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科學家首獲「惠特克傑出生態學家獎」

中國科學家首獲「惠特克傑出生態學家獎」

記者今天(4月17日)獲悉,美國生態學會4月16日公布了2019年度「惠特克傑出生態學家獎」(the Whittaker Distinguished Ecologist Award)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學術所長方精雲因在陸地生態學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獲得該獎項。這也是我國科學家首次獲得這一生態學領域的重要獎項。

方精雲長期從事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遙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先後發表論著420餘篇,其中在《科學》、《自然》和《美國科學院院刊》等期刊發表論文17篇,國內外引用超過3.5萬次。

方精雲在國內最早系統開展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研究,系統研究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儲量及變化,構建了中國第一個國家尺度的陸地碳循環框架;發展了大尺度植被動態的研究方法,豐富了區域植被格局和動態變化的理論;系統研究了我國植物多樣性大尺度格局及形成機制,豐富和發展了生物多樣性的有關理論;較為系統地開展了我國植物化學計量學研究,提出了「限制元素穩定性假說」,糾正了學術界長期以來的認識誤區;較為系統評估了我國及世界主要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趨勢, 對氣候變化的若干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分析,為我國政府應對氣候談判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開展生態學基礎研究的同時,方精雲也非常注重研究和解決國家需求與社會發展中的生態學問題,通過科技政策諮詢、參與政府決策、學科建設等方式,在我國氣候變化談判、草原地區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科技評級體系建設、生態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先後向中央政府提交諮詢報告7份,一些重要諮詢和社會服務工作在學界和政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他關於我國及世界主要國家碳排放的系統研究為我國制定氣候變化政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他與同事們合作,提出的「生態草牧業」理論,成為我國一項重要農業政策,在全國多地示範推廣,成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要抓手。

據了解,美國生態學會成立於1915年,是生態學領域人數最多、國際影響最大的學會。惠特克傑出生態學家獎由美國生態學會設立,旨在紀念享譽國際的傑出生態學家羅伯特·惠特克(Robert Harding Whittaker)。該獎授予對生態學作出傑出貢獻的非美籍生態學家,每年僅有一名生態學家入選,是國際生態學界最具影響的獎項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對「廣告進試卷」當有預警機制
中國留學生在美因瑣事與同學爭吵 竟被送精神病院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