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俗語: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老祖宗的生活經驗

老祖宗有句俗話,叫:豬草包,羊好漢、牛的眼裡淚打轉。這句話就是通過用三種不同的動物的日常表現,展現出三種不同的人性。

豬代表了無能的人,羊代表了忠勇沉默的好漢,牛則代表了無私奉獻的英雄。這句話不但來自與勞動人民日常觀察生活的總結,也與這三種動物的傳說有關。

古時候有個富翁,因為老來得子對兒子非常溺愛,孩子一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事生產,不會勞作,每天躺著享福。可惜不幸的是,孩子剛剛長大,富翁夫妻就去世了,自此家道中落,變賣田產。可這個孩子並沒有因此而醒悟,依舊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最後餓死在自家的院落中。

這個孩子死後,閻王爺看到他不思學業,坐吃山空,荒唐浪費的行徑不禁大怒,說道:你雖命好,卻懶惰成性,不如變成一頭豬。就這樣,這孩子轉世後變成了一頭豬,每天繼續過著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

從這個傳說也能看出人們對於豬的印象就是好吃懶做,愚蠢等等,塊頭雖然大,膽子卻特別小,不管是同伴被抓還是自己被困,都不知自救,只會一股腦的慘叫求饒,因此被冠以草包的稱號。

而羊則不同。傳說開天闢地之時,人間沒有五穀,人們不知生產,終日挨餓受凍,是天上的一隻神羊同情於人類的處境,趁著天官熟睡之際,將糧食的種子從天上偷了下來,又教給人們種植的方法,此舉觸怒了天帝,天帝讓它將種子帶回來,神羊堅決不從,因此遭到處罰,被罰永生永世被人類宰殺。可見羊在古代傳說中是英雄的形象。

現實中羊的表現似乎也印證了這一事實。比如說,羊在被宰殺的時候從來不叫,一聲不吭就像一位好漢。同樣的,就算它處於非常飢餓的時候,也不會像豬一樣打滾哼叫,而是採取默默忍受的姿態。由此人們也其與好漢的形象聯繫在了一起。因為人們心目中的好漢就是這樣英勇無畏,大愛無私的形象。

魯迅曾用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這句話表達對其任勞任怨品質的讚歎。在上古的傳說中,牛原本是天上的神獸,只因為一次傳錯了天帝的旨意,而受到上天的懲罰,被迫下凡幫助人們耕地。因為感懷於自己的遭遇,牛每次耕作完畢,卧倒休息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唉聲嘆氣,臨死前還會落下悔恨的淚水。

牛是一種感情豐富的動物,能夠忍受惡劣的環境和別人的嫌棄,對人類也非常友好。但同時,正因為感情豐富,也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情緒和對自己未來的擔憂。

當主人要殺它的時候,他也會有所反應,不同於豬的哀嚎和羊的忍耐,牛會哀求,也可能會下跪。其哀鳴與淚水所傳達出的默默的悲傷,也讓人不由地心情沉重。感嘆其一生無私的奉獻。

所以很多農村人是不會殺死為自己家耕作一輩子的老黃牛的,當牛老到不能耕作的時候,就讓它在牛圈中養老,為其送終。而那些屠牛的屠戶,也會因為不忍心看到牛的眼睛,而在屠宰時用一塊布將牛的眼睛蒙住。

俗語中用這三種動物的本性來表達普通大眾對三種人的厭惡與讚美,僅知享受,不努力勞動創造的人受人唾棄,終將後悔一生。英勇無畏,為人們奉獻一生的人值得讚揚。勞碌一生,只知工作,不圖享樂,無私奉獻的人也終會獲得他人的回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鼓瑟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老祖宗留下的忠告,還有人知道嗎
外出踏春,老祖宗留下一句俗語: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在理嗎

TAG:鼓瑟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