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漢帛高敏:哈勃智慧雲助力時尚產業智能製造轉型

漢帛高敏:哈勃智慧雲助力時尚產業智能製造轉型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4月17日報道

今日,以「智領霓裳 雲鏈生態」為主題的2019哈勃智慧雲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漢帛國際總裁高敏做了開場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高敏提到,整個服裝行業正面臨著急迫的轉型壓力,傳統的剛性製造已經不能滿足流量碎片化時代的需求。

「轉型,不是升級。」高敏一句話道破了服裝行業柔性製造轉型迫在眉睫。這一轉型也必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革命。

早在2015年漢帛就開始嘗試轉型,對工廠進行改造,並摸索出了一條自主的柔性製造路徑——哈勃智慧雲。

據高敏介紹,哈勃智慧雲是服裝行業的首個工業互聯網平台,其以智能製造為核心引擎,基於「全要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搭建服裝行業雲及智能製造雲,助力服裝領域中小企業實現轉型升級。

據了解,哈勃智慧雲有「行業雲」、「智造雲」、時尚雲、文化雲四大能力矩陣:行業雲能夠穿透核心產品的供應鏈數據,提供柔性製造的供應鏈基礎;智造雲則以最小顆粒度、最低侵入成本、最快批量複製為核心,實現「一台縫紉機上的工業互聯網」;時尚雲能夠為時尚行業提供中國第一個一站式解決平台,賦能產品、內容、供應鏈等核心資源;文化雲則是第一個中國時尚設計元素的集合體,能夠將大量概念設計應用落地。而在現階段,時尚雲與文化雲將主要以共創中心的形式來落地。

在移動互聯網紅利之後,產業互聯網逐漸興起。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從「流量經濟」到「數字經濟」的一種轉變。這意味著產業內各環節的數字化,以及數字化之後的互聯,核心在於產業端的「數據挖掘」和「數據應用」,因而是一種「數字經濟」。

在資本寒冬之際,馬化騰卻認為產業互聯網的春天即將到來。柔性製造作為產業互聯網的一支,是否也會迎來新的春天呢?

以下為漢帛國際總裁高敏的演講內容:


柔性製造轉型迫在眉睫

現在整個服裝行業都面臨著極其急迫的轉型壓力。我們過去是以大客戶為核心,大客戶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大批量穩定訂單,少數幾個核心客戶就能夠養活一家服裝製造企業。

但現在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演化,流量開始碎片化。反映到製造業,就是出現了大量網紅、淘寶品牌、社區電商、獨立設計品牌等等的訂單,同時傳統大客戶的訂單卻開始萎縮。

而且,這些新訂單的特徵不再是大批量穩定的,它們是小批量、高批次、動態變化。

以前一個客戶可能一次就一個款式下單10萬件。

現在有大量的客戶,他們每次下單十幾甚至幾十個款式,每個款式第一單可能就100件。但如果他們賣的好,他們會很快追加500件、5000件、50000件,而且交貨的時間很急。不僅新的客戶如此,老的客戶也隨著互聯網的變化,訂單特點開始往小批量高頻次靠攏。

我們服裝行業在過去形成的生產和供應鏈體系,幾乎都是穩態的、剛性的,我們從來沒有服務過這種柔性的訂單需求。

要拿下這樣的訂單,我們就必須實現從剛性製造到柔性製造的轉型。

但柔性製造並不是升級的概念,而是一個轉型的概念,因為它和傳統的剛性製造截然不同。

首先,要做到柔性製造,我們必須先能知道,產能在哪裡,供應鏈在哪裡,各自的價格是多少,交期時間是多少。

例如我的供應商能夠提供多少布,這涉及供應鏈;例如工廠里有多少工人可以幹活,一天能做多少件,這涉及生產。

這就需要接入供應鏈上下游數據,並且直接採集生產設備的數據。這就是信息的透明化。

其次,掌握了這些數據,我們還要形成體系,能夠分享數據。例如適合生產這件衣服的布是誰提供的,有多少,什麼時候能送到工廠,多少錢。這就需要為他們提供一個統一的平台,讓他們在這個平台明確的規則里對接。這就是信息的標準化。

最後,就算掌握了這些數據也能分享數據,我們還需要能夠快速調動這些數據,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例如客戶在我這個平台里,只需要簡單操作,不需要了解很高深的行業知識,不用打開十幾個頁面,就能夠用比較合理的價格快速選購想要的產品。這就需要為平台里所有參與方制訂高度自動化的合作方式。這就是信息的系統化。

信息的透明化、標準化、系統化,是柔性製造的核心。這不是一個在傳統服裝交易體系里能夠自然生長出來的東西。


哈勃智慧雲來自於這個時代

我們哈勃智慧雲的底氣,既來自於自己,也來自於這個時代。首先,我和哈勃一樣,都是這個行業的孩子,我們在這一行已經二十年了。從一塊布到一片廠房,我們有著這個領域最深刻的行業洞察。老本行的底子是我們最堅實的基礎。

其次,我們一直保持中立的態度,能夠和各個業務環節的企業形成合作。我們從來不追求一家獨大的格局,也不主張派系和山頭。這種歷史能夠讓我們有最大的合作體系。

最後,我們始終求變,一直保持敏銳的趨勢嗅覺。一直自我革命是我們的傳統,在過去二十年我們做了大量的生產方式、交易模式的創新,從來都積極吸納新鮮血液。在別的行業眼裡,我們是最服裝的;在服裝行業眼裡,我們是最「雜」的。

我們是服裝行業里,短板最少的選手。

當然,我們也感謝這個時代。一方面是中國消費互聯網使得大量的技術和經驗極為成熟,這些知識只要一移植到服裝領域,就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另一方面,是柔性需求正在迅速壓低服裝行業的收益。我們的同行們日子很苦,在這個時候,他們被迫願意改變了,他們現在的合作門檻比過去大大降低。


哈勃智慧雲四大能力矩陣

哈勃智慧云為整個行業提供了解決方案的能力矩陣。

首先是行業雲。我們會將我們已有的能力和資源,以及願意響應哈勃智慧雲號召的行業夥伴的能力,放在一個統一可以協調的平台上。

這個平台的最大特徵,就是能夠穿透我們核心產品上的供應鏈數據,讓我們知道供應商在哪裡,材料的規格和價格,運輸的時間和成本。這是構成柔性製造的供應鏈基礎。

其次,這個行業雲是一個標準化的合作接入平台。對上,它能夠給源源不斷接入的供應鏈夥伴提供標準化的接入介面;對下,它能夠將平台的訂單用自動化的形式派發給下游的工廠,並高動態地將供應鏈與工廠的信息做匹配。

但在現有的服裝行業水平看來,大量的供應商與工廠信息化程度極低。尤其是工廠,基本無法做到產能端的數據採集與反饋。因此,我們哈勃智慧雲中還有一朵智造雲。

智造雲的任務是通過低成本批量可複製的智能生產方案,採集、處理、傳輸、分析、反饋產能端的數據,達到與行業雲訂單數據及供應鏈數據的匹配。

哈勃智慧雲的智能生產方案一定是最小顆粒度、最低侵入成本、最快批量複製為核心,我們的宗旨是「一台縫紉機上的工業互聯網」。

最後是承載了時尚雲與文化雲功能的共創中心。共創中心是哈勃智慧雲平台的行業4S店,首先,它是一個能夠概要展示哈勃智慧雲整合能力的實體空間。我們和合作夥伴的供應鏈能力、智能製造方案,甚至是在裡面喝著咖啡想風格的設計師。這些服裝行業里的核心元素,會被我們整合在一起,並用各種形式展現給合作夥伴,讓他們能直觀地理解、跨行業跨工種地交流。

在這種展示交流中形成的合作,通過共創中心的標準化梳理後導入到行業雲平台,承擔交易中心的職能。

其次,這個空間對資本及媒體、流量等行業來說,是一個快速跨界合作的窗口。共創中心不僅能夠為服裝行業內的板塊賦能,也能將供應鏈與產能匹配後,為IP、ACG、網紅、精選社區等他行業賦能。這就是生態中心職能。

這樣一個面向全行業、真正能落地、低成本快速複製的平台,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行業云:三大子版塊協同運作

哈勃智慧雲的行業雲平台。我在這裡用了一個服裝產業鏈中非常常規的流程,來介紹行業雲下面三個子版塊是如何互相協同的:

客戶一旦提出需求,研發設計平台就開始承接。這個平台和普通的設計工作室不同,它會根據哈勃智慧雲所掌握的供應鏈及產能數據,結合客戶需求進行設計研發。所研發的設計款式,裡面的面輔料工藝工序一定是哈勃智慧雲的供應鏈及產能所能夠支持的。這就是說,在這個階段,我們已經開始了標準化導入。

隨後,客戶認可設計,開始進入協同交易平台下達訂單。訂單生成後,就會自動智能匹配,將供應鏈及產能和客戶的需求來進行雙向的選擇,最終確認訂單。傳統的所謂確認訂單,實際上只是確認合作意向和基本的價格範圍,具體的料、工藝、交期、品質都還需要大量反覆對接的過程。但由於哈勃智慧雲掌握了產供兩端的數據,當這個訂單在哈勃行業雲被確認時,就能夠直接交付到生產執行,這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而執行生產的則是哈勃智慧雲的智能生產單元。智能生產單元一方面能夠根據訂單確認信息自動調配物料及工人,另一方面也能夠根據工序工藝特徵向工人下達特定指令。前者是因為掌握了產供的數據,後者是因為掌握了製造設備的數據,能夠告訴工人某個工藝要扎多少針。這樣就能夠降低生產端的成本,並且隨時知道生產進度。

這三個平台的系統化協作,在服裝行業是第一次。

那如何讓這數百,未來上千乃至上萬的各細分業務合作夥伴,長期地支持哈勃行業雲呢?

方法很簡單:誰幹了哪個活,誰就賺那個錢。

這句聽上去近乎真理的話,在服裝行業並不是自然成立的。就像剛才那些細碎的小業務使得這些小公司無法賺錢,服裝行業里大量細緻的項目並沒有按項收費的傳統,為了更高效地服務大客戶,服裝行業習慣把多個項目合併在一個名義下收費。

這個傳統導致服裝行業天然存在大量灰色地帶,而這些灰色地帶又進一步加高了行業整合的門檻,也使得跨行業資源更難進入。

哈勃行業雲不僅僅是將自己二十多年的積累寫成一張漂亮答卷,更要打破傳統,提出新的整合方法:如果不要一家獨大也不搞黑箱,那如何讓平台上的交易雙方都認可?答案是,告訴買方你買了什麼花了多少,也讓賣方知道他賺了多少。平台不壟斷大部利益,而是服務、賦能依附平台的參與者。

買方將第一次知道他付的100元里,有多少給了面料測試又有多少是花在成衣全檢上;賣方將第一次發現,即使只老老實實做一項業務,也能收到錢。這是哈勃行業雲在服裝貿易上的行業突破。


智造云: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

智造雲,基於我們解決服裝行業智能製造的整體解決方案,必然是軟體硬體一體化的。

如果從系統的角度來看,從計劃排期開始,到整個生產過程的經營管理、生產管理、包括每個工序流程。

對對應到工廠方面,就要有工業終端感知設備。這個終端體系主要有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採集設備的參數、設備的狀態,這是我們實現柔性製造在數據上的基礎;還有一部分就是為了展現我們整個工作的流程,包括工作指令、工作表現等,它是可以把生產終端採集記錄的這些數據,展現給相關方,提供項目協作的效率。

解決方案裡面,我們會利用pc端的應用,還有現場的電子看板,以及我們的工人所使用的工業手機、工業平板等。做到既能夠獲取數據,也能夠表達數據。

獲取數據、表達數據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人員、設備、物料的全鏈條數據管理。這也是智造雲解決方案的核心邏輯。

根據這個核心邏輯,智造雲解決方案會聚焦在交期、成本、品質這三個關於成衣加工的最重要的指標上:

交期:傳統生產的大訂單要有三個月到半年的生產周期,那哈勃智造雲必然要把生產周期縮短,把訂單從原來的三個月變到15天甚至到3到7天,這是智造雲解決方案裡面一個非常出彩的成績,也是實現柔性製造在產能上的重要支持;

品質:由於把整個生產過程當中工藝工序全部數據化,智造雲能夠實現品質的追蹤、透明化。這意味著我們不僅知道精確的不良率,還能提早甚至現場發現,錯在哪個工位哪道工序哪一針,精準發現問題,精準改進;

成本:當所有的數據都採集出來,後台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把製造成本管理成本,包括我們整個生產過程當中一些冗餘成本,用真實可感知的數據分析展現出來,為進一步優化成本提供明確的方向。

不良率預期至少可以降低20%甚至更高,生產效率提高30%,通過智能儀錶對水電氣的監控,能源成本降低15%,並實現柔性製造。這是我們智造雲到今天為止的成績單。

哈勃智造雲的思路是,我們就從一台縫紉機開始。

我們在一台縫紉機上加裝感測器,它可以鏈接到你的手機上,通過APP來呈現,非常簡單平價的改裝方式。

改裝後,你能得到大量全新的工作指令,例如知道這台縫紉機扎了多少針,用了多少布和電,自動計算它一天的工作效率,通過縫紉機給操作它大的工人髮指令。

而這些功能集合在一起,就能帶來效率提升、成本優化,以及更直觀的認知,更理性的決策。

智能工廠要實現,首先要標準化,工序工藝要標準可衡量;然後要數字化,可以被計算被採集;最終實現數據分析,智能決策,也就是智能化。

哈勃智造雲長年努力的結果,就是在一台縫紉機上實現了這三化改造。


共創中心:哈勃智慧雲的4S店

為什麼開頭說共創中心是哈勃智慧雲的4S店?因為共創中心也有4個S:展示、社交、服務、交易。

哈勃行業雲的矩陣,行業里沒有;哈勃智造雲以最小智能單元為核心的智能製造方案,行業里也沒有,這都需要以實體的形式展現出去。更重要的是,需要把哈勃智慧雲這種全新的行業生態展現給流量及資本方,告訴大家服裝行業誕生了一種新玩法。

這種展示必然會帶來各種跨工種、跨業務、跨行業的交流。有人會第一次發現誰在穿自己做的衣服,還有人會第一次發現誰設計自己穿的衣服,這種交流會刺激他們產生新的想法,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並發現新機會。

而這些新想法新機會的實現,需要一個能力豐富的平台。共創中心依託哈勃智慧雲,可以為他們提供沒有短板的服務,幫他們撮合缺乏的能力,尋找需要的合作夥伴,提供打包的業務方案,甚至是媒體推廣和資本孵化的導入。

這些服務與商品的撮合,就能形成交易。

因此,共創中心的實質是一體兩面:交易中心與生態中心。

哈勃智慧雲的業務結構,決定了必須以生態平台的方式才能夠實現一站式交易,這就需要保持儘可能豐富的能力;而要想讓更多不同角色的參與方來哈勃智慧雲分享他們的能力,那就必須堅持中立共享的生態平台定位。

在交易中心這一面,共創中心可以有付費制的會員服務、供需匹配平台的交易服務費、軟體/設備/系統/最小智能單元/產線/工廠等等不同級別的技術方案輸出及工業互聯網轉型費用。依託行業雲和智造雲的支持,通過專門的商務團隊及客服團隊來推進業務。

在生態中心這一面,共創中心可以舉行行業級別的評選和授獎,如設計獎、品質獎、行業大獎等,為各細分領域建立標杆;也可以成為媒體接觸服裝與時尚的窗口,資本選擇優秀孵化項目的平台。共創中心也將是服裝里最「雜」,外界眼裡最「服裝」的跨界合作樞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專註啟蒙教育,寶寶玩英語正式更名為成長兔英語,打造「成長+」戰略
互聯網的第一次「失憶」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