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青春斗》:非典型的向真,或許才是鄭爽最舒服的樣子

《青春斗》:非典型的向真,或許才是鄭爽最舒服的樣子

作者|Teresa

「今天《青春斗》大結局了,但我相信青春不會有結局。因為青春是一種心態,只要堅持樂觀勇敢,帶著青春的戰鬥力一直向前沖,它就永遠不會離開。」鄭爽在微博長文中這樣寫到。

在經歷了諸多討論甚至是辯論後,趙寶剛的新作《青春斗》播出20天以近70個熱搜高熱度收官。一頭普通的短髮、牛仔服 運動褲,隨心隨性的樣子,不同於以往受萬千追捧的女主形象,於鄭爽而言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一次拓寬自我戲路的成長經歷。對於導演趙寶剛來說,這也是他對社會與青年人群長期敏銳的觀察後,對青春的一次全新註解。「青春就是與負能量斗,與人性斗,與自己斗。」而於觀眾而言,《青春斗》何嘗不是一陣清醒劑,認清自己,也認清青春。

在大結局中,向真對著面試官坦言自己畢業這六年,「雖然沒成功但成長了」,成長遠比成功要重要。雖然短短的一部劇無法道盡所有人的人生,但卻清晰的傳遞出了當下青年人應有的敢於與自己鬥爭,奮力成長的正能量精神。

向真,好真一女的

初看向真,其實性格並不討喜。「逼」著錢貝貝接受男生的追求,一言不合就把室友推下水,想跟著師姐創業沒錢還反過來找師姐借錢,欠人稿費還一臉的不耐煩,和現男友談戀愛還念念不忘前任……種種行為讓向真被蓋上了「作」的印章,《青春斗》播出期間也遭受了不少爭議。

確實,向真並非熒幕上流行的完美人設,甚至還有不少缺點。然而,正是這個不完美的向真,打破了傳統創作中道德無把柄、人設無瑕疵的主角,豐富了電視劇人物創作的維度。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更加需要多元化的角色。也許是向真的「作」,也許是錢貝貝的「傲」,亦或是丁蘭的「慫」,真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對於現實題材劇,盡大程度貼近並反映現實至關重要。

實際上,接下這樣一個不討喜的角色,給本就「人紅是非多「的鄭爽更是無形中增加了不少壓力。但不得不承認,向真確實讓鄭爽突破了以往電視劇中「小仙女式」的人物形象,成為其表演生涯中濃重的一筆。

趙寶剛導演對於戲和真實性的要求十分嚴格。比如一場拍攝向真和晉小妮坐火車的戲,劇組就真的包了一節車廂用於拍戲。比如《青春斗》的穿搭造型也頗為接地氣,沒有昂貴的服裝,沒有一絲不亂的髮型,鄭爽也近乎素顏出鏡。

「有時候穿的不舒服或者太利索了,我就找不到那種人物的感覺。向真就是最普通的大學生,」在鄭爽看來,向真是一個不太在乎外表的人,甚至有點痞里痞氣,但很講義氣,「我希望她是穿著睡衣從被窩裡出來,和在學校里上課的樣子一樣,因為我覺得這樣最舒服。」

我們看到了一個穿著牛仔服、背帶褲,奔跑在大學校園,或是走在上下班路上的普通女大學生,一個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這樣的形象與大多數人無異。

實際上,在向真種種毛病的背後,也埋藏著人物可愛閃光的一面。她幫錢貝貝從男友手中逃走,她給晉小妮解決住宿問題,給丁蘭籌錢,兩次借錢給於慧……向真在五個女生中間充當著粘合劑的作用,在真性情的背後,也有有情有義、對朋友仗義相助的一面。正是這些好的壞的不同的側面,構成了豐富立體而又活生生的向真,這也正是現今熒幕上缺少的形象。若只能看到缺點也是對人物塑造的一種辜負。

向真與她不退縮的青春

「向真是一個很不一樣的角色,她很作,但她也有一種很牛的精神,她敢去做很多別人不敢去做的事,就算知道會失敗,也不退縮。她特別真誠,也特別勇敢,這也是她感動我的地方。」正如鄭爽在長文中所剖析的那樣,向真這個角色的真,不僅在於真實,更在於她的真誠。

快節奏的生活,激烈的人才競爭,讓矛盾與焦慮的心態在年輕群體中愈發凸顯。向真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生活狀態,雖然不是所有人。有理想,但怕北漂太苦。想拼搏,又嫌房租太貴。想去嘗試而充滿了顧慮,無法認清自己,也無法看清現實,空留焦慮和痛苦,實際上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如向真般真誠。

其實,《青春斗》中的幾個女生都有所謂的「退路」,富二代錢貝貝自不必說,學霸丁蘭也完全可以退守父母身邊,過著穩定的生活。至於向真,畢業前教授拋來的保研橄欖枝,也可以幫她鋪墊一條讓不少人心生羨慕的學術生涯。但最終她們都選擇了一條雖充滿荊棘卻心向真誠的奮鬥之路。

向真很清楚自己之所以在讀研和找工作之間搖擺不定是因為害怕真的如男友所說,一個乳臭未乾學生,畢業後缺乏社會經驗,畢業如同失業,根本找不到工作,但她還是壯士斷腕般選擇了創業。她傾盡心力的愛著趙聰,男友不告而別後她苦苦追尋,哪怕是分手也要趙聰當面說清楚。與第二任男友分手時坦承的自己的心路:

「你有非常的特別的真誠的愛過我嗎?」

「我想有,可是我沒做到。」

對待自己,向真敢於拋棄顧慮,追尋內心真正的渴望;對待愛情,向真投入也坦誠;對待工作,從前台到助理編輯到自己做社交軟體,向真爭取過也遇到過困境和挫折,終於收穫了成長。

「大家好,我叫向真,今年二十八歲,畢業於北方師範大學歷史系,大四的時候,我和同學開了一家圖書策劃公司,但是失敗了。後來,我又去了時尚雜誌社做前台,後來又當了助理編輯,不過做得也不怎麼樣。所以我就開始自己創業,做了一款名叫糾糾的社交軟體,雖然後來被收購了,但我沒賺什麼錢。我畢業六年了,一直都在失敗,但我卻做了很多年輕人不敢想也不敢去做的事,我的能力還有勇氣,都得到了很大的鍛煉。我雖然沒有成功,但我成長了。我有能力,有自信,能夠勝任任何我想做的工作,所以請貴公司給我一個機會,謝謝。」

大結局時向真的這段應聘詞,更像是一場青春無悔的宣言。與她初入職場時,找工作被拒絕後立刻就「炸毛」的性格有著相當大的反差。成長遠比成功要重要,成功一詞很難定義,但成長卻可以成為一種力量,幫你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描寫挫折,是為了突出成長的不易。描寫向真一開始的「少根筋」,正是為了向真一路成長後的成熟。在她大咧咧的背後,是面對自我、認清現實的寶貴品質,是她「與負能量斗,與人性斗,與自己斗」的勇敢。

當矛盾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坦然面對自己,選擇真誠,選擇正能量。或許就是《青春斗》和向真這一角色所要傳遞的價值觀。

結語:

初看《青春斗》好像每個角色都透著些許的不適感。向真太「作」,錢貝貝太「傲」,丁蘭心氣太高,晉小妮粘人,而創業處處碰壁的于慧處事更不靠譜。但或許正是這些渾身滿是缺點的人物,才更無限接近於現實創作。

所謂現實題材,就是要打破虛假的表象,為觀眾呈現真實。剛剛落幕的《都挺好》實際上就是一種突破傳統形象的創作。「作爹」蘇大強,永遠「對你很失望」的蘇明哲,還有啃老上癮的蘇明成,《都挺好》將中國式家庭的一筆爛賬擺在觀眾面前。

而《青春斗》則將更加大膽,將這種無保護式的人物創作放在了主角向真身上。這種挑戰觀眾的做法,註定冒險,註定要面對爭論,但這種無保護的顛覆式形象,卻也是青春的另一種詮釋,向真式的成長,也是青春繞不開的主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