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寶《坤輿萬國全圖》亮相浙江美術館

國寶《坤輿萬國全圖》亮相浙江美術館

國寶《坤輿萬國全圖》亮相浙江美術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還記得去年2月在《國家寶藏》中亮相的《坤輿萬國全圖》嗎?最近,這件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首次外出,來到南山路上的浙江美術館。昨天上午,浙江美術館館慶10周年首個特展「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開幕,120餘件(組)明代與清初時期浙籍及旅浙精英人物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及相關的文獻史料、木刻古籍亮相現場,讓無數歷史學者流連忘返。

國寶《坤輿萬國全圖》亮相浙江美術館

「這是我第一次親眼見到《坤輿萬國全圖》。」國內明史權威、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頗為激動地告訴記者,以前都是從教科書上看《坤輿萬國全圖》,遠不及現場看來得震撼。「書里是小小的一張,哪能像現在看得這麼清晰,細緻到文字、圖案都能看清楚。」

為了保證將這件長3.82米、寬1.68米的《坤輿萬國全圖》完好地展示出來,浙江美術館館長應金飛甚至還特意想了一招——我們得先把它平整地框起來,然後再平整地上牆。

事實上,《坤輿萬國全圖》受到明星待遇絲毫不讓人意外。這件國寶最早是由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中國傳教時,與李之藻合作刊刻的一幅世界地圖。原件於明萬曆三十年在北京付印後,刻本在國內早已失傳。南京博物院所藏的這一幅,是明萬曆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繪摹繪本,是國內現存最早、也是唯一的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

400年前的世界地圖什麼樣?這次可以一次看個清楚了。

只見這幅地圖所繪的五大洲中,各洲以不同顏色區分。山脈以寫景法描繪,河流以雙曲線繪寫,海洋則以深綠色繪出水波,整幅地圖和諧而又富有層次感。在地圖圈外繪有九重天圖、天地儀圖、日蝕圖、月蝕圖、赤道北地半球圖、赤道南地半球圖、中氣圖等小圖;各大洋中則繪有16世紀不同類型的帆船9艘,以及各個海域中出現的鯨、鯊、海獅等海生動物15頭;南極大陸上甚至還繪有陸上的8頭動物,如大象、獅子、駝鳥、恐龍等。

「值得一提的是,利瑪竇繪製《坤輿萬國全圖》時,以當時的西方世界地圖為藍本,並改變了當時通行的將歐洲居於地圖中央的格局,把子午線向左移動170度從而將亞洲東部居於世界地圖的中央,這樣,中國就自然而然位於該圖的中心。此舉開創了中國繪製世界地圖的模式。」樊樹志說,其實在地圖的引進過程中,還有浙江人的功勞。「刊刻了利瑪竇《坤輿萬國全圖》的,便是浙江人李之藻。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見到世界地圖,打破了中國人固有的『天圓地方』觀念,也改變了士大夫的世界觀。」

這也是為什麼浙美請來了《坤輿萬國全圖》的原因。此次展覽展出的所有展品,作者都是明朝浙江歷史上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他們或為學派領袖、畫派領袖,思想家、文學家、戲曲家、詩人,或為軍事家、科學家、醫學家、外交家。「和很多人的想像不同,明清中國並非只有閉關鎖國這一面,我國明朝所處的『大航海時代』相反是人類文化史上一個繼往開來、生氣勃勃的大時代。」應金飛說。

因此,除了《坤輿萬國全圖》以外,王陽明的《草書七言詩》、獨立性易的《養生銘》、東皋心越的《竹石花鳥圖》、黃宗羲的《與鄭梁書》、「秦淮才女」柳如是的《奉送兵憲沁州王公泊翁老祖台容擢濟南大參敘》等重要的明代古籍文獻、書畫作品此次也都有展出,可以說是非常全面地還原了明朝浙江的生活百態,堪稱明朝浙江百科全書級別的展覽。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16日。

來源:青年時報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歡迎加入善本古籍學習交流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100多年前法國人拍下的未遭破壞的敦煌莫高窟,極大視覺震撼
傳統文化熱帶動古籍熱

TAG:善本古籍 |