醬攪局,遭狗粉絲調戲。

一出錯綜複雜的社交平台輿論發酵大戲在ikun、批小醬與狗粉絲之間誕生,呈現出比八點檔狗血劇還要糾纏的劇情。

ikun、批小醬與狗粉絲之間的愛恨情仇,圍繞蔡徐坤而展開。而蔡徐坤所代表的內容,早已超過了這個人本身。這是一場符號的消解。


任何一個混亂的開始,往前追溯都能找到伏筆

狗粉絲,其實是一個多圈層重疊的群體,本體是孫笑川在鬥魚6324直播時的極端觀眾。在發展過程中,既吸收了李毅吧遺民,也收留了B站出走老宅,最終形成了一個抽象意志集合體。

狗粉絲以取笑、頂著孫笑川名頭惹事為樂,常常以攪亂評論區為目的,在社交平台上惹出不少讓人啼笑皆非的烏龍罵戰。

早前,狗粉絲就將「蔡徐坤被黑粉激光筆照射眼睛」的鍋扣在孫笑川頭上,使得大批不明真相的ikun攻佔孫笑川微博,而狗粉絲則披著ikun馬甲,潛入蔡徐坤粉絲群繼續帶節奏。

狗粉絲還曾偽裝成孫笑川在ins上約架陳冠希,遭到陳冠希本人耿直應戰。當陳開著直播到達約定地點後,狗粉絲則放了陳冠希鴿子。而前一段時間ikun與潘長江之間的爭執也多是狗粉絲引起的鬧劇。在潘長江事件中,狗粉絲反串ikun口嗨潘長江,引起兩撥人罵戰,最終鬧得老藝術家下場爭辯,流量明星親自控評。

至於批小醬(PXJ),是指近兩年湧入B站且執著於批評UP主視頻內容的相對低齡用戶,這群人對二次元文化無底線擁護,甚至是一些穿插軟色情的動漫內容也會被冠以「有愛」。

狗粉絲常常搬運來自快手、抖音的小視頻,並將之打上二次元標籤,以此來惹怒批小醬,而批小醬們也時長湧入此類視頻的評論區批評、舉報乃至開火。批小醬們充滿優越感的態度讓狗粉絲感到不爽,因此,批小醬們常常和自詡為「B站老宅」的狗粉絲髮生爭執,也常被狗粉絲嘲諷是在勵志「守護二刺螈」。

由此,批小醬和狗粉絲對立已久,前者常常想將狗粉絲趕出B站,以此來守護B站和平,而早前B站官方曾封禁一批狗粉絲,則更加劇了兩者對立。

實際上,某些由B站老宅演化而來的狗粉絲們無時無刻不希望B站倒閉。這部分狗粉絲們認為「B站涼了更好,這樣二次元就清凈了」,而此次B站上流傳的某些較為極端的蔡徐坤鬼畜視頻,很難說沒有狗粉絲帶的節奏。


在無人修理的情況下,有一扇破窗的房子,將慢慢失去所有窗戶

狗粉絲與批小醬的前世情緣大致如此,而批小醬和ikun的今生故事正在上演。

隨著蔡徐坤粉絲團官微宣布退出B站,導致大批ikun惡意情緒滿漲,揚言要爆破B站。

來自知乎匿名用戶

當然了,面對ikun的戰書,批小醬們毫不示弱,不僅枕戈待旦還點滿嘲諷技能,在閑魚、淘寶乃至微博發布轉賣賬號信息,甚至聯合狗粉絲髮揮B站鬼畜實力,把蔡徐坤、其團隊以及粉絲虐了個通透。

自收到律師函以來,B站關於蔡徐坤的鬼畜視頻不減反增,還引得路人也加入其中大行吃瓜甩皮之能事。B站、微博、知乎以及朋友圈各個輿論場都在加速發酵蔡徐坤狀告B站事件,大眾對蔡徐坤的調侃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先是沙雕網友挑錯律師事務所發布的律師函,再是被嘲諷這場戰事中,律師函發錯了地方,代理B站負責視頻的是上海幻電,而律師函警告的則是代理遊戲的上海寬娛。

即便B站是通過寬娛持有《信息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但是網友們選擇性忽視,對於造梗的渴望超過了對真實的追求。

接著又有論調稱,自蔡徐坤粉絲團官微宣布退出B站以來,B站久跌不漲的股票上漲了5%。

如此看來,蔡徐坤工作室的行為就像是蓄滿力氣拉開一張滿弓,腦海預想好將目標射個對穿,可弓弦猝不及防地綳斷了,引得吃瓜群眾一陣鬨笑。

實際上,流量明星在社交平台上如同是攤開的紙,粉絲、噴子乃至是路人都能上去畫上幾筆。

這句話並不是說,作為流量明星就要遭受大眾無限制的調侃,而是說,流量明星本身就是公眾人物,他是一張紙,但不是白紙,是印著經紀團隊和品牌信息的廣告紙。

當團隊選擇將這張紙遞到人們手中時,人們也有權利對他所表達的信息作出適當反饋。而受眾在面對不同的內容時,反饋有強有弱,就蔡徐坤當選NBA新春大使所引發的用戶反噬來說,不過是一場效果怪異的營銷案例。

當然,蔡徐坤發函是其自訴權利,但是不止B站有鬼畜視頻,微博也有,而且數量不菲,蔡徐坤工作室為什麼不一視同仁?


所謂正義,以數量為基石,以有趣為借口

起底遭受惡搞的明星,蔡徐坤並不是個例,在B站,錦鯉楊超越、真香王境澤、寬面吳亦凡都曾遭受過鬼畜惡搞。顯然,在蔡徐坤團隊的助力下,惡搞蔡徐坤的造梗範圍擴大,大眾對一個新生代偶像的消解意義更強。而狗粉絲在其中澆油,虎撲直男在旁邊添柴使得這把火燒得更旺了,這場diss更像是十年前李毅吧對李宇春粉絲的無差別攻擊。

早年李宇春因走中性風遭受大批網民攻擊,李宇春貼吧甚至還被帝吧爆吧,當年的球迷對女性明星走中性風難以接受,而如今部分球迷及電競粉絲也對十分精緻的男性明星不能容忍。從這一點來說,如今蔡徐坤所面臨的狗粉絲群體與當年爆李宇春吧的毅絲群體在某程度上是一脈相承。

而粉圈由來已久的應援文化PK以「消解偶像」為樂的抽象文化,實則是難分伯仲。前者熱情又積極,被撲滅後能憑藉「黑髮福利」繼續發電,而後者則奉行「娛樂至死」,猥笑著躲在鍵盤後煽風點火,披上馬甲、龜甲反串各種角色。

至於低齡化的批小醬則更加直接,豎起次元壁,對一切實施物理反彈,可雲式的「我不聽我不聽」杜絕溝通可能。

而到目前為止,這場鬧劇已然向著更娛樂化、造梗化的局勢走去,隨著各種梗的傳播,越來愈多路人加入其中,ikun、狗粉絲、路人、批小醬已經開始互相diss對方是「烏合之眾」,攻擊上升到學術範疇。

實際上,除了《烏合之眾》,《狂熱分子》與《群氓之族》也都可以是他們不錯的理論依據。

而就《烏合之眾》而言,其對群體與個人關係的描述足以概括這場混亂:「孤立的個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毀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但是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令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並且會立刻屈從於這種誘惑,出乎預料的障礙會被狂暴地摧毀。」

隨著各種梗的進一步傳播,跟風黑的現象也進一步擴散,狗粉絲隱匿其中,時而拋出幾個吸引眼球又突破下線的內容,而路人看到後,雖然不明所以,但屈從於群體力量,自發加入其中,成為摧毀宮殿的一員。

而同時,古斯塔夫也說道:「群體對自己看到的事件進行歪曲的方式,好像各不相同,因為組成群體的個人有著非常不同的傾向。但是情況並非如此。作為相互傳染的結果,事件受到的歪曲在群體的所有人中間總是表現出同樣的狀態。」

從這個層面來看,無論是哪種粉絲、哪種個人,只要聚集在一起,最終都呈現出群體特徵,那麼,人人都是批小醬,人人都是狗粉絲,甚至,批小醬也能成為狗粉絲。

所以,就連路人都不是追隨事件遊走的散點,也成為追求「有趣」試圖「造梗」的集合體。

最後的情況可能是,ikun披上金甲戰衣,批小醬豎起次元壁,狗粉絲遁地遊走兩方戰場,而路人,前排飲料小板凳,繼續吃瓜又甩「皮」。

至此,粉圈、二次元與抽象派群體順利會師,路人以上帝視角鼓掌撒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耳朵經濟:一場內容、流量和變現的馬拉松
黎明前的曙光:非洲整體或處於最佳投資節點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