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鶴崗「一萬五一套房」雖是個例,背後的問題該重視起來了

鶴崗「一萬五一套房」雖是個例,背後的問題該重視起來了

兩室一廳2萬9一套,一室一廳1萬5一套……近日,一則黑龍江鶴崗市區二手房每平米僅需幾百元的消息引發社會熱議。一個四五線城市,房價較低並不會讓輿論感到奇怪,但房價低到如此程度還是超出不少人的預期。

隨著媒體的跟進,「一線城市一平米,煤城鶴崗一套房」的現象被證明基本屬實。不過,這些「萬元房」多屬於「棚改房」,建築標準無法與一般商品房相提並論,取得產權證明等也相對麻煩。對此,鶴崗市相關部門昨晚(16日)也回應稱:低價房只是個別現象,當地樓市供需平衡,房價較為穩定。

不過,相關數據顯示,即便是位於鶴崗市中心的商品房,其價格每平方米也僅需要2000-3000元。平均下來,鶴崗的住房均價僅為1542元/平方米。當然,考慮到當地經濟發展現狀,房價低有其道理。但放眼黑龍江省,與鶴崗相鄰的佳木斯市的房價均價為4608元/平方米、伊春市的房價均價為4685元/平方米。

郊區房價不過數百元,市區房價也處於全國「窪地」,究其原因,可能與其「身份」有關——2011年,鶴崗被確定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國家確定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縣、區)共有69個。這些城市面臨的共同難題是,普遍存在人口外流的後遺症。

以鶴崗為例,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該市總人口為108.8萬人,2017年為100.9萬人,6年時間內減少近8萬人。資源枯竭以及人口外流的結果,是經濟發展的不景氣——2011年,鶴崗的GDP為313.1億元,2017年則減少至282.9億元,還不及東部發達省份的一個鄉鎮。鶴崗長期低迷的房價,正是當地經濟增長乏力、人口外流,失去最基本的供求關係支撐的自然結果。

這並不是說房價高企就等於經濟充滿活力。但對於鶴崗異乎尋常的低房價現象,不能僅僅視為孤立個案,也不能只關注低房價本身。

本月初,在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提到了「收縮型城市」概念。而近年來的多份研究報告顯示,國內出現的「收縮型城市」多達數十個,多以資源枯竭型城市為主。當然,鶴崗無一例外地出現在這些報告給出的「收縮型城市」的名單中。

對於已經習慣「攤大餅式」擴張的城市管理者而言,主動讓城市「收縮」可能存在不少主客觀難題。如,增量的「收縮」意味著土地財政的難以為繼,拋棄對土地財政「拍槌一響,黃金萬兩」的盲目崇拜,對地方政府而言更無異於「壯士斷腕」。又如,存量的盤活意味著民生等投入的持續增加,在土地財政缺位,經濟轉型乏力,財政資金有限的背景下,這無異於「雪上加霜」,短時間內也難以給出靚麗的「成績單」。

以鶴崗為例,在常住人口小於戶籍人口,且人口持續凈流出的背景下,當地依然脫離常住人口總量實際,大搞基建,擴充城區範圍。在中國土地市場網可以查到,目前,鶴崗仍有大量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正在掛牌出讓。這樣換來的很可能是低效甚至無效的投資,而當地郊區「棚改房」幾百元一平的房價,也許就是市場對於當地肆意擴張的直接「回應」。

讓一些地方政府主動轉變城市發展觀念並不容易,這就需要頂層設計層面的引導與督導。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發改委明確指出,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同時,還提到要深化「人地錢掛鉤」等配套政策,全面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換句話說,應對收縮趨勢,地方政府應該根據人口和產業需求進行城市規劃和財政支出,不肆意擴張,以「控制增量」;與此同時,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市配套和服務、強化城市特色等以「盤活存量」。

可以肯定的是,雖然不少研究報告都給出了名單,但應該不會有哪座城市主動承認屬於「收縮型城市」,這就需要更進一步的「官宣」。接下來,相關部門還是應該具體明確「收縮型中小城市」的範疇,倒逼相關城市明確自己的定位,繼而進行一定的規劃調整。畢竟,沒有人願意看到更多大而不實、華而不實的「鶴崗」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第十代索納塔領銜 北京現代展四款新品登台
柯文哲為參選2020年新開微博?邱毅、黃智賢……這些年有多少台灣政客「登陸」微博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