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年內無法相見?巴黎聖母院大火後人氣反增,國人表示想去實地紀念

十年內無法相見?巴黎聖母院大火後人氣反增,國人表示想去實地紀念

法國時間4月15日下午,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突發重大火災。大火導致聖母院標誌性塔尖倒塌,木質屋頂燒毀。據專家預計,巴黎聖母院受災後,重建需要至少八到十年。在短期之內,我們必然無法再一睹巴黎聖母院的全貌了。

目前,多家旅遊機構都對法國游線路進行緊急調整,對於還未抵達巴黎聖母院的旅遊團以其他巴黎景點替代。不過令人驚訝的是,不少遊客依然將巴黎聖母院放入了自己的行程安排中,還有遊客打算去實地紀念,火災後巴黎聖母院的人氣不降反升。

【復原後還是原來的巴黎聖母院嗎?】

「我之前曾經兩次去過巴黎聖母院,現場感覺相當震撼。」 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學院教師沈衛告訴記者。在歐洲遊學時,他暫住在巴士底廣場附近,曾從廣場一路走到巴黎聖母院遊覽,還爬上了聖母院的頂部遊覽區。當時,聖母院典型哥特式建築的紋樣、玫瑰窗、柱飾和天花板上的肋拱,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沈衛回憶當時的巴黎聖母院之旅

談及巴黎聖母院的復原,沈衛坦言,從文物價值的角度而言,巴黎聖母院的損失不可挽回。從現場的圖像來看,教堂里有不少從頂部坍塌的焦黑木炭,這些木炭原本都是有著800多年歷史的木構件,頂部的滴水獸也有著500多年的歷史。「這些就算修復,也已經不是原物了。」沈衛說。令他嘆息的是,巴黎聖母院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其中因為哥特式的尖頂,教堂奇蹟般地經受住了兩次炸彈的洗禮,這次卻在劫難逃。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早在2015年,藝術歷史學家安德魯·塔隆就曾利用激光掃描,非常精確地記錄下了這一哥特式大教堂的全貌。這一次激光掃描耗時數年,掃描點囊括了大教堂內外的50多個地點。可以說,雖然現實中的大教堂已經無法恢復,但被數字化的「巴黎聖母院」依然留存。通過數字化記錄,精確地重建巴黎聖母院也成為了可能。將來,人們仍舊能夠見到外觀上和過去基本沒有差別的巴黎聖母院。

【殘缺也是一種美,巴黎聖母院熱度「爆表」】

根據法國旅遊發展署公布的數字,2018年法國接待中國遊客數量達到230萬,是歐洲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在即將到來的五一歐洲游中,法國和俄羅斯、義大利等國一樣,備受青睞。在法國的景點中,巴黎聖母院的熱度過去僅次於艾菲爾鐵塔和盧浮宮,成為國人「必打卡」法國景點。

自發生火災以來,巴黎聖母院的熱度也「爆表」了。攜程平台上「巴黎聖母院」景點頁面瀏覽量和點評量,相比之前暴增500%。多位網友祈禱巴黎聖母院「早日恢復原狀」,也有網友表示要去實地紀念,累計評論數量已近2000條。

對於遊客表示想要去看修復中的巴黎聖母院這件事,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建築與環境藝術學院教師司紅偉表示可以理解,「雖然很難說還是以前的巴黎聖母院,但這幢建築仍舊能給觀眾和研究者帶來啟發和視覺上的享受。」

事實上,世界上不少頗受遊客歡迎的歷史建築都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大部分建築一直在經歷不斷的修復。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舉行婚禮的聖保羅大教堂就曾經在1666年歷過一次慘烈的火災。直到1675年,倫敦政府才決定對聖保羅教堂進行重建,此舉讓大教堂脫胎換骨。日本的金閣寺也在1950年被一把人為的大火燒毀。1955年,根據在明治時代翻修時留下的圖紙,金閣寺開始了重建,最終成為了如今的樣子,比原先更為豪華。

大火後和如今的金閣寺

在國內,歷史建築也一直在經歷著修復和變化。司紅偉告訴記者,故宮的1000多幢建築中,不少細節都已改變,比如故宮的琉璃瓦,古代的技藝已經失傳,但琉璃瓦古樸的美仍然能被遊客感受到。

將要修復的巴黎聖母院也是如此。在司紅偉看來,殘缺也是一種美。斷臂的維納斯難道就不美了嗎?對於遊客來說,現在的巴黎聖母院同樣也能讓他們經歷一次歷史和美學的震撼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正式啟用,線下線上聯動打造長三角區域科創板服務品牌
上海市花白玉蘭,是不是存在感太低了……怎麼和垃圾桶扯一起了?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