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病癒過後孩子的脾氣變不好?面對「退行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

病癒過後孩子的脾氣變不好?面對「退行行為」,家長可以這樣做

文 | 齊麗娟

經過不眠不休的照顧,當孩子終於從疾病恢復健康時,不少家長定會以為終於到了放鬆的時候,但是接下來卻迎來孩子的轉變——脾氣暴躁又粘人。明明早已學會了自己穿衣服,卻一定要父母幫忙;自己想吃東西不去拿,偏要爸爸媽媽喂在嘴邊……這類行為讓家長們又惱火有奇怪,只不過生了場病,孩子怎麼像回到了嬰兒時期?

其實家長們的想法並沒有錯,這就是「退行行為」。在生病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爸爸媽媽萬事以自己為主的滿足感,這與他在生病之前每天都被教育和管理的狀態相反。在生病期間,家人對他特別寬容和溫柔,他的要求也會被聽從,因此孩子會喜歡上這種自己像嬰兒一樣被寵愛的感覺,但是當身體恢復後,這一切又與從前相同,由此孩子會很不高興,此時就會出現脾氣暴躁、粘人的表現,歸根結底就是耍賴、任性。那麼家長要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

1、生病時別過度寵溺

爸爸媽媽們心疼生病的孩子而有求必應這種行為能夠理解,但是這也是驕縱、寵溺的行為,如果大家在平時都很嚴格的對待孩子,不允許家庭成員溺愛他,那麼在他生病的時候也不要放棄堅持這種教育方式,別自己把自己定好的規矩打破了。

當孩子提出可以接受的要求時,可以滿足他,但是如果他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時,也要馬上拒絕他,不要給孩子試探父母下限的機會。

2、容忍孩子的壞脾氣

病癒之後,孩子出現的壞脾氣,家長也不必擔心或憤怒,就把孩子的這些行為當作他在撒嬌吧,這也是孩子調整生病時心理狀態和日常生活時心理狀態的過程,家長也不需要作過多的處理,就是用最平常的態度對待孩子即可,不出7天,孩子又會變得和從前一樣乖巧懂事了。

3、幫孩子回到之前的狀態

如果家長們希望孩子儘快回到之前的狀態,也可以適當的幫助他調整,可以拿出課本帶著孩子學習之前因為生病而錯過的內容,也可以讓孩子與班上的同學多聊聊天,和小夥伴們交流之後,他們就會迫不及待的想回到之前的狀態。

因此家長們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也不用太著急,孩子只是暫時性的發脾氣而已,等他適應了正常的生活狀態就會恢復,千萬不要責備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貧困地區兒童厭學情況日益嚴重,是什麼導致寒門難出貴子?
參加孩子家長會,要注意些什麼?做好這幾方面對孩子更有利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