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層次越高的人,越挑剔

層次越高的人,越挑剔

從小到大,我們都會聽到這樣的話:「這個人很挑剔,難相處。」「太挑了,很麻煩。」

挑剔,一直以來都是很多人心中的貶義詞,意味著過分苛求,難相處。

但是,挑剔不應該用來要求別人,它其實是一種對自我的態度。

那些過得好的人,總是很挑剔。

轉載來源:物道(ID:wudaoone)

作家李碧華是個神秘的人。

她言語毒辣,文筆犀利,但從不接受訪問,也沒有任何公開場合的照片。

據說,和她見面談工作時,她會約法三章:「不去簽名售書,不要書上放照片,不要電話採訪我。」

李碧華平時只用傳真聯繫:「我從來不接電話,以後我們用傳真聯絡。放心,我收到傳真,會及時回復你的。」

有位出版社編輯回憶時評論道:「在李碧華身上,挑剔和通情達理總是奇怪地糅合在一起。」

圖片|Znightmare

其實,挑剔並不意味著是讓別人為難。就像李碧華一樣,有時候挑剔是對自己的要求,它意味著取捨,選擇與追求。

挑剔,有挑有選,有剔有棄。

圖片|濱田英明

01

挑剔的人,會吃得更好

汪曾祺對吃很挑剔的人。

比如他做飯時,會堅持做葷菜用素油,做素菜用葷油。比如昆明某一家汽鍋雞,他說得挑武定雞,才能「極肥而有味」,換了其他雞,便不是這個味兒了。

圖片|濱田英明

他很喜歡一道昆明菜,叫炒包穀,即炒玉米。有一次,老同學請客,特地做了這道炒包穀。結果一端上來,他一看包穀太老,肉太多,醬油太多,還加了太多水。

汪老忍不住說:「你這樣的炒包穀,能把昆明人氣死。」

這樣的挑剔,也許在有些人眼中,是不是太來事兒了?吃個飯而已,至於這樣嗎?

但對於汪曾祺來說,這是必須的。人生在世,吃一頓少一頓,總要好好吃飯,怎麼能隨便糊弄自己的舌頭呢,怎麼能敷衍對待食物?

圖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濱田英明

挑剔的人,會吃得更好。因為他更在意要讓食物好好吃,不辜負美食,不辜負一餐一飯。

圖片|濱田英明

02

挑剔的人,會玩得更豐富

曾與友人一同出去旅行。

她說自己比較挑剔,於是一手包辦了旅行路線,安排好想去的地方。挑住宿時,她會在民宿里挑選,一來不想挑千篇一律的酒店,二來希望住得更有當地的氣息,盡善盡美。

圖片|濱田英明

期間,我們入住後發現住宿的地方和原來網上的介紹有出入。本來舟車勞頓,想著就不折騰了。但是友人先讓其他人休息,自己去交涉一番,未果後,她重新挑選了新的民宿,第二天便換了地方。

有人問她是什麼能讓她這麼有精力去折騰。她笑笑說:「因為每一趟旅行都很珍貴,不能怠慢了,寧可挑一點,也不要留下不愉快的記憶。」

圖片|濱田英明

圖片|圖片來源於網路

聽此話,豁然開朗。

有些人為何會玩得那麼好,不僅是會玩,還是會挑剔。他挑選自己想要的旅行,挑剔旅行路上的衣食住行,只為了讓時間更值得,讓旅行更豐盈。

如果覺得太累了,草草了之,也許我們無法聽見清晨五點鐘樹林里的鳥叫聲,看見太平洋的第一縷陽光穿過海面直照眼前,吃到當地人家中最原味的美食……

圖片|濱田英明

03

挑剔的人,更為自己而活

有一次,柴靜和她的導師陳虻吃飯。陳虻問她要喝什麼。

柴靜也不太留心,便隨口說了句:「隨便。」

陳虻一聽,「眉毛眼睛擰在一起」,生氣地說:「隨便?!問你的時候你說隨便?!你已經養成了放棄自己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談自己願望的習慣了!」

有時候隨口說出的隨便,並不是我們真的不挑,而是懶得去想、懶得去挑。

挑剔的人,會思考多一點:這件事應當如何看待?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每一次挑剔,都在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投票。

圖片|濱田英明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要變得挑剔,但至少在面對生活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挑剔一點,多思考一點,像陳虻所言,「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談自己的願望」。

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挑剔可以讓我們學習挑去自己不想要的。唯有如此,才能漸漸活得不那麼人云亦云。

圖片|濱田英明

為了離理想的生活更近一點,有時候,我們不能太隨便,還是要挑剔一點。

因為事事隨便,可能生活會處處挑剔。

可是挑剔的人,也許會活得更為恣意。

圖片|濱田英明

物道,使物有悅人之美,人有息物之心。每天早上8:00,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要的精緻生活。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住顏 的精彩文章:

沙發背景牆別瞎掛畫,這37個方式值得參考!
傢具到底該選定製還是成品?

TAG:住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