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虛多痰怎麼辦?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虛多痰怎麼辦?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黃帝內經講解》、《中醫名言辭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這篇文說,給您聊聊我們肺中的痰。

肺中多痰,我們往往會想到一個人的氣管不好。實際上,從中醫的思維出發,肺裡面的痰,很有可能是脾虛在作怪。也就是說,人有多少粘痰,他的脾就有多麼虛弱。

這麼講,不見得百分之百準確,但是的確符合相當一部分人的實際情況。

這要從一句膾炙人口的話說起——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這句話,最初載於《證治匯補·痰證》,是清代醫家的經驗總結。然而這句話的雛形,又出現在《黃帝內經》當中。《素問·咳論》裡面明確講到:「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這些話都在告訴我們,脾氣虛弱,不的運化,導致的痰濕,會上泛於肺。肺裡面痰濕那麼多,當然就會宣降失常,於是氣逆而咳,把有形的痰濕——粘痰排出來。

不過,在這裡,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楚,這就是,聚生於脾胃的痰濕,怎麼就非得上泛到肺部呢?痰濕,是通過什麼樣的路徑和方法,來到肺部的呢?

首先說,古人這麼歸納,目的在於強調咳痰這件事和脾肺兩髒的關係密切,並不等於痰濕只能上泛到肺部。痰濕可以去的地方多著呢。比如到心,可以引發冠心病。到腦,成為腦卒中的禍根。到四肢腹部臀部,成為肥胖的根源。總之,它可不一定去哪裡。但必須承認,又脾胃到肺部,的確是痰濁的主要「傳導路線」。

這裡面的原因很簡單。脾屬土,肺屬金,脾土能生肺金,脾土為母,肺金為之。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父債子償。母臟有病,往往會傳導給之臟。這就是所謂的「母病及子」。其次,肺經的循行路線,就是起於中焦,環循胃口。因此脾胃所生的痰濕,就容易循肺脈上行於肺,引發頻繁大量咳痰的現象。

由此可見,脾虛,就成了痰多的一大誘因了。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多件的。

比如說,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情形,即早晨起來和飯後,痰特別多。整個人總感覺嗓子眼中有痰,咳出來確實有,而且色白,質地粘稠,容易咳嗽。一咳嗽起來,聲音顯得重濁,呼吸道和喉間有痰聲。另外,整個人容易乏力、便溏,胃口也不是很好。看舌苔,往往有點白,有點膩。這種現象,就是典型的脾虛濕蘊,上泛於肺所致的了。為什麼是早晨和飯後痰多啊?因為早晨的時候,脾胃之氣應時而動,故而痰濁容易上泛。飯後,脾胃負擔加重,脾虛更甚,所以痰多。至於說乏力、便溏、苔白膩等等,則是典型的脾虛癥狀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往往藥用法半夏、陳皮、茯苓、蒼朮、川朴、杏仁、佛耳草、紫菀、款冬花之屬,起到燥濕化痰,溫肺降氣之能。

在平時,則要注重以健脾為主。如果每天能抽出時間,艾灸我們的足三里、中脘穴、關元穴,同時掐按豐隆穴,長期堅持可以見到一定效果。

好了。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患上血癌的人,身體一處會膨脹,最多擴大15倍!
話為肝葯,咳為肺葯,涎為脾葯!怎麼理解?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